热交换器和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6947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有:用于第一载热流体的外管路(1)和在外管路(1)内延伸的用于第二载热流体的内管路(2),其中,内管路(2)以波形延伸,所述波具有至少与外管路(1)的内径(11)和内管路(2)的外径(21)之差对应的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和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向和从制冷装置例如冰箱或冷冻器的蒸发器供给和排放制冷剂,通常使用这 种装置,其中,将压縮的相对较热的制冷剂从压縮机引导到蒸发器输入端的节流点的毛细 管路设置在横截面相对较大的吸入管路的内部中,借此,蒸发的制冷剂被吸出蒸发器并返 回到压縮机。毛细管在吸入管路的内部中的布置被期望能使压縮的制冷剂甚至在在外部沿 着毛细管流动的蒸发的制冷剂达到节流点之前冷却,使得热交换器由吸入管路和毛细管形 成。 毛细管在吸入管的内部中的可自由移动的布置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毛细管会由于压縮机的电机的振动而来回地振荡,从而,以不受控的方式撞击吸入管路的内壁,从而产生噪声,该噪声对装置的使用者来说被认为是干扰。还可发生,毛细管在其长度的大部分上接触吸入管的内壁,使得产生不希望的热桥,这会损害制冷剂在毛细管中的预冷却。 在技术DE202006005550U1中描述的解决方案使用了用于将毛细管固定在吸入管的内部中的间隔件结构,借此,可避免由碰撞引起的任何噪声,且毛细管在吸入管的内壁上的靠触可得到防止。 然而,在此不利的是,在这种解决方案的情况下,设置在吸入管中的间隔件使所述 吸入管的横截面变窄。此外,间隔件必须作为单独的部件制造,且毛细管和吸入管的组装需 要进一步的手动操作来插入间隔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外管路和内管路的热交换器,其组装快速、简 单,且其中,毛细管以使扩大的热桥和不希望的噪声得以避免的方式固定在吸入管路中。 上述目的通过这样一种热交换器实现,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用于第一载热流体的外 管路和在外管路内延伸的用于第二载热流体的内管路,内管路以波形延伸,所述波具有至 少与外管路的内径和内管路的外径之差对应的幅度。由于波的顶点靠触在外管路的内壁的 相对侧上,因此,内管路呈现稳定设计,使得内管路可不再由于压縮机电机的振动而移动。 波幅被选择成使内管路的波形在外管路的整个内径上延伸。因此,可确保不存在内管路可 自由移动的区域。外管路的横截面又不会受到其他障碍物的阻碍,使得第一载热流体可畅 通地流过。 关于内管路的设计,有利地,所述波在一个平面上延伸。因此,内管路可以以简单 的方式获得所需的形状,且仍然可实现稳定地固定在外管路中。可选地,为此目的,波也可 在两个平面上以相移的方式延伸,使得内管路具有椭圆螺旋波形。 为了以稳定的方式将内管路固定在位,本身希望在内管路和外管路之间具有多个 接触部位。另一方面,内管路的急弯曲会增大其流阻和第一载热流体以湍流的方式流动的3趋势。而且,内管路与外管路之间的每一接触部位形成一个热桥,且这种热桥的数目要被最小化。显见地,如果波长至少达到幅度的五倍或甚至十倍,则可实现内管路的足够的位置稳定性。 而且,如果内管路在外管路的端部区段中以直线形式延伸,有利地将两个管路组装在彼此内。内管路导入外管路的操作和热交换器与其他构件的组装由于直的区段而便于进行。 如果蒸发器连接到所述管路的一端,则获得了与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使用相关的优点。因此,为了安装在冰箱中,蒸发器仅需要一个管路,所述管路同时可用于供给和排放载热流体,使得仅需要提供一个穿过制冷装置的内部隔间的绝热体到外部的开口。 因此,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制冷装置可以以低噪声的方式工作,借此,不会损害装置的能量效率,且还另外获得了装置的结构优点。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看附图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将显现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包括 图1示出了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管在其中延伸的热交换器管的三维剖视 图2示出了沿着平面A-A通过热交换器的外管和内管的截面; 图3示出了沿着平面A-A通过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外管和内管的截面;以及 图4示出了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蒸发器的示意性图示。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示出了成两个管路1、2的形式的热交换器,一个管路设置在另一个内,其中,一个外管路1纵向上包围着内管路2,内管路2比外管路1具有小很多的横截面。在所示的视图中,外管路1沿着其长度的一部分被切开。 内管路2在外管路1的内部内波浪形地延伸,其中,内管路2在外管路1中蜿蜒而行,且波浪的顶点接触外管路1的内壁的相对侧。波浪的幅度被选择成使内管路2在稍微张紧的情况下以形状配合的方式稳固地保持在外管路l的内壁之间。波浪的幅度至少对应于外管路1的内径11与内管路2的外径21之差。 波浪具有非常细长的形式,其中,波长达到波幅的大约10倍。内管路2的波形终止于外管路1的端部区段12中,使得内管路2在那里具有端部区段22,所述端部区段22具有直的轨迹。 图2中的图示示出了沿图1中所示的平面A-A通过外管路1与内管路2的横截面。内管路2在剖面的高度处在第一点接触外管路1的内壁的侧面。由于内管路2的波形沿一个平面延伸,因此,内管路2的最近点在内壁的与第一点相对的一侧接触外管路1的内壁。从而,内管路2沿着平面3在外管路2的内壁内蜿蜒而行。 图3此时以与图2类似的方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横截面。在此,内管路2的波浪在两个平面3、3'上以相移的方式延伸。内管路2接触在外管路1的内壁上的点类似于图2所示的可选方案设置,但内管路2类似于螺旋线呈现三维波形。由于在平面3的方向上的波幅大于在平面3'的方向上的幅度,因此,螺旋线在其内部截面上不是4呈现圆形形式,而是呈现椭圆形式。 图4示出了用于制冷装置例如冰箱或冷冻器的蒸发器4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图示。蒸发器4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的方式可由管路作为制冷剂通道41附装到其上的平板、或由制冷剂通道41压印在其中的平板和板构成。 在板的左上拐角处的连接点处,通到冰箱的压縮机的吸入管路通到制冷剂通道41中,所述吸入管路由外管路1形成。作为内管路2,在吸入管路的中间延伸的毛细管在紧邻制冷剂通道41的窄部的注入点42处被插入。蒸发器4例如可安装在冰箱的后壁中内部隔间与绝热泡沫层之间,其中平板面向内部隔间。然而,本专利技术也可应用于这种蒸发器4和其他任何蒸发器设计,其中,所述蒸发器4设置在冰箱的内部隔间中,且在那里围绕着冷冻食物隔间。权利要求一种热交换器,具有用于第一载热流体的外管路(1)、和在外管路(1)内延伸的用于第二载热流体的内管路(2),其特征在于,内管路(2)以波形延伸,所述波具有至少与外管路(1)的内径(11)和内管路(2)的外径(21)之差对应的幅度。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至少与外管路的内径(11)对应。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在一个平面(3)上延伸。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在两个平面(3,3')上以相 移的方式延伸。5.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波长达到幅度的至少十倍。6.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内管路(2)在外管路(1)的端 部区段(12)中以直线形式延伸。7.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蒸发器(4)连接到所述管路 的一端。8. —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热交换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有用于第一载热流体的外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具有:用于第一载热流体的外管路(1)、和在外管路(1)内延伸的用于第二载热流体的内管路(2),其特征在于,内管路(2)以波形延伸,所述波具有至少与外管路(1)的内径(11)和内管路(2)的外径(21)之差对应的幅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埃贝勒R希尔施T克兰茨
申请(专利权)人: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