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德俊专利>正文

汽车碰撞移座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08020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碰撞移座安全装置,其特征是:在汽车前箱中网后设置一根防碰横档,防碰横档上固接两根分开的防碰连杆,防碰连杆另一端均延伸至后排座椅下方,每一座椅底部通过支架固接在防碰连杆上,座椅后装有贮气囊,贮气囊一端通过进气管与打气泵相连,另一端通过充气管与装在前排的座椅靠背后或装在前排挡风玻璃窗框下的充气囊相连;后排座椅的后面设有防撞空隙;当发生碰撞时,巨大的撞击力作用于防碰横档再传递至防碰连杆,由于有防撞空隙,因此固定在连杆上的座椅随同连杆一起向后移动,可最大限度地免除受挤夹而伤亡;另外当座位后移的同时,压力控制阀被打开,贮于贮气囊中的压力气体通过充气管迅即充注充气囊,以保护乘员不因惯性而受伤。(*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防撞安全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碰撞移座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汽车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里都离不开的运输工具,它在 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和大大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和隐患,仅以车祸而 言,每年车祸所致伤亡,给社会家庭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所有车祸 中,因碰撞,包括迎面碰撞及追尾碰撞造成的人员伤亡,占有很大比例,如何 想法使碰撞车祸发生时尽量降低人员伤亡率,是汽车安全设置中一项重要议题。目前普遍使用的安全带及高档轿车上采用的安全气囊就是两种安全设置; 使用安全带当碰撞发生时防止乘员从破碎后的前窗摔出受伤;安全气囊则可在 碰撞瞬间及时充气以缓减巨大的撞击力对人体伤害,两种装置均有一定安全功 效,但也有其不足,当碰撞达到一定强度时,会使车头变形,引擎、操作台、 方向机等大部件向后移位,将乘员挤夹于座椅上而导致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碰撞移座安全装置,在碰撞达到一定强 度时,座椅能自动向后移动一定距离,避免因大部件移位对乘员造成挤压。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汽车碰撞移座安全装置, 其特征是在汽车前箱中网后设置一根防碰横档,防碰横档上固接两根分开的 防碰连杆,防碰连杆另一端均延伸至后排座椅下方,每一座椅底部通过支架固 接在防碰连杆上,座椅后装有贮气囊,贮气囊一端通过进气管与打气泵相连, 另一端通过充气管与装在前排的座椅靠背后或装在前排挡风玻璃窗框下的充气 囊相连;后排座椅的后面设有防撞空隙。所述的防撞空隙为20 40cm。所述的每根防碰连杆的末端均装有一防止座椅自动后滑的防滑卡簧。 所述的充气管一端连接一个控制贮气囊关开的压力控制阀。 所述的座椅后连接由两块用绞链联接、可折叠的后台板,贮气囊位于后台板下。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当发生碰撞时,巨大的撞击力作用于防碰横档再传递至防碰连杆,由于有防 撞空隙,因此固定在连杆上的座椅随同连杆一起向后移动,这样座椅上的乘员 就可最大限度地免除受挤夹而伤亡;另外当座位后移的同时,压力控制阀被打 开,贮于贮气囊中的压力气体通过充气管迅即充注充气囊,以保护乘员不因惯 性而受伤。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中的后台板(13)为折叠状态。 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后台板(13)为展开状态。 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 2所示,汽车前箱中网后3 5cm处装有一根防碰横档l,两根防碰连 杆2固接在防碰横档1上,防碰连杆2延伸至中箱前排座椅4,后排座椅5依靠支架 3分别固接于防碰连杆2上,防碰连杆2末端有防滑卡簧7以避免正常行驶状态座 椅自动后滑;后排座椅5的后台面板13由两块用绞链联接、可折叠的平板组构成; 后台面板13下有贮气囊6,进气管9将打气泵8与贮气囊联通;充气管的关开由压 力控制阀12控制,充气囊在一般情况下处于空縮待用状态,行车时贮气囊内的 气压应当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值,其压力大小可通过操作台气压表反映;由压 力控制阀12控制的充气管11将贮气囊和前排座椅4靠背后上部的充气囊10相连 通;后排座椅5后留有20 40cm的防撞空隙14。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防碰横档l位于中网后3cm,两根防碰连杆2分别固接于防碰横档 l上,前排座椅4下的支架3与防碰连杆2固联,防滑卡簧7位于防碰连杆2尾端, 前排座椅4靠背后的贮气囊6通过进气管9与打气泵8联通;由压力控制阀12控制 的充气管11将贮气囊6和位于前挡风玻璃窗框下及仪表台上之间的充气囊10相 连通;前排座椅4后有40cm的防撞空隙14。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碰撞移座安全装置,其特征是在汽车前箱中网后设置一根防碰横档(1),防碰横档上固接两根分开的防碰连杆(2),防碰连杆另一端均延伸至后排座椅下方,每一座椅底部通过支架(3)固接在防碰连杆上,座椅后装有贮气囊(6),贮气囊一端通过进气管(9)与打气泵(8)相连,另一端通过充气管(11)与装在前排的座椅靠背后或装在前排挡风玻璃窗框下的充气囊(10)相连;后排座椅(5)的后面设有防撞空隙(14)。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移座安全装置,其特征是防撞空隙为20 40cm。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移座安全装置,其特征是每根防碰连杆的末端均装有一防止座椅自动后滑的防滑卡簧(7)。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移座安全装置,其特征是充气管一端 连接一个控制贮气囊关开的压力控制阀(12)。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移座安全装置,其特征是座椅后连接 由两块用绞链联接、可折叠的后台板,贮气囊位于后台板下。专利摘要一种汽车碰撞移座安全装置,其特征是在汽车前箱中网后设置一根防碰横档,防碰横档上固接两根分开的防碰连杆,防碰连杆另一端均延伸至后排座椅下方,每一座椅底部通过支架固接在防碰连杆上,座椅后装有贮气囊,贮气囊一端通过进气管与打气泵相连,另一端通过充气管与装在前排的座椅靠背后或装在前排挡风玻璃窗框下的充气囊相连;后排座椅的后面设有防撞空隙;当发生碰撞时,巨大的撞击力作用于防碰横档再传递至防碰连杆,由于有防撞空隙,因此固定在连杆上的座椅随同连杆一起向后移动,可最大限度地免除受挤夹而伤亡;另外当座位后移的同时,压力控制阀被打开,贮于贮气囊中的压力气体通过充气管迅即充注充气囊,以保护乘员不因惯性而受伤。文档编号B60N2/427GK201280076SQ20082008169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2日专利技术者张德俊 申请人:张德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碰撞移座安全装置,其特征是:在汽车前箱中网后设置一根防碰横档(1),防碰横档上固接两根分开的防碰连杆(2),防碰连杆另一端均延伸至后排座椅下方,每一座椅底部通过支架(3)固接在防碰连杆上,座椅后装有贮气囊(6),贮气囊一端通过进气管(9)与打气泵(8)相连,另一端通过充气管(11)与装在前排的座椅靠背后或装在前排挡风玻璃窗框下的充气囊(10)相连;后排座椅(5)的后面设有防撞空隙(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俊
申请(专利权)人:张德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