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杰专利>正文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920 阅读:5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腰椎椎间融合能后路斜向植入的解剖型腰椎椎体间融合器。其为一空心六面体,分前支撑段(1)、后支撑段(3)及位于前后支撑段之间的中间段(2)三部分。与椎体终板接触的上下两面(4)似平行四边形,并呈圆拱形外凸;前支撑段表面光滑,中间段和后支撑段表面全程设有倒齿状突起(5);中间段的中间镂空;前支撑段的高度大于后支撑段,同时前后支撑段的端面呈圆拱形外凸;前后支撑段的端面中央分别有一个大圆孔(8)和(9),其中后支撑段的圆孔设有内螺纹。融合器的左右两个侧面(10)的四边呈弧形外凸,中间设2个大圆孔(11);四周的八个周角圆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植骨容量和植骨接触面积大,外形更符合人体腰椎间隙的解剖和腰椎生物力学特点,有利于植骨融合和维持正常腰椎生理曲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为一空心六面体,分前支撑段(1)、后支撑段(3)及位于前后支撑段之间的中间段(2)三部分,四周的八个周角圆钝,其特征是:与椎体终板接触的上下两面(4)似平行四边形,但整体呈圆拱形外凸,以与椎体终板的圆拱形凹陷相匹配;前支撑段表面光滑,中间段和后支撑段表面全程设有倒齿状凸起(5),以防止融合器的退出;中间段的中间镂空;前支撑段的高度大于后支撑段,与腰椎的生理前凸相符,同时前支撑段的端面(6)和后支撑段的端面(7)呈圆拱形外凸,以与椎体的拱形边缘相适应,进一步增大了支撑面积和植骨量;前支后支撑段的端面中央分别有一个大圆孔(8)和(9),其中后支撑段的圆孔(9)设有内螺纹,与相应的把持器械匹配,方便融合器的把持和植入;融合器的左右两个侧面(10)的四边呈弧形外凸,中间设2个大圆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马辉连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赵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