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奥苏尔公司专利>正文

制造假肢凹腔的方法和装置及由此制得的假肢凹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936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来形成容纳包括软组织的残肢的永久假体凹腔的装置,包括: 用来给残肢末端区域施加拉力的拉力施加装置,以便有效地拉长该残肢的软组织并引起其径向收缩; 一种可模塑的永久凹腔成型材料,构形成封闭残肢的一个末端,当加入活性剂至硬化状态时,所述成型材料是可硬化的,其中成型材料具有承受负荷的结构特性,使成型材料能够作为一个永久假体凹腔; 把凹腔成型材料保持在一个铸造位置的保持装置; 在所述铸造位置圆周方向压缩凹腔成型材料的压缩装置;和操作所述压缩装置的装置;和 当所述铸造材料处于所述铸造位置且所述压缩装置工作时,使所述拉力施加装置工作的装置。(*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容纳要修复的残肢的永久假肢凹腔的方法和设备及由此制得的假肢凹腔。现有技术根据现有技术,容纳修复截肢的残肢的假肢凹腔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制造,包括塑性热固、热成型或其他已知的树脂材料来获得永久刚性假肢凹腔形状,它容纳残肢并承受在假体和残肢间的结构上的反作用力,并且对使用者来说残肢没有任何不适。这种塑性的没有和带有加固件的凹腔分别在1992年11月17日授权的Rasmusson和Fischl的美国专利Nos.5,163,965和1993年11月23日授权的Handal的美国专利Nos.5,263,990中公开。根据一个众所周知的模塑树脂材料永久凹腔的技术,残肢部分的凸的或阳的模子是从把套筒直接套在残肢上模塑形成的熟石膏的凹的或阴的套筒中制得的,有时借助于一个以已知的冰岛的雷克雅卫克的ssur h.f.制造的ICECASTM系统为代表的压力壳系统。阳模随后被调整或根据众所周知的技术“矫正”,来使残肢的敏感部分减轻痛苦,并获得与残肢较好吻合的正确尺寸的凹腔。多个步骤的模塑和矫正过程是已知的并在假体领域的文献和教科书中广泛地描述。该过程是非常耗时的、昂贵的并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修复人的个人技术。其他的在现有技术中描述的模塑临时的或永久的凹腔的方法包括,明尼苏达洲明尼那波利斯的3M公司制造的产品-SCOTCHCASTTM带,被利用来生产一个膝下截肢病人的临时的假肢凹腔。SCOTCHCASTTM带在残肢上加上管式凹腔后直接缠绕在残肢上,并且由手工施压直到处理成硬性的状态来减轻膝盖骨腱区域的痛苦,形成一个PTB杆并控制承受重量的前-后直径(Wu等人著的SCOTCHCASTP.V.C.膝下截肢临时假体,Bulletin of Prosthetics Research 10-36,Fall 1981,第40-45页)。但是,这种方法没有说明可以适用于为连续长时间使用而形成的永久性假肢凹腔。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一个单一步骤的压力铸造技术来形成一个模塑的永久残肢假体凹腔,使得具有内部成形的凹腔产品基本上在铸造过程完成后就制成了。凹腔是使用一个加固的树脂质的材料在残肢上直接模塑的,该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是一个预成型的,预浸筒状的预浸了可硬化而未固化或硬化的可模塑的最好是树脂的材料的元件或绳编成的网袋或网,它与一个在凹腔模塑或固化期间与模塑材料一体化的适当的假体连接器组装在一起。在模塑期间可以在凹腔材料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粘接合适的衬和纤维覆盖层,减压弹性材料也可以在模塑过程中加入凹腔中。凹腔模塑通过使用改进的压力铸造系统来实现,以便在凹腔材料硬化过程中,拉力在末端方向施加给残肢末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拉力是通过一个可以放在肢体和凹腔材料之间的残肢上的弹性防水的吸力凹腔或套筒来施加的。已经发现,这种对残肢末端施加拉力,相对于内层的骨架膨胀了软组织并减少其径向尺寸。在凹腔材料的压力铸造中施加拉力,产生了一个残肢与凹腔间真正期望的最后或永久的吻合。所以,本专利技术考虑到施加给残肢末端部分的拉力和直接在残肢上的凹腔材料的压力铸造的组合,在这种拉力下使得整形师能够在一个单一的步骤中用一种可模塑和硬化的具有必须的假体凹腔负荷承受结构特性的凹腔材料来模塑一个永久假体凹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可模塑固化凹腔材料,包括一个预浸了水固性聚异氰酸酯(polyisocyanate)型预聚物的碳纤维加固绳编制的筒状网。该示例性的凹腔预成型组件包括一个在模塑和硬化之前与凹腔一端组装成一体的假体连接器。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构造的一个压力铸造装置的侧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压力铸造装置的侧剖视图,其中残肢、吸入套筒和凹腔预成型装置处于铸造与假体配合的残肢套筒的位置;图3是残肢吸力套筒、假体连接器和带有插入的压力减轻装置的凹腔预成型装置的详细侧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压力测定装置的压力铸造装置的拉紧连接件的部分断面视图5是残肢凹腔套筒和处于铸造位置的预成型件交互布置的部分断面图;图6是用来形成预成型的凹腔的加固网的优选实施例的部分断面图;图7是表示与假体连接件连接的预成型凹腔和覆盖预成型凹腔的外涂层的详细断面图;图8是表示假肢凹腔和假体连接件在根据本专利技术铸造和矫正预成型凹腔后的详细断面图;图9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壳体装置的一个压力连接器系统的备选实施例的侧剖视图;图10是图9中沿线10-10的断面图;图11是图9中沿线11-11的断面图;图12是图9中沿线12-12的断面图。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详述根据制造用来容纳假肢的残肢凹腔的现有技术,阴模一般通过铸造技术来制成,把活性的可模塑的和可硬化的或可固化的包裹物(即熟石膏带),在软的未硬化的状态时涂敷在残肢末端部分,该包裹物通过在残肢外的一个气动的软外壳或薄膜定型或硬化,在硬化(固化)后,从残肢上去掉包裹物,由此提供一个复制了残肢端部外形的凹腔。接着,用凹腔作为阴模并通过最后的调整或矫正来制得残肢末端部分的阳模,永久凹腔是通过铸造或模塑成型在阳模外的适当可硬化的凹腔结构材料制得的。然后,对凹腔进行各种修整以使它能够用来容纳假体。在一般的假肢凹腔组件中,永久凹腔需要与合适的硬件相配合,包括可调节的假体连接件,从而使假体和凹腔之间能够刚性地可松开地连接。为了方便,在这里引用的这种硬件的一部分作为假体连接器,用来作为永久形成在凹腔和假体之间的末端负荷反作用连接的凹腔的末端装置。参见图1,它表示了现有技术的一个压力铸造装置10的例子,该装置在模制壳套硬化或固化过程中,成功地支撑和压迫加在残肢部分上的阴模壳套,来保证阴模壳套与残肢部分的外部形状精确地一致。通过这样一个铸造系统,肢体的软组织在大致整个残肢部分的外周边均匀施加的气压压力下温和地压缩(避免在残肢顶端部分加压)。铸造装置10具有一个包括一个透明的筒状件12,一个近端盖14和一个末端盖16的刚性外壳。末端盖16包括一个压力流体进出喷嘴18,通过它压力介质(例如压缩空气)可以喷射到壳筒12和安装在壳体中的压力薄膜或软壳体22之间的压力空间20。为了下面将要解释的目的,喷嘴18也允许从压力空间20中抽取空气,来使压迫薄膜22朝着壳筒12向外膨胀。在这个例子中,压力薄膜22包括一个以防水形式分别夹紧在夹紧环24、26和端盖14、16之间的柔性弹性硅胶筒状件,由此在薄膜22的外面和壳筒12的里面之间确定了一个压力空间20(当然也在两个端盖14、16的里面)。端盖14配置成在壳筒的近端提供一个圆筒形的残肢接受开口28,而端盖16形成一个位于壳筒12末端的与开口28相比横截面减小的开口30。筒状薄膜22是通过在该筒的近端位置径向向外拉伸较小的硅胶筒状薄膜并夹紧在夹紧环24中,同时薄膜通过一个在端部16中膨胀至与薄膜正常放松状态下的直径相近或略大的一个内部夹紧环26夹紧在端部16,从而安装在筒状件12中。压力薄膜22沿整个长度保持纵向或轴向膨胀,这样在它的组装状态下,它的情况大致如图1所示,没有皱纹或皱缩部分。一个环状的装配环32通过一个紧固件34可拆卸地夹紧在端盖14的近端,来封闭插入铸造装置中的残肢与端盖14的近端之间的空间,防止在铸造过程中薄膜加压时,薄膜22从壳筒12的近端吹出。为配合放在铸造装置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克里斯延松T·斯文比约登松H·B·贾纳松G·英伊马尔松
申请(专利权)人:奥苏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