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后厢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66427 阅读:4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卸车的后厢门,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卸车后厢限位装置。该装置包括侧厢后立柱,后厢端立柱,其特征在于:侧厢后立柱的后面板设有第一限位块,后厢端立柱的侧面板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啮合式连接。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对后厢板起到限位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自卸车后厢板上下跳动,左右窜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作时,采用气割的方法制作,制作方便,易于焊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卸车的后厢门,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卸车后厢限位直O
技术介绍
根据市场调研,客户反映,现有自卸车使用双铰接挂钩座时,后厢板容易 上下跳动,左右窜动,导致后厢板举升完成后,在下落的过程中难以落回到原来的位置。因 而,多数企业都是在后厢板手动挂钩处增加一种装置,通过限制手动挂钩的位置来解决上 述问题。这种装置只能限制后厢板上下跳动,不能限制后厢板左右窜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够 限制后厢板上下跳动,左右窜动的自卸车后厢限位装置;从而提高自卸车的整体实用性。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卸车后厢限位装 置,包括侧厢后立柱,后厢端立柱,其特征在于侧厢后立柱的后面板设有第一限位块,后厢 端立柱的侧面板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啮合式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自卸车后厢限位装置,在车厢举升的过程中,能够自由开合, 并且在自然状态下,组配的、啮合式连接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对后厢板起到限位作用, 能够有效防止自卸车后厢板上下跳动,左右窜动。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作时,采用气割的方法制作,制作方便,易于焊 接。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车后厢限位装置,包括侧厢后立柱,后厢端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厢后立柱(3)的后面板设有第一限位块(6),所述后厢端立柱(4)的侧面板设有第二限位块(7),所述第一限位块(6)与所述第二限位块(7)啮合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宏迪张军治柳青顾振帅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