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仓泵输灰的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分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2335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仓泵输灰的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分组控制装置,包括大灰仓、布袋除尘器及阀组;各布袋除尘器中,其脉冲清灰接口经脉冲阀与脉冲清灰氮气管道连通,其卸灰端单独配置一台仓泵,仓泵的出料端经出料阀与输灰氮气支管连通,仓泵的加压端经脉冲加压阀与输灰氮气总管连通;脉冲清灰氮气管道的一端经第二阀组与大灰仓连通,另一端经第一阀组、第一氮气罐与氮气源连通;各路输灰氮气支管的两端分别与大灰仓、输灰氮气总管连通;输灰氮气总管的一端经第三阀组、第二氮气罐与氮气源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各路输灰氮气支管及各仓泵加压端连通;所述的阀组均为脉冲氮气稳压阀组。本装置可提高作业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适用于新建或现有除尘系统的改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尘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仓泵输灰的高炉煤气布袋除尘 系统的分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来自高炉炉顶的荒煤气经重力式旋风除尘器后,由半净煤气主管分配到布袋除尘 系统。在除尘器荒煤气室,颗粒较大的粉尘由于重力作用自然沉降而进入灰斗;颗粒较小的 粉尘随煤气上升,经过滤袋时,粉尘被阻留在滤袋的外表面,煤气实现精除尘。随煤气过滤 过程的不断进行,布袋外壁上的积灰逐渐增多,过滤阻力不断增大。当阻力增大(或时间) 到一定值时,PLC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滤袋口上方所设置的喷吹管实施周期性或定时、定差压 的间歇脉冲氮气反吹,将覆积在滤袋的灰膜吹落至下部的灰斗中。当灰斗中的灰尘累积到 一定量时,卸灰球阀、卸灰阀自动启动,灰尘均勻地卸入输灰管道,由净煤气或氮气将灰尘 输送至大灰仓,灰仓集灰至一定灰位,启动卸灰阀对排灰经加湿后由输灰车运出厂区。目前,高炉煤气长袋低压脉冲除尘系统(简称BDC系统)的控制一般包含以下内 容(1)滤袋的脉冲清灰和清堵控制;(2) BDC系统的卸输灰控制;(3)BDC系统的氮气供应系统控制。由于随除尘器设备成套商提供的PLC仅能简单针对筒体实现单一的定时或定差 压喷吹,且对筒体和灰仓的氮气压力供应及喷吹过程未能实现分级控制,实际操作中极易 导致喷吹强度不足和一般脉冲清灰粉尘再附的缺点。随着高炉容积向大中型化方向发展, BDC系统的卸输灰虽然均采用密闭输灰系统,但因存在系统配置密闭管道和仓泵两种输灰 形式控制上的差别,同一灰气比(氮气灰)模式下的两种输灰方式采用相同压力制度的氮 气输灰时,易出现气阻、卸输灰不畅的实际问题。高炉炉况异常工况条件下,随除尘器设备 成套商提供的PLC对确保高炉安全生产和自身安全的保护性联锁控制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仓 泵输灰的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分组控制装置,以便能够在确保高炉安全生产的前提 下,有效改善作业效率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大灰仓、布袋除尘器及阀组。 其中各布袋除尘器的脉冲清灰接口经脉冲阀与脉冲清灰氮气管道连通,各布袋除尘器卸 灰端单独配置一台仓泵,仓泵的出料端经出料阀与输灰氮气支管连通,仓泵的加压端经脉 冲加压阀与输灰氮气总管连通;脉冲清灰氮气管道的一端经第二阀组与大灰仓连通,另一 端经第一阀组、第一氮气罐与氮气源连通;各路输灰氮气支管的两端分别与大灰仓、输灰氮 气总管连通;输灰氮气总管的一端经第三阀组、第二氮气罐与氮气源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各路输灰氮气支管及各仓泵加压端连通;所述的阀组均为脉冲氮气稳压阀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其一.能够实现清灰气源压力的多级分组控制由于考虑了除尘器筒体和大灰仓内滤袋的积灰负荷和作业工况的压力不同,兼顾 喷吹频率的差异,以及对除尘器筒体和大灰仓的脉冲清灰采用两种压力制度的氮气气源而 非传统的一种压力的氮气供应系统,因此能够实现清灰气源压力的多级分组控制,从而能 够满足高炉尘气高温、高压、细粘的特点和外供洁净煤气质量要求,其二 .能够在确保高炉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有效改善作业效率和延长设备使用寿 命。其三.利于推广使用随着大中型高炉煤气净化采用长袋低压脉冲除尘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推广运用,与 之配套的多级分组控制因有效改善作业效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可得以广泛推广使用。总之,本技术能够确保高炉安全生产为有效改善作业效率,提高设备使用寿 命,实现清灰气源压力的多级分组控制,适用于冶金企业新建高炉煤气布袋除尘大灰仓卸 灰系统或现有除尘设施卸灰系统的改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针对仓泵输灰形式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仓泵输灰形式的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多级分组控制 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大灰仓、布袋除尘器及阀组。其中各布袋除尘器的脉冲 清灰接口经脉冲阀与脉冲清灰氮气管道连通,各布袋除尘器卸灰端单独配置一台仓泵,仓 泵的出料端经出料阀与输灰氮气支管连通,仓泵的加压端经脉冲加压阀与输灰氮气总管连 通;脉冲清灰氮气管道的一端经第二阀组与大灰仓连通,另一端经第一阀组、第一氮气罐与 氮气源连通;各路输灰氮气支管的两端分别与大灰仓、输灰氮气总管连通;输灰氮气总管 的一端经第三阀组、第二氮气罐与氮气源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各路输灰氮气支管及各仓泵 加压端连通;所述的阀组均为脉冲氮气稳压阀组。所述的布袋除尘器的数量依实际需要而定,本实施例为四组布袋除尘器,每组布 袋除尘器的数量为3个。其中,第一组布袋除尘器为第一至第三布袋除尘器;第二组布袋除 尘器为第四至第六布袋除尘器;第三组布袋除尘器为第七至第九布袋除尘器;第四组布袋 除尘器为第十至第十二布袋除尘器。所设的输灰氮气管道的数量依实际需要而定,本实施例为四路,它们分别是第1 路、第2路、第3路和第4路输灰氮气管道。在氮气供应方面,本技术将脉冲氮气气源由传统的一路定压气源供应改为除 尘器、大灰仓各设脉冲氮气稳压阀组的形式。输灰气源的调阀阀组后氮气压力值视配置不 同确定,真正实现分级控制的目的。在布袋除尘器筒体的布置方面,无论是单列式还是双排并联式,本技术通过4增加输灰管道的数量减少单一输灰管道所带筒体数量,对所有的布袋除尘器筒体实现分组管理。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对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多级分组 控制,在控制过程中,其步骤包括第一步,布袋除尘器的筒体和大灰仓脉冲喷吹氮气压力分级控制布袋除尘器的筒体处于高压工作状态(0. 25MPaG)时,设定第一阀组后喷吹的压 力为0. 35 0. 4MPaG,以确保在高压作业制度下除尘器布袋清灰彻底;大灰仓处于接近常压的工作环境(彡15kPaG)时,设定第二阀组后喷吹的压力为 彡0. IMPaG,以确保大灰仓的布袋在清灰作业时不因喷吹氮气压力过高而被吹坏;清灰操作时以定时或定差压控制参数为依据,采用分筒体停气脉冲喷吹清灰,其 方法是先切断该筒体的净气出口风道,使其布袋除尘器处于无气流通过的状态;然后开 启脉冲阀用氮气进行脉冲喷吹清灰,至氮气切断阀关闭的时间足以保证在喷吹后从布袋除 尘器的滤袋上剥离的粉尘沉降至灰斗,以避免粉尘在脱离滤袋表面后又随气流附集到相邻 滤袋表面的现象发生,达到彻底清灰的目的。第二步,设置输灰氮气压力系统配置密闭仓泵输灰系统时,对第三阀组的阀后氮气压力控制是恒定的,设定 值为0. 35 0. 4MpaG ;压力氮气不仅作为气力输灰的载体,而且也是对仓泵中灰尘起流化 作用的介质;根据仓泵料位信息经充氮流化后的带压尘气混合体经管道送大灰仓,实际操 作时灰气比的分配显示为正压浓相输灰工艺。所述正压浓相输灰工艺为一种气力输灰的形式,即经仓泵泵体内的粉粒状高炉 灰尘与进入的压力氮气混合,形成气固两相流,借助泵体内的压力差实现混合物的流动,经 输灰管输送至灰仓。该过程中浓相的混合物如活塞似被高速气流推着作低速的移动,用于 输灰的氮气和灰尘的固气比为彡25kg灰/kg气,流速0. 25-lOm/s。第三步,对布袋除尘器的筒体的控制实现分组管理在管道输灰和布袋除尘器的筒体输灰管路的配置上,视筒体数量的多少由传统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仓泵输灰的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系统的分组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大灰仓、布袋除尘器及阀组,其中:各布袋除尘器的脉冲清灰接口经脉冲阀与脉冲清灰氮气管道连通,各布袋除尘器卸灰端单独配置一台仓泵,仓泵的出料端经出料阀与输灰氮气支管连通,仓泵的加压端经脉冲加压阀与输灰氮气总管连通;脉冲清灰氮气管道的一端经第二阀组与大灰仓连通,另一端经第一阀组、第一氮气罐与氮气源连通;各路输灰氮气支管的两端分别与大灰仓、输灰氮气总管连通;输灰氮气总管的一端经第三阀组、第二氮气罐与氮气源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各路输灰氮气支管及各仓泵加压端连通;所述的阀组均为脉冲氮气稳压阀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宏田国庆吴炳成崔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