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67636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整套装置呈U形与地面垂直放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热管式换热器与列管式冷凝器,所述热管式换热器的热管与地面呈一定角度放置,底端布置于装置左端的烟气入口侧,顶端布置于装置右端的烟气出口侧,表面涂敷防腐材料,内部填充导热介质;所述列管式冷凝器设有位于底部的烟气冷凝液排料口,列管与地面平行并与热管垂直布置,表面涂敷与热管相同的防腐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运行及维护方便,换热效率高,适于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生活垃圾、作物秸秆、市政污泥的产生量大、影响范围广,已成为严重制约我 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高达1. 6亿吨/ 年,且正以5% -8%的速率逐年增加。焚烧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由于具有使垃圾最大限 度的减量化,最小污染的无害化和热能利用的资源化等优点,正在国内逐渐兴起。据不完全 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近10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相继投入建设和运行,未来5年内我国还将新 建300余座垃圾、污泥及秸秆等固体废物焚烧发电厂。由于经济条件与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垃圾普遍存在含水率高的特点, 通常可达50%以上。垃圾焚烧后的排烟含水率超过30%,温度达150°C以上,水蒸汽因而被 直接排放,不但造成烟气物理显热未获利用,汽化潜热也白白浪费,冬天时还会形成浓烈白 烟,对周边居民造成困扰。目前已获授权的烟气余热回收专利较多,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①200°C以上的 中高温烟气余热回收或余热锅炉改造,如“一种烟气余热回收方法及其装置”;②燃煤或烧 结烟气的余热回收,如“潜热法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与之相比,本专利技术属于低温烟气的深 度余热回收,烟气温度需降低至50°C以下方可充分回收水蒸汽潜热,烟气的自生通风能力 因而大大降低,难以通过烟囱直接排放;此外,垃圾焚烧烟气中富含多种酸性气体,如HCL、 HF、NOx及SOx等,冷凝换热过程中产生的酸腐蚀性极强,余热回收中的设备维护与设计难 度也相对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 小、制造成本低的垃圾焚烧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焚 烧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整套装置呈U形与地面垂直放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热管 式换热器与列管式冷凝器,所述热管式换热器的热管与地面呈一定角度放置,底端布置于 装置左端的烟气入口侧,顶端布置于装置右端的烟气出口侧,表面涂敷防腐材料,内部填充 导热介质;所述列管式冷凝器设有位于底部的烟气冷凝液排料口,列管与地面平行并与热 管垂直布置,表面涂敷与热管相同的防腐材料。所述热管换热器与列管冷凝器烟气接触侧所涂敷的防腐材质为石墨。所述热管换热器内的导热介质为软化水。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基于热管等高效换热技术回收烟气显热 与水蒸汽潜热,余热回收效率较高;将强度高、导热效果好、耐酸能力强的石墨材料涂敷于设备的烟气接触侧,有效解决了垃圾焚烧烟气的低温腐蚀与设备磨损等问题;冷凝后的烟 气通过热管换热器回收入口烟气显热后温度重新升高,烟囱自生通风能力减弱问题得以消 除,无需外加热源。本技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运行及维护方便,换热 效率高,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中1、除尘后的低温烟气,2、热管,3、列管,4、烟气冷凝液,5、常温冷却水,6、热 水。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垃圾焚烧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热 管式换热器与列管式冷凝器,热管式换热器的热管2与地面呈一定角度放置,底端布置于 装置左端的烟气入口侧,顶端布置于装置右端的烟气出口侧,表面涂敷防腐材料,内部填充 导热介质;列管式冷凝器设有位于底部的烟气冷凝液4的排料口,列管3与地面平行并与热 管2垂直布置,表面涂敷与热管2相同的防腐材料。系统启动后,垃圾焚烧烟气1呈U形流 过整套系统。在入口侧,烟气1流经热管2的底端以回收部分显热,烟温降低,热管内的导热 介质同时发生气化并进入热管顶端。之后,烟气进入列管冷凝器的列管3壳程将烟温降至 露点温度以下,列管3管程内的常温冷却水5则被相应加热并获得热水6,所得烟气冷凝液 4由列管冷凝器底部排料口流出。在出口侧,低于露点温度的烟气经热管2回收入口侧烟气 1显热后温度重新升高,自生通风能力增大,热管内的导热介质同时发生冷凝并通过自流方 式返回热管底端重复换热。最后,重新升温后的烟气经烟 顺利排出。所述热管换热器与列管冷凝器烟气接触侧所涂敷的防腐材质为石墨。所述热管换热器内的导热介质为软化水。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 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 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整套装置呈U形与地面垂直放置, 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热管式换热器与列管式冷凝器,所述热管换热器的热管与地面呈 一定角度放置,底端布置于装置左端的烟气入口侧,顶端布置于装置右端的烟气出口侧,表 面涂敷防腐材料,内部填充导热介质;所述列管式冷凝器设有位于底部的烟气冷凝液排料 口,列管与地面平行并与热管垂直布置,表面涂敷与热管相同的防腐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换热 器与列管冷凝器烟气接触侧所涂敷的防腐材质为石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换热 器内的导热介质为软化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整套装置呈U形与地面垂直放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热管式换热器与列管式冷凝器,所述热管式换热器的热管与地面呈一定角度放置,底端布置于装置左端的烟气入口侧,顶端布置于装置右端的烟气出口侧,表面涂敷防腐材料,内部填充导热介质;所述列管式冷凝器设有位于底部的烟气冷凝液排料口,列管与地面平行并与热管垂直布置,表面涂敷与热管相同的防腐材料。本技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运行及维护方便,换热效率高,适于推广使用。文档编号F28F19/02GK201844405SQ20102057692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曙光, 徐朝阳, 董楠, 董珂, 赵昕哲, 郝永俊, 闫志海, 韩檬, 高建东 申请人: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 天津渤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整套装置呈U形与地面垂直放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热管式换热器与列管式冷凝器,所述热管换热器的热管与地面呈一定角度放置,底端布置于装置左端的烟气入口侧,顶端布置于装置右端的烟气出口侧,表面涂敷防腐材料,内部填充导热介质;所述列管式冷凝器设有位于底部的烟气冷凝液排料口,列管与地面平行并与热管垂直布置,表面涂敷与热管相同的防腐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檬张曙光高建东郝永俊赵昕哲闫志海徐朝阳董珂董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天津渤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