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内障手术晶状体核支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552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内障手术晶状体核支撑器,由推注柄、推注管尾盖、推注管、推注杆、弹簧、推注管帽、推注针头、和推注三爪构成。推注管为中空,一端嵌入推注管尾盖,另一端嵌入推注管帽后端,推注管帽前端呈锥形,推注针头一端嵌入推注管帽前端,推注三爪为三条钢丝,每条钢丝尾端与推注杆前端固定,弹簧套于推注杆前段外,推注杆中段直径与推注管相适,推注柄与推注杆尾端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超声乳化手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时利用推注三爪在眼内成扇形撑开,托住欲坠落的核块,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推注针头还可作为辅助钩使用,发挥劈核、旋转核块等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制作简便,可高温高压消毒,重复使用,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眼科手术器械,涉及眼科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显微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白内障手术晶状体核支撑器。适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
技术介绍
白内障是全世界和我国首位致盲眼病,约占全部致盲患者的45%左右。白内障虽不能预防,但可通过手术成功治疗而恢复视力。很久以前人们已认识到晶状体混浊发生白内障,阻挡光线进入眼内,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可有效改善和恢复视力。我国及印度一千多年前就有白内障针拨术的记载。而近代的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CCE)是将混浊的晶状体完整从眼内摘出,由于该术式未保留晶状体后囊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困难,同时玻璃体脱出发生率高,易造成玻璃体疝而引 发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损伤、黄斑囊样水肿以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发展,现代白内障手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核和皮质部分而保留晶状体后囊膜的术式,该手术完整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减少了对眼内结构的干扰和破坏,防止了玻璃体脱出及其引发的并发症,同时为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创造条件。上世纪60年代以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Phacoemulsificat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内障手术晶状体核支撑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器由推注柄(1)、推注管尾盖(2)、推注管(3)、推注杆(4)、弹簧(5)、推注管帽(6)、推注针头(7)、和推注三爪(8)构成,推注管(3)为中空,长90mm,外径10mm,一端嵌入推注管尾盖(2),另一端嵌入推注管帽(6)后端,推注管帽(6)前端呈锥形,推注管帽(6)前端内径与推注针头(7)外径相适,推注针头(7)为中空,外径1mm,一端嵌入推注管帽(6)锥形前端,另一端口距离推注管帽(6)前端15mm,推注三爪(8)由此进出,推注三爪(8)由三条细钢丝组成,每条钢丝尾端与推注杆(4)前端固定,推注三爪(8)最大伸出推注针头(7)的长度为5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