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晓荣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3193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它包括带有进、出气口(9,10)的上筒体(1)和下筒体(2),两筒体间设有过滤组件(3);上筒体(1)内进气口(9)下端设有水分油份聚集组件,该组件由固定在上筒体(1)内的内套(5)、外套(6)组成,内套(5)、外套(6)间固定有若干叶片(7);内套(5)上端通过弯头(11)与出气口(10)连接,下端连接有扇形套筒(4);下筒体(2)上设有放泄装置,该装置与下筒体(2)内的浮球(8)活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充分地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油份和杂质,确保压缩空气的干燥度和清洁度;同时成本低、加工简单且可以自动排水,适用于无人值守场所。(*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检测监控等系统或元器件对气源的质量有一定要求,不但要求压力稳定、流量充 足,而且工作气体必须洁净干燥。未经处理的压缩空气中带有颗粒灰尘、水分和油污,这种 污染的空气会使气动元器件工作不利,易使气路孔道间隙变小,甚至堵塞,将影响气动元部 件的工作特性,引起金属零件的锈蚀,运动件磨损加剧和非金属膜片的过早老化等,所以必 须将压缩空气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能够充分 地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油份和杂质,确保压缩空气的干燥度和清洁度;同时成本低、加 工简单且可以自动排水,适用于无人值守场所。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它包括带有进、出 气口的上筒体和下筒体,两筒体间设有过滤组件;所述上筒体内进气口下端设有水分油份 聚集组件,该组件由固定在上筒体内的内套、外套组成,内套、外套间固定有若干叶片;内套 上端通过弯头与出气口连接,下端连接有扇形套筒,所述扇形套筒通过弯头与出气口连通; 所述下筒体上设有放泄装置,该装置与下筒体内的浮球活动相连,浮球的运动带动放泄装 置的开合。所述放泄装置由泄放口、泄放阀、阀芯组成,泄放阀位于泄放口内,该泄放阀上设 有导流孔,阀芯位于导流孔的末端与浮球活动相连;所述浮球上设有两片弹性联板,两联板 间的间距与阀芯长度一致,两联板与阀芯活动连接;所述泄放阀与泄放口采用螺纹结构相 连;所述进气、出气口位于上筒体上部呈左右对称状分布;所述内套、外套间均勻分布有18 片流线型叶片;所述过滤组件是滤网。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 18片均布的流线型叶片,压缩 空气与叶片碰撞后水分和油份迅速凝聚成小水珠,小水珠在叶片上流动时不断聚集成油水 混合水滴并夹杂着杂质,采用了特制的扇形套筒能避免避免压缩空气与水滴的再次混合。 过滤装置能将杂质与油水混合水滴分离出来。浮球与放泄装置活动相连,浮球通过联板带 动泄放阀阀芯的转动,当阀芯的导流孔开启后,分离器底部的水受到上部压缩空气的作用 迅速通过泄放口流出,从而实现自动排放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它包括上筒体1和下筒体2,两筒体间 设有过滤组件3,该过滤组件3采用的是滤网。上筒体1上部呈左右对称状分布有进气口 9、 出气口 10,所述上筒体1内进气口 9下端设有水分油份聚集组件,该组件由固定在上筒体1 内的内套5、外套6组成,内套5、外套6间固定有若干叶片7,该叶片7为流线型叶片,数量 最好是18片均勻分布在内套5与外套间。内套5上端通过弯头11与出气口 10连接,下端 连接有扇形套筒4,所述扇形套筒4通过弯头11与出气口 10连通,气体从进气口 9进入后 经过叶片7间缝隙从扇形套筒4到达弯头11最后从出气口 10排出。所述下筒体2上设有 放泄装置,该装置与下筒体2内的浮球8活动相连,浮球8的运动带动放泄装置的开合,该 放泄装置由泄放口 12、泄放阀13、阀芯14组成,泄放阀13位于泄放口 12内,两者采用螺纹 结构相连。泄放阀13上设有导流孔15,阀芯17位于导流孔15的末端与浮球8活动相连。 所述浮球8上设有两片弹性联板16,两联板间的间距与阀芯17长度一致,两联板与阀芯17 活动连接。本技术原理如下来自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后,由于较大的 压力与叶片碰撞,水分和油份迅速凝聚成小水珠,小水珠在叶片上流动时不断聚集成油水 混合水滴并夹杂着杂质,为了避免压缩空气与水滴的再次混合,所以采用了特制的扇形套 筒,干燥后的空气经扇形套筒后从出气口排出,含杂质的油水混合水滴沿着扇形套筒滴落 至滤网,在经过过滤杂质后油水混合水滴滴落至下筒体,随着液位的不断上升,浮球通过联 板带动泄放阀阀芯的转动,当阀芯的导流孔开启后,分离器底部的水受到上部压缩空气的 作用迅速通过泄放口流出,从而实现自动排放的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带有进、出气口(9,10)的上筒体 (1)和下筒体(2),两筒体间设有过滤组件(3);所述上筒体(1)内进气口(9)下端设有水 分油份聚集组件,该组件由固定在上筒体(1)内的内套(5)、外套(6)组成,内套(5)、外套 (6)间固定有若干叶片(7);内套(5)上端通过弯头(11)与出气口(10)连接,下端连接有 扇形套筒(4),所述扇形套筒(4)通过弯头(11)与出气口(10)连通;所述下筒体(2)上设 有放泄装置,该装置与下筒体(2)内的浮球(8)活动相连,浮球(8)的运动带动放泄装置的 开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泄装置由 泄放口(12)、泄放阀(13)、阀芯(14)组成,泄放阀(13)位于泄放口(12)内,该泄放阀(13) 上设有导流孔(15),阀芯(17)位于导流孔(15)的末端与浮球(8)活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8)上 设有两片弹性联板(16),两联板间的间距与阀芯(17)长度一致,两联板与阀芯(17)活动连 接。4.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阀(13)与 泄放口(12)采用螺纹结构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出气 口(9,10)位于上筒体(1)上部呈左右对称状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5)、外 套(6)间均勻分布有18片流线型叶片(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 (3)是滤网。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它包括带有进、出气口(9,10)的上筒体(1)和下筒体(2),两筒体间设有过滤组件(3);上筒体(1)内进气口(9)下端设有水分油份聚集组件,该组件由固定在上筒体(1)内的内套(5)、外套(6)组成,内套(5)、外套(6)间固定有若干叶片(7);内套(5)上端通过弯头(11)与出气口(10)连接,下端连接有扇形套筒(4);下筒体(2)上设有放泄装置,该装置与下筒体(2)内的浮球(8)活动相连。本技术提供能够充分地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油份和杂质,确保压缩空气的干燥度和清洁度;同时成本低、加工简单且可以自动排水,适用于无人值守场所。文档编号B01D45/18GK201855628SQ20102056591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晓荣 申请人:张晓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排水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带有进、出气口(9,10)的上筒体(1)和下筒体(2),两筒体间设有过滤组件(3);所述上筒体(1)内进气口(9)下端设有水分油份聚集组件,该组件由固定在上筒体(1)内的内套(5)、外套(6)组成,内套(5)、外套(6)间固定有若干叶片(7);内套(5)上端通过弯头(11)与出气口(10)连接,下端连接有扇形套筒(4),所述扇形套筒(4)通过弯头(11)与出气口(10)连通;所述下筒体(2)上设有放泄装置,该装置与下筒体(2)内的浮球(8)活动相连,浮球(8)的运动带动放泄装置的开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荣
申请(专利权)人:张晓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