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6822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氨氮废水在碱性条件下与空气接触,进行初步脱氮的吹脱工序;将初步脱氮废水送入含有氨氮吸附树脂的离子交换柱,进行深度脱氮。吹脱工序产生的NH3气体用盐酸溶液或硫酸溶液吸收。离子交换脱氮工序所用氨氮吸附树脂为负载了铜离子的氨基羧酸螯合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使用NaOH为解吸剂,使树脂再生,解吸液返回吹脱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单纯吹脱法在低氨氮浓度时效率低的缺点,同时解决了单纯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时处理能力较低的问题;采用碱作树脂解吸剂,比采用酸作解吸剂,药剂消耗少,处理成本低,本方法工艺简单、经济高效、环境友好,适用于氨氮废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工程领域,涉及。技术背景氨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环境的一种重要污染物质,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 受污染水域中,氨氮都是主要的污染物之一,水体污染,特别是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我国 经济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如何高效低成本地进行氨氮废水的处理,是环境工作者面临的 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有吹脱法、生物脱氮法、沸石吸附法和化学沉淀法 等。吹脱法是将高浓度氨氮在碱性条件下转变为游离氨,用空气(或蒸汽)使游离氨由液 相转移到气相而分离,是目前我国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主要方法,在我国冶金、化工、电 镀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吹脱法虽然对高浓度氨氮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但是当氨氮浓 度低于500-1000mg/L时,氨氮吹脱效率显著降低,处理后废水氨氮浓度很难完全达到国家 排放标准。生物脱氮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使氨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是目 前利用最广,研究最多,被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为了增强对废水的适 用性,降低处理成本,近年新的生物脱氮工艺不断出现,如以SHARON工艺为代表的短程硝 化-反硝化工艺、同时硝化-反硝化工艺、厌氧氨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氨氮废水在碱性条件下与空气接触,使氨氮以NH↓[3]形式从废水中挥发进行初步脱氮的吹脱工序;将初步脱氮废水送入含有氨氮吸附树脂的离子交换柱,通过氨氮吸附树脂的吸附作用进行深度脱氮;所述的氨氮吸附树脂为负载了铜离子的氨基羧酸螯合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使用NaOH为解吸剂将吸附了氨氮的树脂上的氨氮解吸,同时使树脂转换再生;树脂解吸过程中所产生的含碱解吸液返回吹脱工序用于氨氮的吹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康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康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