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换向器外圆车床,包括床身、主轴箱及刀架,主轴箱固定安装在床身上,主轴箱内设有电主轴,刀架滑动设于床身上由电机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换向器外圆车床还包括自动上料装置、快速夹紧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换向器外圆的全自动加工,结构简单,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换向器外圆车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换向器外圆的车床,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全自动换向器外 圆车床。
技术介绍
目前,换向器外圆及端面一般在仪表车床上进行加工,每个工件的加工都要经人 工进行上料、装夹、卸料过程,加工效率低,工人操作麻烦,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实 现换向器外圆全自动加工,结构简单,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的全自动换向器外 圆车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全自动换向器外圆车床,包括床身、主轴箱及刀架,主轴箱固定安装在床身上,主 轴箱内设有电主轴,刀架滑动设于床身上由电机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换向器外圆 车床还包括自动上料装置、快速夹紧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吸收目前换向器外圆车床的技术基础上,增加了自动 上料装置、快速夹紧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同时结构简单,完全实现了换向器外圆的全自动 加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接料台和自动送料器,接料台可滑动设于床身上由气缸推 动,接料台上设有V型定位块,自动送料器的出料口在V型定位块的起始位置正对V型定位 块的V型槽设置,接料台上还设有将工件推出V型定位块的送料气缸。自动送料器将工件 自动送到接料台设有的V型定位块内,然后接料台在气缸推动下动作,使V型定位块内的工 件中心线与车床主轴中心线对齐,接着送料气缸动作将工件推出V型定位块并送入夹头进 行夹紧,从而在换向器外圆加工前实现了工件的自动上料。所述快速夹紧装置包括气缸、拉杆、内涨式弹簧夹头、涨钉、拉杆套及设在拉杆套 内的弹簧,拉杆可滑动穿设在电主轴的内孔,内涨式弹簧夹头固定在电主轴的前端,所述涨 钉活动设于内涨式弹簧夹头的内孔,涨钉头部具有的外圆锥与内涨式弹簧夹头夹头端具有 的内圆锥相匹配,涨钉的尾端与拉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套固定连接在电主轴的尾 端,拉杆的尾端穿过拉杆套及拉杆套内设有的弹簧,并通过拉杆尾端设有的隔套将弹簧压 紧在拉杆套内,所述气缸正对拉杆的尾端设置。固定所述气缸的支架板活动设在支撑杆上 由设在支撑杆上的压缩弹簧压紧固定,支撑杆固定设置,支架板上固定连接有缓冲盘,缓冲 盘可转动连接在拉杆套上。上述结构通过拉杆的拉动使连接在拉杆前端的涨钉相对内涨式弹簧夹头产生轴 向移动,由于涨钉头部具有的外圆锥与内涨式弹簧夹头夹头端具有的内圆锥相匹配,所以 在涨钉相对内涨式弹簧夹头产生轴向移动的时候,内涨式弹簧夹头的夹头端会弹性收拢或弹性张开,对换向器工件进行松开和夹紧,而拉杆的动作依靠控制气缸推动和弹簧自动回 位,从而实现对换向器工件的快速装夹;固定气缸的支架板由压紧弹簧压紧固定,在气缸推 动拉杆与拉杆接触的瞬间,压紧弹簧可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通过连接在拉杆套上的缓冲盘 有效防止了拉杆套对连接拉杆套的电主轴产生冲击,提高使用寿命。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包括脱料器和接料器,脱料器的的脱料端设在电主轴前方,脱 料器与脱料气缸连接,所述接料器设在脱料器脱料端前方,接料器与接料器气缸连接。上述 结构在工件外圆车削加工完成后,通过脱料气缸动作带动脱料器的脱料端将工件从内涨式 弹簧夹头上卸下,此时接料器在接料器气缸推动下,接料器的接料口到达夹头的前方与工 件对齐,所以工件直接被脱料器推进接料器的接料口,然后从接料器出来通过传送带传送 到指定位置,从而实现工件的自动下料。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了换向器外圆的全自动加工,大大提高加工 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表示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 施例的各有关细节及其工作原理。参照附图1、2、3、4,该全自动换向器外圆车床,包括床身1、主轴箱6及刀架5,主轴 箱6固定安装在床身1上,主轴箱6内设有电主轴32,刀架5滑动设于床身1上由电机驱动 进行自动进刀和退刀,所述全自动换向器外圆车床还包括自动上料装置、快速夹紧装置和 自动下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3、接料台11和自动送料器14,自动送料器为振动盘 送料器,底座13固定安装在床身1上,底座13上设有直线导轨12,接料台11的底部通过设 有的直线轴承10滑动设于直线导轨12上,底座13上还固定安装有可调型气缸15,可调型 气缸15的活塞杆上连接有联接板9,联接板9与接料台11固定连接,所述接料台11上固定 设有V型定位块7和送料气缸16,在V型定位块的起始位置(见图1),自动送料器的出料 口 8正对V型定位块7的V型槽设置,V型定位块用于工件的定位,送料气缸16用于将工 件从V型定位块的V型槽内推出。所述快速夹紧装置包括气缸38、拉杆31、内涨式弹簧夹头沈、涨钉27、拉杆套34 及设在拉杆套内的蝶形弹簧35,拉杆31可滑动穿设在电主轴32的内孔,电主轴内孔的前 端部分设有圆锥套28,电主轴内孔的尾端部分设有定位套33,圆锥套上设有滑槽,拉杆前 端设有与滑槽对应的滑键(图中未画出),涨式弹簧夹头沈通过夹座四固定在电主轴32 的前端端面上,所述涨钉27活动设于内涨式弹簧夹头沈的内孔,涨钉27头部具有的外圆锥与内涨式弹簧夹头26夹头端具有的内圆锥相匹配,涨钉27的尾端通过联接套30与拉杆 3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套34固定连接在电主轴32的尾端,拉杆31的尾端穿过拉杆 套34及拉杆套内设有的蝶形弹簧35,并通过拉杆尾端设有的隔套36将蝶形弹簧压紧在拉 杆套内,所述气缸38正对拉杆31的尾端设置,气缸活塞杆上活动设有顶块41,固定所述气 缸38的支架板18活动设在支撑杆19上由设在支撑杆上的压缩弹簧17压紧固定,支撑杆 19固定安装在主轴箱箱体6上,支架板18通过螺杆39固定连接有缓冲盘40,缓冲盘40可 转动套设在拉杆套34的外圆,缓冲盘由拉杆套左侧端面设有的法兰进行限位;每次气缸顶 块41与拉杆31的接触瞬间,由于压紧弹簧17的缓冲作用,缓冲盘40有效防止了拉杆套34 对连接拉杆套的电主轴32产生冲击,提高电主轴的使用寿命。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包括脱料器25、脱料气缸21、接料器4和接料器气缸3,脱料器 25的脱料端设在内涨式弹簧夹头沈夹头端所夹持工件20的内侧,所述脱料气缸21固定在 主轴箱箱体6上方,脱料器25和脱料气缸21活塞杆之间通过浮动接头22及支板23连接 在一起,支板23滑动设于直线导轨M上,所述接料器4设在内涨式弹簧夹头沈的前方,接 料器4与接料器气缸3连接,接料器在气缸的推动下能够在内涨式弹簧夹头前方斜向移动, 在下料时,接料器4的接料口与工件对齐,接料器4的出口设在传送带2的上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换向器外圆或端面车削工作前,自动送料器14 将待加工工件自动送入V型定位块7的V型槽进行定位,然后可调型气缸15通过联接板9 带动接料台11到达车床主轴前方位置,使V型定位块内的工件中心线与车床主轴中心线对 齐,接着送料气缸16动作将工件推出V型槽并送入内涨式弹簧夹头沈(此时气缸38动作 推动拉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换向器外圆车床,包括床身(1)、主轴箱(6)及刀架(5),主轴箱(6)固定安装在床身(1)上,主轴箱(6)内设有电主轴(32),刀架(5)滑动设于床身(1)上由电机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换向器外圆车床还包括自动上料装置、快速夹紧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郑道武,陈林,潘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