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盖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6015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端盖电机,属于电机;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和维修方便的电机。它包括电机外壳、通过轴承安装在该电机外壳中的转子;所述电机壳体由结构相同的左壳体(9)、右壳体(1)对合固定而成,所述轴承通过橡胶皮碗(5)设置在电机壳体的轴承孔(6)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装配简单、维修方便、制造成本低以及振动小、噪音低、防尘密封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电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无端盖电机。技术背景目前,大多数电机的外壳普遍由壳体、固定在该壳体两端 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构成;由于传统电机的壳体为整体式结构,因此存在加 工精度要求高、装配难度大、维修比较困难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 种结构简单、装配和维修方便的无端盖电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电机外壳、 通过轴承安装在该电机外壳中的转子;所述电机壳体由结构相同的左壳体、 右壳体对合固定而成,所述轴承通过橡胶皮碗设置在电机壳体的轴承孔中。在转子轴的输出端设有密封圈;在密封圈前端的转子轴上设有挡水圈。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传统的整 体式电机外壳改为了组合式左右结构,因此既方便了整机的装配,又省略 了前、后端盖的机械加工,降低了制造成本;另外,由于轴承通过橡胶皮 碗设置在轴承孔中,因此能够自动保证转子与定子同轴;而且,橡胶皮碗 还具有减小振动、降低噪音以及密封防尘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I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中右壳体l 定子2 转子3 转子轴4 橡胶皮碗5 轴承 孔6 挡水圈7 密封圈8 左壳体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 说明在图1 3中,电机壳体中设有定子2,设置在转子轴4上的转子3通 过两个轴承安装在所述电机壳体中。所述电机壳体由结构相同的左壳体9、 右壳体1对合固定而成;设在左壳体9及右壳体1左右两端结合面处的半 圆孔共同构成所述电机壳体的两个轴承孔6,两个所述轴承各自通过橡胶 皮碗5设置在电机壳体的所述两个轴承孔6中。为了防水,在转子轴4的 输出端设有密封圈8;为了加强防水效果,在密封圈8前端的转子轴4上 设有挡水圈7。权利要求1.一种无端盖电机,包括电机外壳、通过轴承安装在该电机外壳中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由结构相同的左壳体(9)、右壳体(1)对合固定而成,所述轴承通过橡胶皮碗(5)设置在电机壳体的轴承孔(6)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端盖电机,其特征在于在转子轴(4) 的输出端设有密封圈(8)。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端盖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密封圈(8) 前端的转子轴(4)上设有挡水圈(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端盖电机,属于电机;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和维修方便的电机。它包括电机外壳、通过轴承安装在该电机外壳中的转子;所述电机壳体由结构相同的左壳体(9)、右壳体(1)对合固定而成,所述轴承通过橡胶皮碗(5)设置在电机壳体的轴承孔(6)中。本技术具有装配简单、维修方便、制造成本低以及振动小、噪音低、防尘密封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电机。文档编号H02K5/10GK201388104SQ20082009689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尘 周, 孙相国, 沈有军 申请人:贵州龙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端盖电机,包括电机外壳、通过轴承安装在该电机外壳中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由结构相同的左壳体(9)、右壳体(1)对合固定而成,所述轴承通过橡胶皮碗(5)设置在电机壳体的轴承孔(6)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尘孙相国沈有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龙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