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面漆循环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0409 阅读:3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涂装面漆循环水池,包括带有循环水入水沟和循环水出水管并被混凝土墙分隔为成渣区和泵体区的循环水池,其中,所述循环水入水沟和循环水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循环水池的成渣区和泵体区连通,泵体区内设有循环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的成渣区内还设有回水混流装置和漆渣聚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回水混流装置,使漆雾的絮凝效果更好,漆雾能更有效、完全的和絮凝剂发生反应。通过设置漆渣聚集装置,将漆渣聚集在聚渣区内,从而减小了漆渣的打捞范围,既可减轻工人移动捞渣小车的劳动强度,还可减少进入泵体区的漆渣,使除渣更完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装面漆循环水池
本技术涉及循环水池,具体地是指涂装面漆循环水池。技术背景目前,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去除涂装面漆循环水池中的废漆渣人工捞渣和自动 除渣机除渣,但无论是人工捞渣还是利用自动除渣机除渣都普遍存在漆雾絮凝效果不好 和漆渣分散不集中的问题。漆雾絮凝效果差,会导致漆雾不能与絮凝剂发生有效的、完 全的反应,致使部分漆雾及油漆溶剂长时间存在于循环水中,最终造成循环水被污染而 散发出恶臭。漆渣分散不集中,也就是漆雾与絮凝剂絮凝反应形成的漆渣平铺于整个水 池表面,捞渣时需要随时拉动捞渣小车到处打捞,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并且捞渣 小车行程以外的漆渣还不能全部打捞到,而这部分未能打捞的漆渣沉入池底后会导致循 环水变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漆雾絮凝效果好、方便漆渣聚 集、除渣更完全的涂装面漆循环水池。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涂装面漆循环水池,包括带有循环水 入水沟和循环水出水管并被混凝土墙分隔为成渣区和泵体区的循环水池,其中,所述循 环水入水沟和循环水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循环水池的成渣区和泵体区连通,泵体区内设 有循环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的成渣区内还设有回水混流装置和漆渣聚集装 置,所述回水混流装置包括一侧带有回水混流挡板的回水混流槽底、至少一块一端与回 水混流挡板连接且底边与回水混流槽底之间留有空隙的调节挡板,所述回水混流槽底设 有下水口,其中,回水混流槽底的另一侧和底侧分别与循环水池第二侧壁和循环水池第 三侧壁连接并与回水混流挡板一起构成回水混流槽,回水混流槽的入水端与循环水入水 沟连通;所述漆渣聚集装置包括一端与下滤网式挡水堰连接的溢流挡板,所述溢流挡 板上设有溢流口,其中,下滤网式挡水堰的两端分别与混凝土墙和循环水池第四侧壁连 接,溢流挡板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池第三侧壁连接。所述回水混流装置中的下水口设有垃圾滤网。所述垃圾滤网为隔栅式滤网。所述回水混流槽底下方还设有暗礁式挡水堰,所述暗礁式挡水堰为上挡水下过 水结构或下挡水上过水结构或上下均过水结构。所述暗礁式挡水堰位于回水混流挡板的下方。所述下水口位于回水混流槽底的另一侧。所述回水混流装置与漆渣聚集装置之间还设有加速挡水堰,所述加速挡水堰的 两端分别与混凝土墙和循环水池第三侧壁连接。所述漆渣聚集装置还设有用于引导漆渣流入溢流口的聚渣挡水堰,所述聚渣挡水堰为上阻挡式挡水堰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溢流挡板的外侧和混凝土墙连接。所述溢流口位于溢流挡板的另一端。所述漆渣聚集装置还设有聚渣区挡水堰,所述聚渣区挡水堰为上阻挡式挡水堰 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溢流挡板的内侧和循环水池第四侧壁连接。本技术通过在絮凝剂加药点增加回水混流装置,可使漆雾的絮凝效果更 好,漆雾能更有效、完全的和絮凝剂发生反应,生成的漆渣通过捞渣小车除去,使循环 水可以除去漆雾后再循环利用。其中,调节挡板可以阻挡循环水与絮凝剂进行回水混 流。同时,暗礁式挡水堰可以使通过下水口的循环水再次被暗礁式挡水堰阻挡,即循环 水再次与絮凝剂进行混合,使得混合充分。此外,由于隔栅式滤网可阻挡循环水中的大 体积垃圾通过,从而使循环水的流速加快,因此,更利于漆雾与絮凝剂的充分混合。加 速挡水堰可以加快循环水的流动,防止漆渣尚未到达聚渣区就沉入池底。本技术通 过在现有涂装面漆循环水池的成渣区中设置漆渣聚集装置,可使漆渣通过溢流口进入由 下滤网式挡水堰、溢流挡板及循环水池壁围成的聚渣区内,方便捞渣小车移动捞渣。设 在混凝土墙和溢流挡板之间的上阻挡式聚渣挡水堰可以将浮在水面上的漆渣导向溢流口 并通过溢流口进入聚渣区,即更有利于集中漆渣。此外,由于循环水泵的作用,使得聚 渣区内的循环水流速较快,因此,上阻挡式的聚渣区挡水堰可以将部分漆渣挡在聚渣区 内,即聚渣区挡水堰与下滤网式挡水堰构成双层阻挡,从而阻止漆渣进入泵体区。本实 用新型通过漆渣聚集装置将漆渣聚集在聚渣区内,减小了捞渣小车打捞漆渣的范围,不 仅可减轻工人移动捞渣小车的劳动强度,并且还可减少进入泵体区内的漆渣,使除渣更 完全。本技术仅需对现有涂装面漆循环水池进行简单改进即可实现,具有成本低、 效果好、实用性强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涂装面漆循环水池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涂装面漆循环水池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示意图。1.循环水池、2.混凝土墙、3.循环水泵、4.循环水出水管、5.漆渣滤网、6.捞渣 小车、7.循环水入水沟、8.聚渣挡水堰、9.溢流挡板、10.溢流口、11.聚渣区挡水堰、 12.下滤网式挡水堰、13.循环水池第一侧壁、14.循环水池第二侧壁、15.循环水池第三侧 壁、16.循环水池第四侧壁、17.聚渣区、18.泵体区、19.回水混流挡板、20.回水混流槽 底、21.调节挡板、22.暗礁式挡水堰、23.加速挡水堰、24.垃圾滤网、25.成渣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现有的涂装面漆循环水池1中,循环水中的漆雾与絮凝剂反应后, 生成的漆渣在循环水泵3的作用下与循环水一起流向捞渣小车6处(循环水泵3位于由混 凝土墙2和循环水池第一侧壁13、循环水池第四侧壁16围成的泵体区18内),其中, 漆渣被捞渣小车6捞出,循环水经漆渣滤网5过滤后从循环水出水管4中排出。此过程 中,由于漆雾与絮凝剂的反应效果不好,因此,漆雾常常没有絮凝完全就从循环水出水管4中排出,并且部分漆雾及油漆溶剂还会长时间存在循环水中,导致循环水被污染并 散发出恶臭。也正是由于漆渣悬浮在成渣区25内的循环水的整个表面,即捞渣小车6的 移动范围很大,因此,位于捞渣小车6行程以外的漆渣不能被打捞,而这部分未能打捞 的漆渣沉入池底后也同样会导致循环水变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本技术如图2所示,所述涂装面漆循环水池包括带有循环水入水沟7和循环 水出水管4并被混凝土墙2分隔为成渣区25和泵体区18的循环水池1,其中,所述循环 水入水沟7和循环水出水管4的一端分别与循环水池1的成渣区25和泵体区18连通,泵 体区18内设有循环水泵3,所述循环水池1的成渣区25内还设有回水混流装置和漆渣聚 集装置,所述回水混流装置包括一侧带有回水混流挡板19的回水混流槽底20、两块一端 均与回水混流挡板19连接且底边与回水混流槽底20之间留有空隙的调节挡板21,所述 回水混流槽底20设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设有垃圾滤网对,所述垃圾滤网M为隔栅式 滤网,所述回水混流槽底20的下方还设有暗礁式挡水堰22,所述暗礁式挡水堰22位于 回水混流挡板19的下方,所述暗礁式挡水堰22为上下均过水的结构,所述回水混流槽底 20的另一侧和底侧分别与循环水池第二侧壁14和循环水池第三侧壁15连接并与回水混流 挡板19 一起构成回水混流槽,回水混流槽的入水端与循环水入水沟7连通;所述漆渣聚 集装置包括一端与下滤网式挡水堰12连接的溢流挡板9及聚渣挡水堰8和聚渣区挡水堰 11,所述溢流挡板9的另一端设有溢流口 10且该端与循环水池第三侧壁15连接,所述聚 渣挡水堰8为上阻挡式挡水堰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溢流挡板9的外侧和混凝土墙2连接,所 述聚渣区挡水堰11为上阻挡式挡水堰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溢流挡板9的内侧和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装面漆循环水池,包括带有循环水入水沟和循环水出水管并被混凝土墙分隔为成渣区和泵体区的循环水池,其中,所述循环水入水沟和循环水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循环水池的成渣区和泵体区连通,泵体区内设有循环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的成渣区内还设有回水混流装置和漆渣聚集装置,所述回水混流装置包括一侧带有回水混流挡板的回水混流槽底、至少一块一端与回水混流挡板连接且底边与回水混流槽底之间留有空隙的调节挡板,所述回水混流槽底设有下水口,其中,回水混流槽底的另一侧和底侧分别与循环水池第二侧壁和循环水池第三侧壁连接并与回水混流挡板一起构成回水混流槽,回水混流槽的入水端与循环水入水沟连通;所述漆渣聚集装置包括一端与下滤网式挡水堰连接的溢流挡板,所述溢流挡板上设有溢流口,其中,下滤网式挡水堰的两端分别与混凝土墙和循环水池第四侧壁连接,溢流挡板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池第三侧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