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动力电池组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45785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动力电池组保护电路,它包括锂电池组,十串锂电池组分别与采样电阻、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均衡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保险丝连接,采样电阻一路与电流采样电路连接,另一路通过放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与端口Ⅰ连接,装有控制程序的智能保护芯片U1分别与放电控制电路、电量显示电路、SMBUS通信接口、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均衡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均衡芯片U2、检测均衡芯片U3、检测均衡芯片U4、保险丝连接,保险丝与端口Ⅱ连接。该电路:可以灵活配置各项保护阀值,加载各种类型电芯的充放电特性,能够适应各种类型,通用性强,开发周期短;具有较高的均衡效率和极低的电能损失。(*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动力电池组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电路,特别涉及一种锂动力电池组保护电路。技术背景目前,国内的锂电池产业发展迅速,每年都有大量的锂电池用于各种用电设备中。 然而锂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池材料,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并且在过度充电或放电的情况 下有燃烧甚至爆炸的隐患。尤其是动力锂电池,有着更高的电压和容量,同时必须承受大电 流充、放电以及复杂应用环境的考验,因此动力锂电池组使用安全就显得更重要。此外,市 场上多数保护装置都采用分立元件搭建,保护阀值都为固定数值,不能随意更改,器件的性 能差异会造成保护阀值判断的失准,并且往往只有一级保护系统;动力锂电池组通常由一 个或几个电池组并联,每个电池组由三个到十几个电池串联构成。这种组合方式能提给电 动工具、电动自行车、测试仪器及工业应用所需的电压和功率要求。然而,这种应用普遍的 配置通常并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因为如果某个串联电芯的容量与其它电芯不匹配将会产 生电池不均衡,从而降低整个电池组的容量,缩短了使用寿命。目前多数锂电池保护系统的 均衡方法一般都采用电阻放电的方法的来实现,如专利号为200610157582. X,这种均衡方 式是通过对电池电量的消耗而达到电池的均衡,这种均衡效率低,如果增强其均衡能力,则 电阻发热量会比较严重,并且浪费了电池本身有限的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保护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灵活配置、高精 度检测、高安全保护、高效率均衡的锂动力电池组保护电路。本新型实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动力电池组保护电路,包 括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十串锂电池组分别与采样电阻、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均 衡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保险丝连接,采样电阻一路与电流采样电路连接,另一路通过 放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与端口 I连接,装有控制程序的智能保护芯片Ul分别与放电 控制电路、电量显示电路、SMBUS通信接口、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均衡控制电路、温 度检测电路、检测均衡芯片U2、检测均衡芯片U3、检测均衡芯片U4、保险丝连接,保险丝与 端口 II连接。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该电路可以灵活配置各项保护阀值,加载各种 类型电芯的充放电特性,能够适应各种类型,通用性强,开发周期短;(2)采用18位A/D模 数转换,并能对每一路保护阀值进行校准,避免了因器件差异造成的检测误差;(3)拥有 多级保护系统,避免因为一级保护故障造成保护失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4)包含基于 Δ-Σ库仑计的电量计算系统,能够准确显示剩余电量,不需要外置电量显示板;(5)采用 功率电感对电芯采用电量转移的方式进行均衡,具有较高的均衡效率和极低的电能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路连接框图。图2为本技术电压采集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电流采集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温度采集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电量均衡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保护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电量显示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锂动力电池组保护电路,包括锂电池组,十串锂电池组分别与采样电 阻、电池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均衡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保险丝连接,采样电阻一 路与电流采样电路连接,另一路通过放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与端口 I连接,装有控制 程序的智能保护芯片Ul分别与放电控制电路、电量显示电路、SMBUS通信接口、电流采样电 路、电压采样电路、均衡器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均衡芯片U2、检测均衡芯片U3、检 测均衡芯片U4、保险丝连接,保险丝与端口 II连接。图中Ul为装有控制程序的智能保护芯片,它通过PowerLan通信技术将检测均衡 芯片U2、U3、U4双电池信息检测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了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的检测系 统。装有控制程序的智能保护芯片Ul将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判断是否有超出安全阀值的 危险事件,如果有危险事件发生(如过充电、过放电、过电流、短路、过温等),则将保护信息 送给放电控制MOSFET或充电控制MOSFET切断充放电回路;如果电池在安全状态,则通过对 名节电芯的电量计算得出电芯是否要进行均衡处理,如果需要,则将均衡信号送给均衡控 制电路,维持电池组每个电芯都在均衡的工作状态;装有控制程序的智能保护芯片Ul通过 对根据对电池充、放电流与时间的积分计算出来电池组的剩余电量,并且信息送给电量显示电 路通过LED或LCD显示出来。如果电池组发生了严重的危险事件达到了二级保护的阀值装有 控制程序的智能保护芯片Ul将会输出二级保护信号,将保险丝熔断,达到彻底保护的目的。如图2所示,Dl DlO为稳压二极管,可以消除外界静电或其它高电压对芯片造 成损坏,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Cl对电池电压起到稳定作用,以防止电池电压的突然波动 造成的测量误差。每节电芯的正极连接到芯片的一端,并通过此端口对电芯电压进行检测。如图3所示,在电池充电时电流从BATT-流到PACK-,该电流会在电阻R3,R4上产 生压降,通过滤波后送给装有控制程序的智能保护芯片,芯片经过18位AD转换,并经过算 法计算就可以得出此时的充电电流。当电流放电时电流从PACK-流到BATT-,在电阻R3,电 阻R4上产生与充电时方向相反的压降,由此可以得出放电的电流大小,并能判断方向。如图4所示,检测电路的连接关系为复合二极管Dl的2脚接电容Cl的一端及 地、复合二极管Dl的1脚接电容Cl的另一端。复合二极管Dl为温度感应器件,它可以随 温度的变化而反生电性能的变化,该信息通过TEMP点送给装有控制程序的智能保护芯片, 并通过计算得出当前电芯及保护板自身的温度。如图5所示,均衡控制电路的连接关系为十串锂电池组(BAT1 BAT10)串联, 串联相接处与电容Cl、电容C2、电感Li、电阻Rl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与锂电池组(BAT2)的正极、NP双沟道场效应管的P沟道Ql-B的S极及电阻Rll的一端连接,电容Cl 的另一端与电池阻(BAT1)的负极、NP双沟道场效应管N沟道Ql-A的S极、电阻RlO的一端 连接,NP双沟道场效应管的P沟道Q1_B、N沟道Ql-A的D极相连并接电感Li、电阻Rl的另 一端,NP双沟道场效应管P沟道Ql-B的G极接电阻Rll的另一端,NP双沟道场效应管的P 沟道Ql-A的G沟道G极接电阻RlO的另一端。L为功率电感,Q为双M0SFET,电路通过装有控制程序的智能保护芯片给出的均衡 信号,将电量多的电芯的一部分能量储存在功率电感中,通过另一个MOSFET的导通,将储 存于电感中的能量转移到相邻的电芯中,由此一步步将电量多的电芯能量转移到电量低的 电芯中,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很少的能量会损失,因此,可以在电池的任何状态下工作,相对 于放电的旁路法可以节省的大量的能量,并拥有更高的均衡效率。如图6所示,假设在电芯中有任何一节出现过压现象,装有控制程序的智能保护 芯片会立即将过充电信号送给保护电路,关断充电M0SFET,从而切断充电回路,保护电芯不 被过充电。同样,本新型实用系统还具有欠压,过温度,过电流,短路,等电池保护系统的基 本功能,此外,该新型实用还能通过装有控制程序的智能保护芯片对电芯的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动力电池组保护电路,包括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十串锂电池组(BAT1~BAT10)分别与采样电阻、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均衡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保险丝连接,采样电阻一路与电流采样电路连接,另一路通过放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与端口Ⅰ连接,装有控制程序的智能保护芯片U1分别与放电控制电路、电量显示电路、SMBUS通信接口、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均衡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均衡芯片U2、检测均衡芯片U3、检测均衡芯片U4、保险丝连接,保险丝与端口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辉黄伟刘和平王玉菲姚福彬王善涛王姗姗崔洪桅王宝杨剑高阳孙亚心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