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的变速箱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0453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拖拉机的变速箱支架。包括变速箱、车架、四个侧支架和前、后支架;四个侧支架均由两块互相垂直的平板I和II焊接而成;四个侧支架分置于变速箱的两侧的前后部,侧支架的平板I与变速箱、车架固定相连;前、后支架分置于变速箱的前、后两端,前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前部两侧的侧支架的平板II固定相连,后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后部两侧的侧支架的平板II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变速箱两侧的前后部设有侧支架,且侧支架与车架相连,并采用前、后支架将四个侧支架、车架连接成一固定的框架,因此有效地提高了车架的整体刚性,吸收了挖掘机工作时从车架传递给变速箱的扭矩、弯矩等,大大减少了变速箱的承受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拖拉机的变速箱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拉机的辅助装置,特别是拖拉机的变速箱支架。技术背景为充分利用拖拉机的功能,通常在拖拉机的前端装有装载机、后端装有挖掘 机、中间装有割草机。由于挖掘机工作时产生的扭矩从挖掘机传递到车架,作用于车 架和变速箱上、以及变速箱连接区域,因而需要在车架与变速箱连接区域增设加强连接 件,以提高车架的刚性、减少变速箱的受力。美国专利US6,7 ,431公开了以下技术信 息,其变速箱和车架连接,在变速箱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了变速箱支架,且变速箱支架和 车架连接;该变速箱支架虽然可以增加车架的刚性、分担变速箱的部分受力,但由于变 速箱和车架直接连接,挖掘机工作时产生的扭矩通过车架直接传递给变速箱,变速箱支 架只能分担一小部分的力,变速箱的受力依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拖拉机的变速箱支 架,有效地减少变速箱在挖掘机工作过程中所承受的作用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变速箱、车架、四个侧 支架和前、后支架;四个侧支架均由两块互相垂直的平板I和II焊接而成;四个侧支架 分置于变速箱的两侧的前后部,并且侧支架的平板I与变速箱、车架固定相连;前、后支 架分置于变速箱的前、后两端,前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前部两侧的侧支架的平 板II固定相连,后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后部两侧的侧支架的平板II固定相连, 从而使侧支架、车架和前、后支架连接成固定的框架,又与变速箱固定相连。上述前、后支架均呈U形,U形前支架的两侧竖杆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前部两侧 的侧支架的平板II固定相连,U形后支架的两侧竖杆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后部两侧的侧支 架的平板II固定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变速箱两侧的前后部设有侧支架,且侧支 架与车架相连接,并采用前、后支架将四个侧支架、车架连接成一固定的框架,因此有 效地提高了车架的整体刚性,同时吸收了挖掘机工作时从车架传递给变速箱的扭矩、弯 矩等,分担了变速箱的受力作用,大大减少了变速箱的承受力,有效地保护了变速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前左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前右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右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后左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右视图;图9为本技术中后右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右视图。图中,1为前左侧支架、1-1为平板I、1-2为平板II、1_3为螺纹孔、1_4为台 阶孔、1-5为螺纹孔、2为前右侧支架、2-1为平板I、2-2为平板II、2_3为螺纹孔、2_4 为台阶孔、2-5为螺纹孔、3为后左侧支架、3-1为平板I、3-2为平板II、3_3为螺纹孔、 3-4为台阶孔、3-5为螺纹孔、4为后右侧支架、4-1为平板I、4_2为平板II、4_3为螺纹 孔、4-4为台阶孔、4-5为螺纹孔、5为前支架、5-1和5-2为螺纹孔、6为后支架、6_1 和6-2为螺纹孔、7为变速箱、8为车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包括变速箱7、车架8、四个侧支架和前、后支架5、6;四个侧支 架,即前左侧支架1、前右侧支架2、后左侧支架3和后右侧支架4,均由两块互相垂直 的平板11-1、2-1、3-1、4-1和平板I 11-2、2_2、3_2、4_2焊接而成;四个侧支架分置 于变速箱7的两侧的前后部,所述四块平板平板I 1-1、2-1、3-1、4-1的形状依据所对 应的变速箱7部位的形状而确定,在四块平板11-1、2-1、3-1、4-1上均设有四个台阶孔 1-4、2-4、3-4、4-4和四个螺纹孔 1-5、2-5、3-5、4-5 ;台阶孔 1-4、2-4、3-4、4-4分 别与变速箱7上对应设置的连接孔通过螺栓相连,使四个侧支架与变速箱7固定相连;螺 纹孔1-5、2-5、3-5、4-5分别与车架8上对应设置的连接孔通过螺栓相连接,使四个侧 支架与车架8固定相连。在平板111-2、2-2、3-2、4_2上均设有两个螺纹孔1_3、2_3、 3-3、4-3。前支架5和后支架6均呈U形,分置于变速箱7的前、后两端。前支架5的 两侧竖杆分别两个螺纹孔5-1、5-2,螺纹孔5-1、5-2分别与螺纹孔1-3、2_3相对,并通 过螺栓相连,从而使前支架5与前左侧支架1、前右侧支架2固定相连;后支架6的两侧 竖杆分别两个螺纹孔6-1、6-2,螺纹孔6-1、6-2分别与螺纹孔3-3、4_3相对,并通过螺 栓相连,从而使后支架6与后左侧支架3、后右侧支架4固定相连。这样,就使得四个侧 支架、车架8和前、后支架5、6连接成固定的框架,并与变速箱7固定相连,因此有效 地提高了车架8的整体刚性,同时吸收了挖掘机工作时从车架传递给变速箱7的扭矩、弯 矩等,分担了变速箱7的受力作用,大大减少了变速箱7的承受力,有效地保护了变速箱 7。权利要求1.拖拉机的变速箱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车架、四个侧支架和前、后支 架;四个侧支架均由两块互相垂直的平板I和II焊接而成;四个侧支架分置于变速箱的 两侧的前后部,并且侧支架的平板I与变速箱、车架固定相连;前、后支架分置于变速箱 的前、后两端,前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前部两侧的侧支架的平板II固定相连, 后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后部两侧的侧支架的平板II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的变速箱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后支架均呈U 形,U形前支架的两侧竖杆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前部两侧的侧支架的平板II固定相连,U形 后支架的两侧竖杆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后部两侧的侧支架的平板II固定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拖拉机的变速箱支架。包括变速箱、车架、四个侧支架和前、后支架;四个侧支架均由两块互相垂直的平板I和II焊接而成;四个侧支架分置于变速箱的两侧的前后部,侧支架的平板I与变速箱、车架固定相连;前、后支架分置于变速箱的前、后两端,前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前部两侧的侧支架的平板II固定相连,后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后部两侧的侧支架的平板II固定相连。本技术由于在变速箱两侧的前后部设有侧支架,且侧支架与车架相连,并采用前、后支架将四个侧支架、车架连接成一固定的框架,因此有效地提高了车架的整体刚性,吸收了挖掘机工作时从车架传递给变速箱的扭矩、弯矩等,大大减少了变速箱的承受力。文档编号B60K17/06GK201808452SQ201020570630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者夏基胜, 张彦祥, 张辉, 施祥, 李伟, 李鹏, 潘晓慧, 王桂琴, 许达艾, 邓金梅, 马英杰 申请人: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拖拉机的变速箱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车架、四个侧支架和前、后支架;四个侧支架均由两块互相垂直的平板Ⅰ和Ⅱ焊接而成;四个侧支架分置于变速箱的两侧的前后部,并且侧支架的平板Ⅰ与变速箱、车架固定相连;前、后支架分置于变速箱的前、后两端,前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前部两侧的侧支架的平板Ⅱ固定相连,后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置于变速箱后部两侧的侧支架的平板Ⅱ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达艾施祥夏基胜潘晓慧马英杰邓金梅王桂琴张彦祥李鹏张辉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