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47820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挤条机,主要解决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挤条时,需要先通过练泥机制作挤条胚体,再通过人工取出胚体,装入挤条机挤条,劳动强度大,操作复杂,产量小,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沿物料挤出方向依次包括:压杆、压头、填料口、料管和底座;压杆上设置有液压设备;压头内设置有磁性感应发射器,料管外壁设置有磁性感应接收器,磁性感应发射器和磁性感应接收器处于能有效发射与接收信号的位置;底座上设置有出料花板;压杆和料管固定于外部机架上,并处于同心轴上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被广泛应用于条形固体物料挤条成型的工业生产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挤条机
技术介绍
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粉体在经过一定程度的捏合后,形成具有一定粘度的物料。这 些物料通常需要经过成型设备挤出,形成一定形状后,再经过焙烧、切粒等步骤最终制成催 化剂。经过捏合的物料根据特性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成型设备挤出。挤出成型的好坏对 催化剂的质量有较大影响。工业生产中常使用液压挤条机,如文献CN20081001877. 9。在使用液压挤条机时, 物料在装入挤条机内被挤压过程中,如果含有大量气体,通常会产生“气爆”现象,将严重影 响催化剂质量。因此,一般工业生产时,需要将捏合后的物料先通过预成型设备,如练泥机, 制成具有一定体积、一定密度的胚体,充分赶走物料中的气体,然后将胚体装入挤条机内挤 出成型。但是使用此种方法生产,两台设备物料的输送过程中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 生产效率低。同时物料经练泥机压制成胚体后,取出、装入时容易断裂,影响生产,而且在经 过练泥机和挤条机时容易产生较多碎料,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挤条时,需要先通过练泥机制 作挤条胚体,再通过人工取出胚体,装入挤条机挤条,劳动强度大,操作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挤条机,沿物料挤出方向依次包括:压杆(1)、压头(2)、填料口(4)、料管(5)和底座(6);压杆(1)上设置有液压设备(10);压头(2)内设置有磁性感应发射器(3),料管(5)外壁设置有磁性感应接收器(9),磁性感应发射器(3)和磁性感应接收器(9)处于能有效发射与接收信号的位置;底座(6)上设置有出料花板(7);压杆(1)和料管(5)固定于外部机架(8)上,并处于同心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军张少钢盛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