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动力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3363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偏心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偏心传动机构带动并围绕其自身轴线做往复摆动运动的输出轴。其中,所述输出轴上配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弹性件。借助弹性件的作用,可以有效吸收输出轴上所产生的震动,提高操作的舒适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摆动动力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尤其是一种手持式的摆动类动力工具。
技术介绍
多功能机是业界常见的摆动类动力工具,由于其输出轴围绕轴心线做旋转摆动运 动。因此,当在输出轴上安装有不同的附件工作头后,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操作功能,如锯、 切、磨、刮等,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多功能机,一般包括马达,马达的马达轴连接有偏心销,在 偏心销上套设有轴承,从而构成一个偏心轮结构。当马达轴旋转时,偏心轮结构可以围绕马 达轴的轴心线做偏心旋转运动。多功能机的输出轴是垂直于马达轴设置的,在输出轴上固 定的连接有一个拨叉组件,拨叉组件形成有相对的两个延伸臂,将偏心轮结构包围,两个延 伸臂的内侧均与偏心轮结构中的轴承紧密接触,从而当偏心轮做偏心旋转时,偏心轮结构 会带动拨叉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摆动运动,又借助拨叉与输出轴的固定连接,使输出轴围绕 其轴心线做旋转摆动。这样,在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不同的附件工作头后,如直锯片、圆 锯片、三角形磨砂盘等,多功能机即可以实现多种操作。但是,由于在偏心轮结构中,偏心销为偏心设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会因为偏心作用而产生较大的震动,这种震动会一直作用在偏心轮结构上以及受偏心轮驱 动的拨叉组件上。因此,如果用户在长时间使用多功能机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麻手感 觉,不利于用户使用,也有害于用户的手部健康。因此,实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的摆动动力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可有效减小输出轴所产生的震 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包括壳 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偏心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偏心传动机构 带动并围绕其自身轴线做往复摆动运动的输出轴。其中,所述输出轴上配接有支架,所述支 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弹性件。优选地,所述弹性件的中心线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之间存在间距。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分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支架具有与壳体相对的 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 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朝向相反的方向挤压所述支架。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套设在输出轴上的环部及自所述环部沿垂直于所述输出轴 的方向延伸的支承座。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设于所述支承座的两侧,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 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配合的定位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相对于所述支架呈对称布置。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 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配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上均凸设有用于分别安装第一弹性件和第 二弹性件的凸台。优选地,所述头壳上设有两个收容槽,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分别收容在 相应的所述收容槽内。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弹片或橡胶垫。本技术中的摆动动力工具,由于在输出轴上设置支架,并在支架与壳体之间 设置用于减震的弹性件,从而可以有效吸收输出轴上所产生的震动,进而使输出轴传递至 壳体上的震动明显减弱,大大的改善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震动麻手问题,提高了操作的舒 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摆动动力工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摆动动力工具的俯视图;图3为图2所示摆动动力工具沿A-A方向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摆动动力工具的头壳部分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头壳部分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头壳部分却除拨叉后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头壳部分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图示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100、摆动动力工具1、壳体11、机身壳13、头壳121、第一收容槽122、第二收容槽13、收容腔14、第一固定片141、第一凸台15、第二固定片151、第二凸台2、输出轴3、电机4、电机轴5、偏心传动机构6、拨叉61、套管62、叉状部621、延伸臂7、偏心组件71、偏心轴72、驱动轮8、支架81、环部811、第一表面82、支承座821、第一侧壁822、第二侧壁823、第一定位部824、第二定位部825、第二表面83、第一弹性件84、第二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尤其是一种手持式的摆动动力工具 100,包括壳体1和自壳体1中延伸而出的输出轴2。其中,壳体1包括机身壳11与头壳12, 二者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并形成有收容腔13。机身壳11内设置有电机3和由电机3驱动旋转的电机轴4,头壳12内设置有位于电机轴4和输出轴2之间的偏心传动机构5。电机 轴4大致垂直于输出轴2,通过偏心传动机构5,将电机轴4的转动转换为输出轴2围绕其 轴线X的旋转往复摆动。当输出轴2的自由端连接有不同的工作头附件后,如直锯片、圆锯 片、三角形磨砂盘等,即可以实现切割或者研磨等操作。本实施方式中,输出轴2末端连接 的工作头附件为直锯片9。请同时参阅图3、图4和图5,偏心传动机构5设置在壳体1的收容腔13内,其包 括拨叉6和连接在电机轴4上的偏心组件7,其中偏心组件7包括连接在电机轴4上的偏心 轴71及安装在偏心轴71上的驱动轮72。拨叉6的一端连接在输出轴2的顶端,其另一端 与偏心组件7相配合。拨叉6包括套设在输出轴2上的套管61及自套管61顶端垂直朝向 电机轴4水平延伸的叉状部62。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轮72为具有滚珠轴承,其具有与拨叉 6的叉状部62配合球形外表面。偏心轴71与电机轴偏心连接,即偏心轴71的轴线与电机 轴4的轴线不重合,且径向偏移一定的间踞。拨叉6的叉状部62的自由端形成有大致呈U 型的延伸臂621,这两个延伸臂621包覆在驱动轮72的两侧且紧密地滑动接触。当电机3驱动电机轴4转动时,偏心轴41则在电机轴4的带动下相对电机轴4的 轴线偏心旋转,进而带动偏心组件7相对电机轴4的轴线偏心旋转。当偏心组件7偏心旋 转时,将带动拨叉6相对输出轴2的轴线X旋转往复摆动,进一步地带动输出轴2围绕其自 身轴线X旋转往复摆动。摆动动力工具100进一步设置有安装在输出轴2上的支架8及设置在支架8和壳 体1之间的第一弹性件83和第二弹性件84。第一弹性件83和第二弹性件84,可以有效吸 收输出轴2上所产生的震动,进而使输出轴2传递至头壳12上的震动明显减弱,大大的改 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震动麻手问题,提高操作的舒适度。支架8靠近拨叉6并位于拨叉6的下方,且延伸方向与拨叉6相同。支架8包括 套设在输出轴2上的环部81及自该环部81沿垂直于输出轴2的方向延伸的支承座82。环 部81及支撑座82分别具有与拨叉6相对的第一表面821和第二表面825,支撑座82自环 部81的一端朝向拨叉6弯折延伸,使支撑座82与环部81之间形成台阶。支撑座82的第 二表面825高于环部81的第一表面811,从而使第一弹性件83和第二弹性件84安装后,更 加地靠近震源,即拨叉6的叉状部62,起到更好地减震效果。支撑座82的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第一侧壁821和第二侧壁822,第一侧壁821和 第二侧壁822上分别向外延伸出圆柱状第一定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偏心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偏心传动机构带动并围绕其自身轴线做旋转往复摆动运动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上配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立祥吴海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