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勇专利>正文

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253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档板将壳体分成若干个电池槽,每个电池槽内间隔安装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具有隔板,每个电池槽中的正极板通过正极汇流排并联,负极板通过负极汇流排并联,相邻电池槽的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串联,其改进点为:所述正极汇流排为长方体,铅柱固定连接在正极汇流排的长方体的上表面;所述负极汇流排也为长方体,铅柱固定连接在负极汇流排的长方体的上表面;所述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通过铅柱与跨桥串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节省铅的使用量,而且脱模方便,生产效率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技术背景目前,现有的蓄电池用的汇流排,为了避免在烧焊时将铅柱融化,都在汇流排的一 侧边增加一块铅块,将铅柱固定在铅块上,这样用乙炔氧气人工烧焊时尚可,只不过浪费铅 而已,而在采用新型的自动铸焊机烧焊蓄电池用的汇流排时就涉及到脱模困难,拉模现象 严重,且严重影响效率,无法实施一模多只蓄电池用的汇流排同时进行烧焊作业的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节省铅使用量的蓄电池。为了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 档板将壳体分成若干个电池槽,每个电池槽内间隔安装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和负极 板之间具有隔板,每个电池槽中的正极板通过正极汇流排并联,负极板通过负极汇流排并 联,相邻电池槽的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串联,其改进点为a、所述正极汇流排为长方体,铅柱固定连接在正极汇流排的长方体的上表面;b、所述负极汇流排也为长方体,铅柱固定连接在负极汇流排的长方体的上表面;C、所述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通过铅柱与跨桥串联连接。所述输出端的正极汇流排的上表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正极柱头,输出端的负极汇流 排的上表面上还固定连接有负极柱头。所述壳体上还具有上盖,上盖上具有接线端子或者连接导线,接线端子或者连接 导线与正极柱头和负极柱头电连接。所述上盖上具有插槽,盖片通过插槽固定连接在上盖上。采用上述结构后,1、便于脱模。汇流排为长方体,铅柱固定在长方体的上表面上, 这样在脱模时,能在冷却到观0° 300°时即可脱模,也可以实施一模多只电池作业,同 时便于提高脱模温度参数,降低机器作业时间,达到提高劳动效率一倍左右,节省时间,能 耗降低;2、省铅。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不同型号电池节省17% 27%之间;3、减少极 耳产生虚假焊的可能性。提高铸焊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去掉上盖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去掉上盖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去掉上盖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上盖具有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上盖连接有导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去掉上盖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 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蓄电池,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档板2将壳 体分成若干个电池槽1-1,每个电池槽1-1内间隔安装有正极板3和负极板4,正极板3和 负极板4之间具有隔板5,每个电池槽1-1中的正极板3通过正极汇流排6并联,负极板4 通过负极汇流排7并联,相邻电池槽1-1的正极汇流排6与负极汇流排7串联,所述正极汇 流排6为长方体,铅柱8固定连接在正极汇流排6的长方体的上表面;所述负极汇流排7也 为长方体,铅柱8固定连接在负极汇流排7的长方体的上表面;所述正极汇流排6与负极汇 流排7通过铅柱8与跨桥9串联连接。所述输出端的正极汇流排6的上表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正极柱头10,输出端的负极 汇流排7的上表面上还固定连接有负极柱头11。所述壳体1上还具有上盖12,上盖12上具有接线端子13或者连接导线,接线端子 13或者连接导线与正极柱头10和负极柱头11电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上盖上具有插槽12-1,盖片14通过插槽12-1固定连接在上盖 12上,方便安装,使用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档板( 将壳体分成若干个电池槽 (1-1),每个电池槽(1-1)内间隔安装有正极板(3)和负极板(4),正极板(3)和负极板(4) 之间具有隔板(5),每个电池槽(1-1)中的正极板(3)通过正极汇流排(6)并联,负极板(4) 通过负极汇流排(7)并联,相邻电池槽(1-1)的正极汇流排(6)与负极汇流排(7)串联,其 特征在于a、所述正极汇流排(6)为长方体,铅柱(8)固定连接在正极汇流排(6)的长方体的上 表面;b、所述负极汇流排(7)也为长方体,铅柱(8)固定连接在负极汇流排(7)的长方体的 上表面;c、所述正极汇流排(6)与负极汇流排(7)通过铅柱( 与跨桥(9)串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的正极汇流排(6)的上表 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正极柱头(10),输出端的负极汇流排(7)的上表面上还固定连接有负极 柱头(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具有上盖(12),上盖 (12)上具有接线端子(13)或者连接导线,接线端子(13)或者连接导线与正极柱头(10)和 负极柱头(11)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具有插槽(12-1),盖片 (14)通过插槽(12-1)固定连接在上盖(1 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档板将壳体分成若干个电池槽,每个电池槽内间隔安装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具有隔板,每个电池槽中的正极板通过正极汇流排并联,负极板通过负极汇流排并联,相邻电池槽的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串联,其改进点为所述正极汇流排为长方体,铅柱固定连接在正极汇流排的长方体的上表面;所述负极汇流排也为长方体,铅柱固定连接在负极汇流排的长方体的上表面;所述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通过铅柱与跨桥串联连接。本技术不仅节省铅的使用量,而且脱模方便,生产效率高。文档编号H01M2/28GK201820840SQ201020571410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周梁平 申请人:张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档板(2)将壳体分成若干个电池槽(1-1),每个电池槽(1-1)内间隔安装有正极板(3)和负极板(4),正极板(3)和负极板(4)之间具有隔板(5),每个电池槽(1-1)中的正极板(3)通过正极汇流排(6)并联,负极板(4)通过负极汇流排(7)并联,相邻电池槽(1-1)的正极汇流排(6)与负极汇流排(7)串联,其特征在于:  a、所述正极汇流排(6)为长方体,铅柱(8)固定连接在正极汇流排(6)的长方体的上表面;  b、所述负极汇流排(7)也为长方体,铅柱(8)固定连接在负极汇流排(7)的长方体的上表面;  c、所述正极汇流排(6)与负极汇流排(7)通过铅柱(8)与跨桥(9)串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梁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