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眼晶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698 阅读:3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人造的眼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分(1)和相对对称设置的弧形支撑元件(2)。每个弧形支撑元件的中部有连接段(5),把支撑元件臂相互连接起来,并使它们可以在弧形支撑元件的平面内相对转动。支撑元件连接段可制成螺旋形圈(6),它位于光学部分旁。(*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更具体地是涉及眼科中用来医治由任何病因引起的白内障的人造眼晶状体。已知一种人造眼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分(晶状体)和径向对称设置的弧形支撑元件(例如两个圈孔)(眼科学,1982年,第89卷、N8、S128,pC-60型),支撑元件的臂端固定在光学部分上。使用时,这种人造眼晶状体的结构要求具有很好刚性的支撑元件,以使其能准确地固定在病人眼中,并能在规定的眼区中保持自己的位置,不会移动及变形。但是这种支撑元件弹性较差,在做植入手术时它们的尺寸不能有重大的变化,因而使手术有困难,并且使手术的时间延长。除此之外,在手术时刚性的支撑元件会导致虹膜色素片和角膜后上皮的细胞严重的损失,并在以后发展成如继发性的青光眼和慢性虹膜睫状体炎之类的手术后并发症;大直径尺寸的人造眼晶状体的要求专门的植入手术器械,也同样延长了手术的时间;还必须制造多种尺寸的与晶状体囊的直径相应的人造晶状体。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人造晶状体,这种晶状体的支撑元件的结构使得在进行植入手术时可以缩小这些元件的尺寸,同时还能保持将人造眼晶状体准确固定在病人眼中的预定位置所要求的刚性,因而使植入手术时间缩短并减少手术创伤。解决本专利技术的任务的措施是提供一种人造的眼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分和径向对称设置的弧形支撑元件,支撑元件的臂端固定在光学部分上,按照本专利技术,每个弧形元件的中部有连接段,把支撑元件臂相互连接起来,并使它们可以在弧形支撑元件的平面内相对转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把支撑元件臂相互连接起来的连接段制成位于光学部分旁边的螺旋形的圈。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在于人造眼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分;两个相对于光学部分径向设置的对称的弧形支撑元件,每个支撑元件由固定在所述的光学部分上的臂构成;每个弧形支撑元件的中部有连接段,把臂连接起来,并使它们可以在弧形支撑元件的平面内相对转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把支撑元件臂相互连接起来的连接段制成设置在支撑元件外侧上的至少一个凹口。最好,在所述的螺旋形圈的外侧上至少有一个凹口。在支撑元件的中部有螺旋形的圈或者至少一个凹口可降低支撑元件的刚性,并且在进行植入手术用镊子夹住它时,支撑元件的中部可往人造眼晶状体的光学部分移动,因而支撑元件的臂相向运动,在支撑元件的平面中每条支撑元件的臂相对于其固定端转动。支撑元件臂的位移使支撑元件的尺寸缩小,并且支撑元件尺寸缩小的量取决于手术的具体任务及要动手术的眼睛的特点。除了上述优点外,所述支撑元件臂的连接段的实施例还有如下优点在植入晶状体时可方便地用镊子夹住支撑元件,并且使得把支撑元件放入晶状体囊或睫状沟中的外科手术变得简单,在植入晶状体时不会损伤晶状体囊,并且减少虹膜色素片和角膜后上皮细胞的创伤。使用本专利技术可减少如人造晶状体相对眼睛光轴的偏心,继发性的青光眼及虹膜睫状体炎之类的手术后并发症。下面通过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人造眼晶状体的总图;图2与图1相同,但以侧视图表示;图3示出了把支撑元件臂连接起来的连接段;图4示出了把支撑元件臂连接起来的连接段的另一个实施例;图5示出了把支撑元件臂连接起来的连接段的又一个实施例。人造眼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分1(图1),和两个径向对称设置的弧形支撑元件2,支撑元件2的臂4的臂端3可用任何已知的方法固定到光学部分上。每个弧形支撑元件2的中部有把支撑元件臂4相互连接起来的连接段5,使它们可以在弧形支撑元件的平面内相对转动。按照图1、2和3,把支撑元件臂连接起来的连接段5做成一个螺旋形的圈6位于光学部分1的旁边,或者如图4所示制成在支撑元件2外侧上至少有一个凹口7(图4)。相应于图5,把臂连接起来并制成螺旋圈6形式的连接段5在圈的外侧带有凹口8,凹口的数量可为一、二、三个,如图5所示。人造晶状体可用下面的方法植入。在相应于表盘11点和13点之间的时针箭头位置部分切去角膜,用1%美散痛(Me3atoH)溶液润湿前房来放大瞳孔,打开前囊然后摘除核和抽空晶状体的物质。再用可调镊子(Binkhorst)夹住人造晶状体并用截囊钩(ΓΛаūɡ)把下部支撑元件放入下囊的拱顶内。接着把镊子及截囊钩从眼腔中移出来。用镊子夹住圈6的下面部分(图1,3,5)或者凹口7(图4)把上部支撑元件2的中心段朝光学部分1的方向移动(图1),这时,支撑元件2的两条臂相向移动,它们在支撑元件2的平面中相对于臂的固定端3转动。因而支撑元件2的尺寸缩小,同时,在连接段5制成圈6的情况下,由于臂相向运动时使圈的直径增加从而使支撑元件尺寸缩小,还由于支撑元件臂的挠曲而使支撑元件的尺寸缩小,而在连接段5制成凹口7的形式的情况下只是由于臂向光学部分的方向挠曲而使支撑元件的尺寸缩小。然后,把支撑元件上部插入前囊上膜后面。再把前囊密封起来并用等渗压的盐溶液把它的深度还原到3.0mm来结束手术。由于支撑元件具有能保证透镜的表面很好地适应于周围组织的弹性,人造晶状体可植入晶状体囊及睫状沟内。由于植入本专利技术的人造晶状体时,减少了手术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而使病人的医学和职业上的复原周期缩短。这样,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人造晶状体能缩短植入手术时间25~30%。这是由于这种人造晶状体的结构保证把它植入晶状体囊中的手术简单,降低了外科手术创伤率。支撑元件具有足够的刚性和人造晶状体在晶状体囊中位置的稳定性,植入手术简单使得在植入时或在手术后的眼组织创伤减少,也减少了虹膜色素片的损伤和角皮膜细胞的损失。本专利技术的人造的眼晶状体可用于眼科治疗因任何病因引起的白内障,同时,它可植入到晶状体囊或睫状沟内。权利要求1.人造的眼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分和径向对称设置的弧形支撑元件,支撑元件的臂端固定在光学部分上,其特征在于每个弧形支撑元件(2)的中部有连接段(5),把支撑元件臂相互连接起来,并使它们可以在弧形支撑元件的平面内相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的人造的眼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把支撑元件臂相互连接起来的连接段(5)制成位于光学部分旁边的螺旋形的圈(6)。3.根据权利要求1的人造眼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把支撑元件相互连接起来的连接段制成设置在支撑元件(2)外侧上的至少一个凹口(7)。4.根据权利要求2的人造眼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螺旋形圈(6)的外侧上至少有一个凹口(7)。全文摘要人造的眼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分(1)和相对对称设置的弧形支撑元件(2)。每个弧形支撑元件的中部有连接段(5),把支撑元件臂相互连接起来,并使它们可以在弧形支撑元件的平面内相对转动。支撑元件连接段可制成螺旋形圈(6),它位于光学部分旁。文档编号A61F2/16GK1052252SQ89109070公开日1991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斯维亚托斯拉夫·尼科拉维奇·弗多罗夫, 纳塔尔亚·弗多罗夫纳·克罗斯蒂利瓦, 埃利奥诺拉·瓦兰蒂诺夫纳·埃格罗瓦, 纳塔尔亚·阿莱克桑德罗纳·苏施科瓦, 尼科拉·米克哈洛维基·奥希盘科, 伊尔亚·尼科拉维奇·达施斯基, 罗伯特·维尔亚诺维奇·格施蒂恩 申请人:眼显微外科跨部门科学技术综合所, 苏联科学院机械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人造的眼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分和径向对称设置的弧形支撑元件,支撑元件的臂端固定在光学部分上,其特征在于每个弧形支撑元件(2)的中部有连接段(5),把支撑元件臂相互连接起来,并使它们可以在弧形支撑元件的平面内相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维亚托斯拉夫尼科拉维奇弗多罗夫纳塔尔亚弗多罗夫纳克罗斯蒂利瓦埃利奥诺拉瓦兰蒂诺夫纳埃格罗瓦纳塔尔亚阿莱克桑德罗纳苏施科瓦尼科拉米克哈洛维基奥希盘科伊尔亚尼科拉维奇达施斯基罗伯特维尔亚诺维奇格施蒂恩
申请(专利权)人:眼显微外科跨部门科学技术综合所苏联科学院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U[苏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