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分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8659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流装置,具体是一种空调分流器。该分流器包括:分流头(5)、主流管(2)、节流芯(4)和螺母(1),其中:螺母(1)卡扣在主流管(2)一端的扩口(21)上,并与分流头(5)的外螺纹(53)螺合,从而将分流头(5)和主流管(2)固定连接在一起;节流芯(4)容设在分流头(5)和主流管(2)组合形成的封闭空腔中,节流芯(4)的两端面(42)、(43),呈凸出的锥形状,并分别与分流头(5)的空腔(52)的内壁面、扩口(21)的内壁面配合,此外,节流芯(4)的中心设有穿孔(41)。由于节流芯(4)的设置,使得从主流管(2)流经节流芯(4)的制冷剂以高速雾状喷出并均匀进入各分流管,克服了原空调分流器分流效果受制于其安装垂直度的不足。(*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流装置,具体是一种空调分流器
技术介绍
节流装置是气液法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之一。节流装置通常设置在冷凝器和蒸发 器之间,用于节流降压,即冷凝器中的高压液态制冷剂流经节流装置后压力下降,最后可以 在蒸发器中沸腾蒸发吸热而制冷。常见的节流装置有毛细管、膨胀管、电子膨胀阀、热力膨 胀阀等。 为提高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常采用多路蒸发管道,这时就需要对进入蒸发器的 制冷剂进行分流。而对于采用毛细管作为节流装置的空调,则需要将冷凝器输出的液态制 冷剂进行多路毛细管分流。然而现有空调中用于多路毛细管分流的分流器,由于受重力影 响,制冷剂并不能均匀分流到各毛细管中,因此其性能受到垂直度的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分流器,使其不仅能够将制冷剂均匀分流到各毛细管中,而且还能够以任意角度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包括分流头、主流管、节流芯和螺母,其中 分流头一端设有若干分流孔,另一端设有与该若干分流孔连通的空腔,该空腔呈 内凹的锥形状,此外,分流头在靠近该空腔的一端设置有与螺母配合的外螺纹;主流管为一 中空管,其一端设有扩大方向远离主流管的呈倒锥形状的扩口 ;螺母卡扣在扩口上,并与外 螺纹螺合,从而将分流头和主流管固定连接在一起,分流头的空腔和主流管的扩口组成一 封闭空腔;节流芯容设在该封闭空腔中,节流芯的两端面、呈凸出的锥形状,并分别与空腔 的内壁面、扩口的内壁面配合,此外,节流芯的中心设有穿孔。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由于节流芯的穿孔的尺寸较主流管的尺寸小,制冷剂 从主流管流过节流芯的穿孔时,制冷剂会在小孔出口处以雾状高速喷出并进入分流毛细 管,从而确保分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使得空调分流器的分流效果可以不受其安装垂直度 的影响。此外,在调试安装空调时,可以更换孔径大小不同的节流芯,以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分流头和所述主流管之间还设有0型密封圈。 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主流管为钢管,其另一端还设有螺纹。原有的空调分 流器通常采用铜质的主流管通过焊接方式与冷凝器连接。本技术在主流管的另一端设 置外螺纹,使得主流管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冷凝器连接,简化了空调分流器的安装 工艺。该螺纹可以是外螺纹,也可以是内螺纹。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节流芯的两端面各自的锥度夹角为90 150度。 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节流芯的穿孔的直径为1. 2mm 3. Omm。在调试安装空调时,可以更换孔径大小不同的节流芯,以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与现有技术先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节流芯的设置,使得从主流管流 经节流芯的制冷剂以高速雾状喷出并均匀进入各分流管,克服了原空调分流器分流效果受 制于其安装垂直度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技术分流头的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主流管的立体图; 图4为本技术节流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l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分流头5、主流管2、0型密封圈3、节流芯4和 螺母l,其中 如图2所示,分流头5 —端设有若干分流孔51,另一端设有与该若干分流孔51连 通的空腔52,该空腔52呈内凹的锥形状,此外,分流头5在靠近该空腔52的一端设置有与 螺母1配合的外螺纹53。 如图3所示,主流管2为铜管,其一端设有扩大方向远离主流管2的呈倒锥形状的 扩口 21,另一端上设有外螺纹22。主流管2通过外螺纹22与冷凝器(图未示)螺纹连接。 如图1所示,螺母1卡扣在扩口 21上,并与外螺纹53螺合,从而将分流头5、 0型 密封圈3和主流管2固定连接在一起,而且分流头5的空腔52和主流管2的扩口 21组成 一封闭空腔ll。 如图4所示,节流芯4容设在该封闭空腔11中,节流芯4的两端面42、43呈凸出 的锥形状,并分别与空腔52的内壁面、扩口 21的内壁面配合,此外,节流芯4的中心设有穿 孔41 。节流芯4的两端面42、43各自的锥度夹角为100 130度,节流芯4的穿孔41的孔 径大小为4)1.2mm 4>3. Omm。权利要求一种空调分流器,包括分流头(5)、主流管(2)和螺母(1),分流头(5)一端设有若干分流孔(51),另一端设有与该若干分流孔(51)连通的空腔(52),分流头(5)上还设有与螺母(1)配合的外螺纹(5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管(2)的一端设有呈倒锥形状的扩口(21),该螺母(1)卡扣在扩口(21)上,并与外螺纹(53)螺合,从而将分流头(5)和主流管(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分流头(5)的空腔(52)呈内凹的锥形状,其与主流管(2)的扩口(21)组成一封闭空腔;所述封闭空腔中还设有节流芯(4),该节流芯(4)的两端面(42)、(43)呈凸出的锥形状,并分别与空腔(52)的内壁面、扩口(21)的内壁面配合,此外,该节流芯(4)的中心设有穿孔(4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头(5)和所述主流 管(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0型密封圈3。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管(2)为铜管或钢 管,其另一端还设有螺纹22。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调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芯(4)的两端面 (42) 、 (43)各自的锥度夹角为90 150度。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芯(4)的穿孔的直 径为1. 2mm 3. 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流装置,具体是一种空调分流器。该分流器包括分流头(5)、主流管(2)、节流芯(4)和螺母(1),其中螺母(1)卡扣在主流管(2)一端的扩口(21)上,并与分流头(5)的外螺纹(53)螺合,从而将分流头(5)和主流管(2)固定连接在一起;节流芯(4)容设在分流头(5)和主流管(2)组合形成的封闭空腔中,节流芯(4)的两端面(42)、(43),呈凸出的锥形状,并分别与分流头(5)的空腔(52)的内壁面、扩口(21)的内壁面配合,此外,节流芯(4)的中心设有穿孔(41)。由于节流芯(4)的设置,使得从主流管(2)流经节流芯(4)的制冷剂以高速雾状喷出并均匀进入各分流管,克服了原空调分流器分流效果受制于其安装垂直度的不足。文档编号F25B41/06GK201463428SQ20092006269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周学明, 张磊, 谭裕锋, 郑学利 申请人: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分流器,包括:分流头(5)、主流管(2)和螺母(1),分流头(5)一端设有若干分流孔(51),另一端设有与该若干分流孔(51)连通的空腔(52),分流头(5)上还设有与螺母(1)配合的外螺纹(5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流管(2)的一端设有呈倒锥形状的扩口(21),该螺母(1)卡扣在扩口(21)上,并与外螺纹(53)螺合,从而将分流头(5)和主流管(2)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分流头(5)的空腔(52)呈内凹的锥形状,其与主流管(2)的扩口(21)组成一封闭空腔;所述封闭空腔中还设有节流芯(4),该节流芯(4)的两端面(42)、(43)呈凸出的锥形状,并分别与空腔(52)的内壁面、扩口(21)的内壁面配合,此外,该节流芯(4)的中心设有穿孔(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学明郑学利张磊谭裕锋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