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脚踏板设备及其伸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4389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用脚踏板设备的伸缩装置,包括:安装支座;踏板支座;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安装支座和踏板支座可枢转地连接的第一臂;第二臂,第二臂的第一端与安装支座可枢转地连接;第三臂,第三臂的第一端与第二臂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且第三臂的第二端与踏板支座可枢转地连接;和轨迹控制组件,所述轨迹控制组件将第一臂与第二臂和/或第三臂相连用以控制踏板支座的运动轨迹。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伸缩装置,踏板支座的行程大,运动轨迹容易控制且精度高,因此伸缩装置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灵活,适用性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伸缩装置的车用脚踏板设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脚踏板设备及其伸缩装置
技术介绍
车用脚踏板是安装在车门下面的底盘上供人们上下车用。美国专利US6830257B2 和US6830257B2分别描述了一种可伸缩车用脚踏板,上述传统车用脚踏板的伸缩装置均采 用四连杆机构,当车门打开时脚踏板从汽车底盘自动伸出,以供人员上下车之用,车门关闭 时脚踏板自动向上缩回到原来位置。四连杆机构形成的传统伸缩装置的踏板支座的行程小,且踏板支座的运动轨迹不 容易控制,脚踏板的行程受到限制,因此脚踏板设备必须安装在车辆底盘靠近车门的边缘 处,安装位置受到限制,难以控制脚踏板的运动轨迹,且容易与地面干涉和车辆底盘发生干 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 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用脚踏板设备的伸缩装置,该伸缩装置的踏板支座的运动轨迹可 以控制,且控制精度高,踏板支座的行程大,因此该伸缩装置的安装位置灵活,适用性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伸缩装置的车用脚踏板设备。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实施例的车用脚踏板设备的伸缩装置包括安装支座; 踏板支座;第一臂,所述第一臂的第一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支座和踏板支座可枢转地 连接;第二臂,所述第二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支座可枢转地连接;第三臂,所述第三臂的 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臂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而所述第三臂的第二端与所述踏板支座可枢 转地连接;和轨迹控制组件,所述轨迹控制组件连接在第一臂与第二臂和/或第三臂之间 用以控制踏板支座的运动轨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伸缩装置,踏板支座的运动轨迹可以方便地控制且控制 精度高,踏板支座的行程大,伸缩装置可以安装到车辆底盘下面的中间部位,并且距地面距 离大,不容易与地面发生干涉,踏板支座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避开车辆底盘靠近车门的边缘 部分而不与其发生干涉。由此,伸缩装置的安装非常方便,可以充分利用底盘下面的空间, 而且不会发生干涉,可以满足不同型号车辆的要求,适应多种复杂的车辆底盘,提高了适用 性。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脚踏板设备的伸缩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 特征所述轨迹控制组件包括轨迹控制板,所述轨迹控制板安装在所述第一至第三臂 中的一个臂上且形成有轨迹控制槽;和轨迹控制轴,所述轨迹控制轴的第一端插入到所述 轨迹控制槽内且在所述轨迹控制槽内可移动地,所述轨迹控制轴的第二端安装在与所述一 个臂在横向上相对的臂上。轨迹控制板安装到第二臂和第三臂之一上且轨迹控制轴的第二端安装在第一臂 上。所述轨迹控制板安装到第一臂上且轨迹控制轴的第二端安装到第二臂或第三臂 上。所述轨迹控制板与所述第一臂一体地连接。所述轨迹控制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臂上。所述轨迹控制板安装到第一臂上,所述第三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臂的第二端通 过中间销轴连接,其中所述轨迹控制轴与中间销轴为同一轴。所述轨迹控制槽为形成在轨迹控制板内的封闭凹槽。所述轨迹控制组件包括轨迹控制杆,所述轨迹控制杆的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在第 一至第三臂中的一个臂上;和轨迹控制轴,所述轨迹控制轴的第一端与所述轨迹控制杆的 第二端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轨迹控制轴的第二端安装在与所述一个臂在横向上相对的臂 上。所述轨迹控制杆的第一端安装到第二臂和第三臂之一上且所述轨迹控制轴的第二端安装在第一臂上。所述轨迹控制杆的第一端安装到第一臂上且轨迹控制轴的第二端安装到第二臂或第三臂上。所述第一臂的横向外侧面上设有V形槽,所述轨迹控制杆的第一端安装在V形槽 内。所述轨迹控制杆的第一端安装到第一臂上,所述第三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臂的 第二端通过中间销轴可枢转地相连,其中所述轨迹控制轴与所述中间销轴为同一轴。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用脚踏板设备包括脚踏板;伸缩装置,所 述伸缩装置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伸缩装置,其中所述脚踏板安装在伸缩装置 的踏板支座上;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至少一个以驱动伸缩 装置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脚踏板。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脚踏板设备,脚踏板的行程大,运动轨迹可以方便 地控制且控制精度高,不容易与地面和车辆底盘靠近车门的边缘部分发生干涉。由此,车用 脚踏板设备的安装非常方便,可以充分利用底盘下面的空间,而且不会发生干涉,可以满足 不同型号车辆的要求,适应多种复杂的车辆底盘,提高了适用性。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可以为电机。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 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用脚踏板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车用脚踏板设备安装到车辆底盘下面的示意图,其中车用脚踏板 设备的伸缩装置处于伸出位置;图3是图1所示车用脚踏板设备安装到车辆底盘下面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车用 脚踏板设备的伸缩装置从伸出位置到缩回位置的过程;图4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车用脚踏板设备的透视图;图5是图4所示车用脚踏板设备安装到车辆底盘下面的示意图,其中车用脚踏板 设备的伸缩装置处于伸出位置;图6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车用脚踏板设备的透视图;图7是图6所示车用脚踏板设备安装到车辆底盘下面的示意图,其中车用脚踏板 设备的伸缩装置处于伸出位置;图8是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车用脚踏板设备的透视图;图9是图8所示车用脚踏板设备安装到车辆底盘下面的示意图,其中车用脚踏板 设备的伸缩装置处于伸出位置;图10是图8所示车用脚踏板设备安装到车辆底盘下面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车用 脚踏板设备的伸缩装置从伸出位置到缩回位置的过程;图11是根据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车用脚踏板设备的透视图;图12是图11所示车用脚踏板设备安装到车辆底盘下面的示意图,其中车用脚踏 板设备的伸缩装置处于伸出位置;图13是根据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车用脚踏板设备的透视图;和图14是图13所示车用脚踏板设备安装到车辆底盘下面的示意图,其中车用脚踏 板设备的伸缩装置处于伸出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 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纵向”、“横向”、“上”、“下”、“伸出”、“缩回”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 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用脚踏板设备的伸缩装置。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用脚踏板设备的伸缩装置包括安装支座3,踏板 支座11,第一臂4,第二臂2,第三臂6,和轨迹控制组件。安装支座3用于安装到车辆的底盘F上,踏板支座11用于在其上安装脚踏板12。 第一臂的第一和第二端分别与安装支座3和踏板支座11可枢转地连接。第二臂2的第一 端与安装支座3可枢转地连接。第三臂6的第一端与第二臂2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脚踏板设备的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支座;  踏板支座;  第一臂,所述第一臂的第一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支座和踏板支座可枢转地连接;  第二臂,所述第二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支座可枢转地连接;  第三臂,所述第三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臂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而所述第三臂的第二端与所述踏板支座可枢转地连接;和  轨迹控制组件,所述轨迹控制组件将第一臂与第二臂和/或第三臂相连用以控制踏板支座的运动轨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惠忠卿兆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铭机电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