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卷机压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77175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行业板带轧机的辅助装置,主要涉及的一种开卷机压辊装置,由L型支架(1)、支座(16)、导柱(4)、气缸(5)及压紧辊(14)组成,L型支架(1)一端固定在开卷机箱体上,另一端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导柱(4),在两个导柱之间设置有气缸(5);两个导柱(4)分别穿过与L型支架连接的铜套并与铜套之间间隙配合;构成导柱相对L型支架可上下滑动的结构,导柱(4)、气缸(5)的下端均固定在L型支架下方的支座(16)上,压紧辊(14)通过压板(13)装于支座(16)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调试方便,其压紧辊辊面长度短,易加工,消除了料卷头部会发生严重的打皱现象,真正起到导向以及辅助送料的作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行业板带轧机的辅助装置,主要涉及一种开巻机压辊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铝板带箔冷轧机和拉弯矫直机中,开巻机压辊装置作为辅助装置,在轧制前的 穿带过程中,其主要作用就是料巻在打开包装带后,压紧带材,防止料巻打散以及在穿带时 对料巻起着导向作用同时加以辅助送料。轧机按工艺规程要求升至一定速度开始稳定轧制 后,当开巻机巻筒上剩下3 4圈时,开巻机张力逐渐消失,此时开巻机压紧辊摆下,压紧带 材,使带材完成轧制。目前,开巻机压辊装置多采用摆动式的结构,其压紧辊的工作辊面长 度长,加工难度大。在设计过程中,对压紧辊与料巻接触点位置以及对带材的切点位置要求 较严格,当前者前与后者,料巻头部会发生严重的打皱现象,达不到导向及辅助送料作用, 使用效果不好;反之,开巻机压辊装置根本不能压紧带材及辅助送料,达不到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开巻机压辊装置,使其具有便于安装、调试的特 点,从而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完成其专利技术任务一种开巻机压辊装置,其主要由 L型支架、支座、导柱、气缸及压紧辊组成,所述的L型支架一端固定在开巻机箱体上,另一 端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导柱,在两个导柱之间设置有气缸;所述的两个导柱分别穿过与 L型支架连接的铜套并与铜套之间间隙配合;构成导柱相对L型支架可上下滑动的结构,所 述导柱、气缸的下端均固定在L型支架下方的支座上,所述压紧辊通过压板装于支座上。 本技术提出的开巻机压辊装置安装、调试方便,其压紧辊辊面长度短,易加 工。该技术在设计时无须考虑压紧辊与料巻接触点的位置,并消除了料巻头部会发生 严重的打皱现象,真正起到导向以及辅助送料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 L型支架,2、螺栓,3、铜套,4、导柱,5、气缸,6、内六角螺栓,7、小螺母,8、 接头,9、销轴,10、大螺母,11、连接块一,12、连接块二, 13、压板,14、压紧辊,15、轴承,16、支座。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由L型支架1、支座16、导柱4、气缸5及压紧辊14构 成,L型支架1左端固定在开巻机箱体上,L型支架1的右端装有两个导柱4和气缸5,两个 导柱4左右对称设置,气缸5位于两个导柱中间;铜套3通过螺栓2与L型支架1相连,两个导柱分别穿过铜套并与铜套之间间隙配合;构成导柱4相对L型支架可上下滑动的结构。 气缸5通过内六角螺栓6与L型支架1相连,导柱4下端与大螺母10和连接块一 11相连, 气缸5下端装有小螺母7和接头8,接头8的另一端通过销轴9与连接块二 12相连,连接块 一 11和连接块二 12通过螺栓2固定在支座16上,压紧辊14通过两端的轴承15装在压板 13上,压板13装在支座16两侧;连接块一 11、连接块二 12、支座16位于L型支架的下方。权利要求一种开卷机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辊装置主要由L型支架(1)、支座(16)、导柱(4)、气缸(5)及压紧辊(14)组成,所述的L型支架(1)一端固定在开卷机箱体上,另一端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导柱(4),在两个导柱之间设置有气缸(5);所述的两个导柱(4)分别穿过与L型支架连接的铜套并与铜套之间间隙配合;构成导柱相对L型支架可上下滑动的结构,所述导柱(4)、气缸(5)的下端均固定在L型支架下方的支座(16)上,所述压紧辊(14)通过压板(13)装于支座(16)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冶金行业板带轧机的辅助装置,主要涉及的一种开卷机压辊装置,由L型支架(1)、支座(16)、导柱(4)、气缸(5)及压紧辊(14)组成,L型支架(1)一端固定在开卷机箱体上,另一端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导柱(4),在两个导柱之间设置有气缸(5);两个导柱(4)分别穿过与L型支架连接的铜套并与铜套之间间隙配合;构成导柱相对L型支架可上下滑动的结构,导柱(4)、气缸(5)的下端均固定在L型支架下方的支座(16)上,压紧辊(14)通过压板(13)装于支座(16)上。本技术安装、调试方便,其压紧辊辊面长度短,易加工,消除了料卷头部会发生严重的打皱现象,真正起到导向以及辅助送料的作用。文档编号B21C47/16GK201543678SQ20092025843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建明 申请人:河南华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卷机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辊装置主要由L型支架(1)、支座(16)、导柱(4)、气缸(5)及压紧辊(14)组成,所述的L型支架(1)一端固定在开卷机箱体上,另一端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导柱(4),在两个导柱之间设置有气缸(5);所述的两个导柱(4)分别穿过与L型支架连接的铜套并与铜套之间间隙配合;构成导柱相对L型支架可上下滑动的结构,所述导柱(4)、气缸(5)的下端均固定在L型支架下方的支座(16)上,所述压紧辊(14)通过压板(13)装于支座(1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