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持续不变的接收速度吸收含水的身体排出液的吸湿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9259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当遇到连续的液体负荷时能够保持或增大液体接收速度的吸湿用品(10)。描述了一种用于测定液体接收速度的试验方法。另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吸收身体排出的含水的液体的吸湿用品(10),该吸湿用品包括:A)一个液体可以透过的顶片(12);B)一个底片(14);以及C)一个位于顶片和底片之间的吸湿芯(18),该吸湿芯包括:(1)至少一个上层液体存储部件(34,36),所述部件在与含水的身体排出液接触时能够在Z方向上发生膨胀,所述的至少一个上层液体存储部件与顶片能够进行直接的液体交换并且至少部分地形成一个液体接收带(38);(2)一个能够接收含水的身体排出液的液体接收带(38),所述的液体接收带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的至少一个上层液体存储部件包围并且至少部分地处于吸湿芯的液体排出区的下方;(3)一个能够接收并传送含水的身体排出液的液体接收/扩散部件(42),这个液体接收/扩散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的至少一个上层液体存储部件的下方并且与所述的上层液体存储部件能够进行液体交换,并且这个液体接收/扩散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吸湿芯的液体接收带的下方并且与所述的液体接收带能够进行液体交换;以及(4)最好是,至少一个位于液体接收/扩散部件下方并且与液体接收/扩散部件能够进行液体交换的下层液体存储部件(60),该下层存储部件的至少一个部分处在液体接收带的下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如尿布、成人用的失禁垫、卫生巾一类能够处理多种含水的身体排出液的吸湿用品。本申请特别涉及带有一个具有持续不变的吸收速度的吸湿芯的用品。所述的吸湿芯通过形成一个液体吸收带来提供持续不变的吸收速度,所述的吸收带是通过放置在能与该吸湿用品的顶片直接进行液体交换的位置上的一种液体存储材料膨胀形成的。用作一次性尿布、成人失禁垫及三角裤以及卫生巾一类月经期使用的产品的具有高度吸湿性的物品的开发已成为在商业上引起极大关注的课题。这类产品的一个必备特性是其薄度。例如,尿布越薄,穿起来越不笨重,在衣物下面越服贴,越不显眼。并且,它们在包装中还更为小巧,使消费者更容易携带和贮藏。包装小巧还能降低生产商和经销商的分销成本,包括减少每一尿布单元在商店中需要占用的货架空间。形成更薄一些的吸湿用品(例如尿布)的能力取决于开发出比较薄的、能够吸收并储存大量的身体排出液,特别是尿液的吸湿芯或吸湿结构的能力。就此而言,采用某些通常被称作“水凝胶”、“超级吸湿物”或“水解胶体”材料的吸湿性聚合物就特别重要了。例如,参见1972年6月13日授权的(Harper等人的)美国第369103号专利以及1972年6月20日授权的(Harmon的)美国第3670731号专利,这两份专利公开了这类吸湿性聚合物(后面称之为“水凝胶型的吸湿聚合物”)在吸湿用品中的应用。的确,比较薄的尿布的开发成功直接归因于有了比较薄的吸湿芯,这种吸湿芯利用了这些水凝胶型的吸湿聚合物,尤其是在与一种纤维基体结合起来使用时所具有的吸收大量的含水身体排出液的能力。例如,参见1987年6月16日授权的(Weisman等人的)美国第4673402号专利以及1990年6月19日授权的(Lash等人的)美国第4935022号专利,这两篇专利公开了由纤维基体和水凝胶型的吸湿聚合物组成的、可用于制作薄而小巧的、不臃肿的尿布的双层的吸湿芯结构。在采用这些水凝胶型的聚合物之前,一般都是完全采用木浆绒毛来形成一些吸湿结构,例如形成那些适合用于婴儿尿布中的吸湿结构。假定由吸液量较少的木浆绒毛吸收液体的量为每1克木浆绒毛吸收1克液体,则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浆绒毛,这就需要使用比较笨重的、厚的吸湿结构。将这些水凝胶型的吸湿聚合物掺入到这类结构中便可以使用较少的木浆绒毛。这些水凝胶型的吸湿聚合物在吸收大量的如尿液一类的含水的身体排出液方面的能力(即,至少大约15克/克)优于绒毛,从而使得制作出较小的、更薄的吸湿结构成为可能。以前的吸湿结构通常含有比较少量的(例如重量百分比小于大约50%)这类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例如,参见1989年5月30日授权的(Alemany等人的)第4834735号美国专利(在纤维基质中最好是含有大约9%至50%的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这样做有几个原因。在以前的吸湿结构中采用的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通常不具有能使它们迅速吸收身体排出液的吸湿速度,尤其是在身体排出液“涌出”时。这就迫使纤维夹附物,通常是木浆纤维,来充当临时的储存体,用于储存排出的液体,直到它们被水凝胶型的吸湿聚合物吸收掉为止。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公知的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会出现凝胶堵塞现象。当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颗粒变湿并且这些颗粒膨润,妨碍液体流向吸湿结构的其它区域时,“凝胶堵塞”便发生了。因此,所述的这些其它区域通过一个非常慢的扩散过程变湿。实际上,这意味着由吸湿结构吸取液体的速度比液体排出的速度要慢得多,特别是在液体涌出的状态下更为严重。因而,在吸湿结构中的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颗粒尚未完全饱和之前,或者在这些液体能够经过“堵塞”的颗粒扩散或浸润到吸湿结构的其余部分之前,吸湿用品就会发生泄漏。如果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颗粒不具有足够的凝胶强度,并且一旦这些颗粒随着所吸收的液体膨润,它们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或散开时,凝胶堵塞将成为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参见1989年5月30日授权的(Alemany等人的)第4834735号美国专利。为解决这种凝胶堵塞现象,通常需要采用一种纤维基质,使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分散在这种纤维基质中。这种纤维基质使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颗粒保持在彼此分开的状态。这种纤维基质还构成一种毛细结构,使得液体能够到达处在离最初的液体排出点较远的区域中的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中。参见1989年5月30日授权的(Alemany等人的)第4834735号美国专利。然而,为了减少或消除凝胶堵塞而将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以相对较低的浓度分散到纤维基质中会降低比较薄的吸湿结构的总的液体储存容量。并且,由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均匀地分散在整个纤维基质中构成的吸湿芯在液体“涌出”的状态下或者当该吸湿芯被先前排出的身体排出液浸透时通常不具备快速吸收并且扩散液体的能力。为了能够迅速吸收并扩散身体排出的液体,人们开发出了上面提到的双层吸湿芯结构。这种双层吸湿芯结构主要包括(1)一个与液体可以透过的顶片相邻的上纤维层,该层基本上不含有用于吸收身体排出液的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以及(2)一个用于存储这些排出液的下层,该层的结构通常既可以是(a)带有一些均匀分布于其中的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的纤维基质,也可以是(b)一种将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夹在其各织物层之间的叠层结构。例如,参见1987年6月16日授权的(Weisman等人的)第4673402号美国专利。还可以参见1990年6月19日授权的(Lash等人的)第4935022号美国专利和1993年6月8日授权的(Young等人的)第5217445号美国专利,在这两篇专利中,在所述的上层中采用了化学硬化的加捻纤维素纤维来改进吸收及扩散性能。另一种改进是将吸湿芯“做成型材”(profile),使它具有一个位于液体排出区的基本上不含有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的接收带和一个与所述的接收带可以进行液体交换的存储区,在所述的存储区中分布了一些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参见1989年5月30日授权的(Alemany等人的)第4834735号美国专利和1991年9月10日授权的(Berg的)第5047023号美国专利。即使有了由这些已有的吸湿性设计结构提供的液体处理措施,人们仍然发现,当吸湿芯被含水的身体排出液浸透时,其迅速吸收液体的能力会减弱。即,已有的吸湿用品在连续施加液体之后,其吸收速度会有所降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在身体排出液第一次“涌出”时,吸湿芯中的纤维与水凝胶型吸湿聚合物之间的间隙会被这些液体部分地充盈,因此,在液体继续“涌出”期间,这些间隙不可能迅速接收必要体积的液体。并且,随着接收速度的降低,发生泄漏的危险性增大。某些已有的吸湿芯结构可能发生的另一个问题是一种被称作“再次浸湿(rewet)”的现象,当吸湿芯的与顶片相邻的部分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液体时,则会发生再次浸湿。当吸湿芯被所吸收的液体浸透时,通常都会出现这一情况。在由该吸湿用品的穿用者施加的机械压力的作用下,这种移动的液体会被挤出到吸湿芯之外,并透过顶片。结果,这些被挤出的液体使顶片“再次浸湿”,使得顶片不具备足够的干爽度。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在液体不断涌出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或增大吸收速度的吸湿用品。还需要提供具备以下条件的吸湿用品(1)具有一种在吸收了身体排出液时能够发生膨胀的吸湿性材料,由这些材料在吸湿芯中形成一个液体接收带,以便形成一个具有理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吸收身体排出液的吸湿用品,包括一个液体可以透过的顶片,一个底片和一个位于顶片和底片之间的吸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湿用品对于两个连续的合成尿液体负荷表现出保持不变的液体接收速度;其特征还在于,当只考虑到顶片、底片和吸湿芯时,该吸湿用品在干燥状态下的厚度不大于0.5英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伦R拉希古川文人约翰J利奇霍尔特埃布拉希姆雷泽马蒂厄斯施米尔
申请(专利权)人: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