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电镀喷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30328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电镀喷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单片太阳能电池片中的多晶硅所占面积与被印导线的面积之比小的问题。包括盆体形状的喷杯下腔体(23),倒扣在喷杯下腔体(23)上的盆体形状的喷杯上腔体(24),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25),喷杯下腔体(23)中固定设置有电镀阳极固定架(26)和电镀阳极网(27),在喷杯下腔体(23)的外腔体上设置有电镀阳极引出柱(35)和电镀溶液进入口;喷杯上腔体(24)的盆底为活动设置在盆底位置处的被镀的多晶硅片(20),在喷杯上腔体(24)的溢流檐(28)上相对设置行一对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25),可方便对125×125和156×156两种尺寸的硅片进行电镀。(*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镀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电镀设备上的电 极电镀喷杯,该喷杯安装在硅太阳能电池片电极金属化设备上,用于对硅太阳能电池片的 电极进行电镀。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是先将晶体硅切成硅片,切好的硅片经过各种工艺处理 后再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将银浆印制出栅线电极,由于银浆印刷技术要求在硅片上印刷栅线 之间的间隔不能太小,同时要求硅片上丝网印刷栅线的宽度也不能太窄,使得用银浆印刷 技术印制出的太阳能电池片上的导线与硅片的面积之比大;同时银浆中掺杂有有机物,会 使硅片的导电率降低,这些造成了硅片的太阳能转换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硅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电镀喷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太阳能电池 片上的导线与硅片的面积之比大,同时银浆中掺杂有有机物,会使硅片的导电率降低,造成 了硅片的太阳能转换率低的缺点的技术问题。通过激光刻出细致密集的埋栅电极槽,采用 电镀方法生成硅片导电电极,提高了硅片的太阳能转换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硅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电镀喷杯,包括盆体形状的喷杯下腔体,倒扣在喷杯下腔体 上的盆体形状的喷杯上腔体,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所述的喷杯下腔体中固定设置有电镀 阳极固定架,在该电镀阳极固定架上活动设置有电镀阳极网,在喷杯下腔体的外腔体上设 置有电镀阳极引出柱和电镀溶液进入口 ;所述的倒扣的盆体形状的喷杯上腔体的盆底为活 动设置在盆底位置处的被镀的硅片,在喷杯上腔体的盆边沿的上边沿四周分别设置有锯齿 形溢流槽和硅片的限位条,在喷杯上腔体的溢流檐上相对设置有一对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 的固定柱,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固定柱上,两组导电支撑针分别穿过喷 杯上腔体的腔体壁设置在喷杯上腔体中并分别与硅片上的两导电主线槽活动支撑接触在 一起,在喷杯下腔体与喷杯上腔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的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包括 长方体形的导槽件、在导槽件上分别设置的第一方形导槽和第二方形导槽、在第一方形导 槽中活动设置的第一 T形调节块、在第二方形导槽中活动设置的第二 T形调节块、第一导电 支撑针和第二导电支撑针,在所述的第一方形导槽内的左右两内侧设置有一对支撑转轴固 定孔,在第一导槽内的底板上设置有调节螺栓的固定螺孔,在所述的第一 T形调节块的底 块上设置有左右水平方向的支撑转轴通过孔,在第一 T形调节块的顶块上分别设置有上下 垂直方向的调节螺栓的通过孔和上下垂直方向的第一顶丝的通过孔,在第一 T形调节块的 顶块的前后侧面之间设置有前后水平方向的第一组导电支撑针插入孔,支撑转轴穿过第一 T形调节块的底块上设置的左右水平方向的支撑转轴通过孔和第一方形导槽内的左右两内 侧设置的一对支撑转轴固定孔将第一 T形调节块支撑设置在第一方形导槽内,调节螺栓依次穿过调节螺母、第一 T形调节块的顶块上的通过孔和调节压簧与第一方形导槽内的底板 上设置的固定螺孔螺接在一起,第一导电支撑针活动设置在第一组支撑针插入孔中,第一 顶丝的通过孔与第一组导电支撑针插入孔连通,第一顶丝活动设置在该通过孔中,在导槽 件上设置有电镀阴极引出柱。在所述的喷杯上腔体的盆边沿的上边沿与硅片之间活动设置有接碎片网。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只需一种模具就可针对125X 125和156X 156两种尺寸的 硅片进行电镀,可简单方便地更换喷杯上腔体和阳极,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硅片的太 阳能转换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展开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硅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硅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电镀喷杯,包括盆体形状的喷杯下腔体23,倒扣在喷杯下腔 体23上的盆体形状的喷杯上腔体24,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25,所述的喷杯下腔体23中固 定设置有电镀阳极固定架26和电镀溶液进入口,在该电镀阳极固定架26上活动设置有电 镀阳极网27,在喷杯下腔体23的外腔体上设置有电镀阳极引出柱35 ;所述的倒扣的盆体形 状的喷杯上腔体24的盆底为活动设置在盆底位置处的被镀的硅片20,在喷杯上腔体24的 盆边沿的上边沿四周分别设置有锯齿形溢流槽29和硅片的限位条30,在喷杯上腔体24的 溢流檐28上相对设置有一对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25的固定柱31,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25 通过固定座19固定在固定柱31上,两组导电支撑针分别穿过喷杯上腔体24的腔体壁设置 在喷杯上腔体24中并分别与硅片20上的两导电主线槽活动支撑接触在一起,在喷杯下腔 体23与喷杯上腔体24之间设置有密封条33 ;所述的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25包括长方体 形的导槽件1、在导槽件1上分别设置的第一方形导槽2和第二方形导槽3、在第一方形导 槽2中活动设置的第一 T形调节块8、在第二方形导槽3中活动设置的第二 T形调节块、第 一导电支撑针17和第二导电支撑针18,在所述的第一方形导槽2内的左右两内侧设置有一 对支撑转轴固定孔5,在第一导槽2内的底板上设置有调节螺栓11的固定螺孔4,在所述的 第一 T形调节块8的底块上设置有左右水平方向的支撑转轴通过孔9,在第一 T形调节块8 的顶块上分别设置有上下垂直方向的调节螺栓11的通过孔10和上下垂直方向的第一顶丝 16的通过孔,在第一 T形调节块8的顶块的前后侧面之间设置有前后水平方向的第一组导 电支撑针插入孔14,支撑转轴6穿过第一 T形调节块8的底块上设置的左右水平方向的支 撑转轴通过孔9和第一方形导槽2内的左右两内侧设置的一对支撑转轴固定孔5将第一 T 形调节块8支撑设置在第一方形导槽2内,调节螺栓11依次穿过调节螺母12、第一 T形调 节块8的顶块上的通过孔10和调节压簧7与第一方形导槽2内的底板上设置的固定螺孔4 螺接在一起,第一导电支撑针17活动设置在第一组支撑针插入孔14中,第一顶丝16的通4过孔与第一组导电支撑针插入孔14连通,第一顶丝16活动设置在该通过孔中,在导槽件1 上设置有电镀阴极引出柱34。在所述的喷杯上腔体24的盆边沿的上边沿与多晶硅片20之间活动设置有接碎片 网32,使生产中产生的碎硅片不能进入电镀腔体内,以免造成设备的运转障碍。电镀液从喷杯下腔体23的电镀溶液进入口进入电镀喷杯中向上喷射依次与电镀 阳极网27、四个阴极导电支撑针和硅片接触对硅片激光刻出的栅线完成电镀,从喷杯中溢 出的电镀液从喷杯上腔体24的盆边沿的上边沿四周分别设置的锯齿形溢流槽29流出,经 喷杯上腔体24的溢流檐28回流到电镀液供给槽中。权利要求一种硅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电镀喷杯,包括盆体形状的喷杯下腔体(23),倒扣在喷杯下腔体(23)上的盆体形状的喷杯上腔体(24),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杯下腔体(23)中固定设置有电镀阳极固定架(26),在该电镀阳极固定架(26)上活动设置有电镀阳极网(27),在喷杯下腔体(23)的外腔体上设置有电镀阳极引出柱(35)和电镀溶液进入口;所述的倒扣的盆体形状的喷杯上腔体(24)的盆底为活动设置在盆底位置处的被镀的硅片(20),在喷杯上腔体(24)的盆边沿的上边沿四周分别设置有锯齿形溢流槽(29)和硅片的限位条(30),在喷杯上腔体(24)的溢流檐(28)上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电镀喷杯,包括盆体形状的喷杯下腔体(23),倒扣在喷杯下腔体(23)上的盆体形状的喷杯上腔体(24),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杯下腔体(23)中固定设置有电镀阳极固定架(26),在该电镀阳极固定架(26)上活动设置有电镀阳极网(27),在喷杯下腔体(23)的外腔体上设置有电镀阳极引出柱(35)和电镀溶液进入口;所述的倒扣的盆体形状的喷杯上腔体(24)的盆底为活动设置在盆底位置处的被镀的硅片(20),在喷杯上腔体(24)的盆边沿的上边沿四周分别设置有锯齿形溢流槽(29)和硅片的限位条(30),在喷杯上腔体(24)的溢流檐(28)上相对设置有一对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25)的固定柱(31),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25)通过固定座(19)固定在固定柱(31)上,两组导电支撑针分别穿过喷杯上腔体(24)的腔体壁设置在喷杯上腔体(24)中并分别与硅片(20)上的两导电主线槽活动支撑接触在一起,在喷杯下腔体(23)与喷杯上腔体(24)之间设置有密封条(33);所述的导电针固定调整机构(25)包括:长方体形的导槽件(1)、在导槽件(1)上分别设置的第一方形导槽(2)和第二方形导槽(3)、在第一方形导槽(2)中活动设置的第一T形调节块(8)、在第二方形导槽(3)中活动设置的第二T形调节块、第一导电支撑针(17)和第二导电支撑针(18),在所述的第一方形导槽(2)内的左右两内侧设置有一对支撑转轴固定孔(5),在第一导槽(2)内的底板上设置有调节螺栓(11)的固定螺孔(4),在所述的第一T形调节块(8)的底块上设置有左右水平方向的支撑转轴通过孔(9),在第一T形调节块(8)的顶块上分别设置有上下垂直方向的调节螺栓(11)的通过孔(10)和上下垂直方向的第一顶丝(16)的通过孔,在第一T形调节块(8)的顶块的前后侧面之间设置有前后水平方向的第一组导电支撑针插入孔(14),支撑转轴(6)穿过第一T形调节块(8)的底块上设置的左右水平方向的支撑转轴通过孔(9)和第一方形导槽(2)内的左右两内侧设置的一对支撑转轴固定孔(5)将第一T形调节块(8)支撑设置在第一方形导槽(2)内,调节螺栓(11)依次穿过调节螺母(12)、第一T形调节块(8)的顶块上的通过孔(10)和调节压簧(7)与第一方形导槽(2)内的底板上设置的固定螺孔(4)螺接在一起,第一导电支撑针(17)活动设置在第一组支撑针插入孔(14)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明胡子卿欧萌张蕾谢振民孟晓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