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兴明专利>正文

变速绕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634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海竿垂钓的变速绕线轮。它可以解决目前垂钓过程中传动比固定不便于垂钓的问题。它的摇臂和摇臂杆一体,摇臂杆为六棱柱形,插入变速主轴中相应的六棱柱孔中,变速主轴与绕线轮运动机构一体,大传动比齿轮与小传动比齿轮Ⅰ空套在变速主轴上,变速换挡齿轮装在主轴上大、小传动比齿轮之间,大、小传动比齿轮均与绕线机构齿轮咬合。它可在海竿垂钓过程中变换传动比的大小,不易挂底,节约再垂钓时间同时又能得到较大的钓力。(*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Variable speed re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ariable speed winding wheel used for fishing of sea rods.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fixed transmission ratio is not convenient for fishing in the fishing process. The rocker and rocker arm together, rocker arm is six prismatic, six prism insertion h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spindle speed, spindle speed and winding wheel movement mechanism of one large gear ratio and gear transmission ratio of gear transmission in the empty set on the main shaft, gear shift gear mounted on the spindle, transmission ratio between the gears, gear transmission ratio and winding gear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to change the transmission ratio in the process of fishing in the sea pole, which is not easy to hang the bottom, saves the fishing time and can obtain a large fishing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海竿垂钓的变速绕线轮。目前市场上的海竿绕线轮大都是固定传动比的绕线轮,一般为传动比是5∶1的大传动比绕线轮和传动比是3∶1的小传动比绕线轮两种;大传动比绕线轮虽然可以快速收线并节省时间,但遇到大鱼时由于钓力不足钓起来费力;小传动比则反之,虽然有较大的钓力但收线慢,容易挂底且浪费再投钓时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垂钓需要可以变换传动比的大小,使收线时钩坠不易挂底、节约再垂钓时间,同时又可得到较大钓力的变速绕线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变速绕线轮,包括绕线轮、绕线机构、绕线机构齿轮、绕线轮轴、变速主轴、大传动比齿轮、小传动比齿轮Ⅰ、Ⅱ、Ⅲ,摇臂、绕线轮运动滑块、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Ⅰ、Ⅱ,摇臂杆等,绕线轮与绕线轮轴固定联接,绕线机构运动滑块与绕线机构运动齿轮Ⅱ通过偏园形凹凸面联接,绕线机构与绕线机构齿轮一体或螺纹联接套在绕线轮轴上,绕线机构齿轮叉板装在绕线机构与绕线机构齿轮之间,绕线轮运动滑块一端套在绕线轮轴上,另一端有偏圆凹槽与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Ⅱ上小圆柱形凸起物联接,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Ⅱ与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Ⅰ咬合,摇臂杆和摇臂是一体的,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Ⅰ与变速主轴是一体的,变速主轴上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一侧为圆柱体的变速主轴Ⅰ,另一侧为园柱体上均布销去三部分园缺后形成的形状,即变速主轴Ⅱ,大传动比齿轮和小传动比齿轮Ⅰ空套在变速主轴Ⅱ上,摇臂杆是六棱柱形,插入变速主轴中间相应的六棱柱孔中,变速换档齿轮装在变速主轴Ⅱ上大传动比齿轮和小传动比齿轮Ⅰ之间,变速拨叉环装在变速换挡齿轮上,变速拨叉环上有变速换挡拨叉,小传动比齿轮Ⅱ与小传动比齿轮Ⅰ咬合与小传动比齿轮Ⅲ同轴并固定在一起,大传动比齿轮与小传动比齿轮Ⅲ同时与绕线机构齿轮咬合,固定螺钉固定在摇臂杆另一端。变速拨叉和变速拨叉环是用环形凹凸件连接的。大传动比齿轮与小传动比齿轮Ⅰ靠变速齿轮一边均有与之可连接的接手花键。由于本技术采用大、小传动比齿轮和变速换挡装置结构,使在垂钓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变换传动比的大小,方便垂钓,达到节约再垂钓的时间和得到较大钓力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Z-Z剖示图;图3为图2的A-A剖示图;图4为图2的B-B剖示图;图5为图2的C-C剖示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变速绕线轮,包括绕线轮[1]、绕线机构[2]、绕线机构齿轮[4]、绕线轮轴[6]、变速主轴[8]、摇臂[9]、绕线轮运动滑块[10]、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Ⅰ[14]、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Ⅱ[16]、摇臂杆[17]。绕线轮[1]与绕线轮轴[6]联接固定,绕线轮运动滑块[10]与绕线机构运动齿轮Ⅱ[16]通过偏园形凹凸面联接,绕线机构[2]与绕线机构齿轮[4]一体或螺纹联接后套在绕线轮轴[6]上旋转,绕线机构齿轮叉板[3]装在绕线机构[2]与绕线机构齿轮[4]之间,起固定绕线机构齿轮[4]的作用,绕线轮运动滑块[10]一端套在绕线轮轴[6]上,另一端有偏园形凹槽与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Ⅱ[14]的小园柱形凸起联接,可带动绕线轮轴[6]做轴向推拉运动,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Ⅱ[16]与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Ⅰ[14]咬合,摇臂杆[17]和摇臂[9]是一体的,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Ⅰ[14]与变速主轴[8]是一体的,变速主轴[8]上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Ⅰ[14]一侧为园柱体,即变速主轴Ⅰ,另一侧为园柱体上均布销去园缺后形成的形状,即变速主轴Ⅱ,摇臂杆[17]是六棱柱,插入变速主轴[8]中间相应的六棱柱孔中,可使主轴[8]与摇臂[9]一同旋转,大传动比齿轮[5]和小传动比齿轮Ⅰ[13]空套在变速主轴Ⅱ上,不同变速主轴Ⅱ旋转,如图4所示,变速换挡齿轮[7]装在变速主轴Ⅱ上,大传动比齿轮[5]与小传动比齿轮Ⅰ[13]之间,与变速主轴可以同轴旋转,也可以沿轴线方向滑动,如图5所示,变速拨叉环[18]装在变速换挡齿轮[7]上,是环形凹凸槽连接,不同变速换档齿轮[7]旋转,但可使其同拨叉环[18]沿变速主轴的轴线方向滑动,变速拨叉环[18]上装有变速换挡拨叉[19],小传动比齿轮Ⅱ[12]与小传动比齿轮Ⅰ[13]咬合,小传动比齿轮Ⅱ[12]与小传动比齿轮Ⅲ[11]同轴并固定在一起,大传动比齿轮[5]与小传动比齿轮Ⅲ[11]同时与绕线机构齿轮啮合,螺钉[15]固定在摇臂杆[17]另一端,使摇臂不能从变速主轴[8]中滑出,变速拨叉[19]和变速拨叉环[18]是环形凹凸件联接的。大传动比齿轮[5]与小传动比齿轮Ⅰ[13]靠变速换档齿轮[7]一边均有与之可连接的接手花键。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大传动比快速收线时,将拨叉[19]以拨叉轴为轴心旋转一个角度,使拨叉环[18]带动变速换挡齿轮[7]向大传动比齿轮[5]方向移动,使之与大传动比齿轮[5]咬合,带动大传动比齿轮[5]旋转,使绕线机构齿轮[4]带动绕线机构[2]转动进行绕线,达到快速绕线的目的;当需要大钓力而放慢绕线速度时,将拨叉[19]以拨叉轴为轴心反方向转动一个角度,使拨叉环[18]带动变速换挡齿轮[7]脱离大传动比齿轮[5]与小传动比齿轮Ⅰ[13]咬合,小传动比齿轮Ⅰ[13]与小传动比齿轮Ⅱ[12]啮合,小传动比齿轮Ⅲ[11]与小齿轮Ⅱ[12]同轴并固定在一起,小传动比齿轮Ⅲ[11]与绕线机构轮[4]咬合,使绕线机构齿轮[4]旋转带动绕线机构[2]绕线,从而达到较大钓力慢速收线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变速绕线轮,包括绕线轮、绕线机构、绕线机构齿轮、绕线轮轴、变速主轴、摇臂、绕线轮运动滑块、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Ⅰ、Ⅱ、摇臂杆等,绕线轮与绕线轮轴固定联接,绕线轮运动滑块与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Ⅱ通过偏园形凹凸面联接,绕线机构与绕线机构齿轮一体或螺纹联接套在绕线轮轴上,绕线机构齿轮叉板装在绕线机构与绕线机构齿轮之间,绕线轮运动滑块一端套在绕线轮轴上,另一端有偏圆凹槽与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Ⅱ上小圆柱形凸起物联接,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Ⅱ与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Ⅰ咬合,摇臂杆和摇臂是一体的,其特征在于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Ⅰ与变速主轴是一体的,变速主轴上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一侧为圆柱体即变速主轴Ⅰ,另一侧为园柱体上均布销去三部分园缺后的形状,即变速主轴Ⅱ,大传动比齿轮和小传动比齿轮Ⅰ空套在变速主轴Ⅱ上,摇臂杆是六棱柱形,插入变速主轴中间相应的六棱柱孔中,变速换档齿轮装在变速主轴Ⅱ上大传动比齿轮和小传动比齿轮Ⅰ之间,变速拨叉环装在变速换挡齿轮上,变速拨叉环上有变速换挡拨叉,小传动比齿轮Ⅱ与小传动比齿轮Ⅰ咬合与小传动比齿轮Ⅲ同轴并固定在一起,大传动比齿轮与小传动比齿轮Ⅲ同时与绕线机构齿轮咬合,固定螺钉固定在摇臂杆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变速绕线轮,包括绕线轮、绕线机构、绕线机构齿轮、绕线轮轴、变速主轴、摇臂、绕线轮运动滑块、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Ⅰ、Ⅱ、摇臂杆等,绕线轮与绕线轮轴固定联接,绕线轮运动滑块与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Ⅱ通过偏园形凹凸面联接,绕线机构与绕线机构齿轮一体或螺纹联接套在绕线轮轴上,绕线机构齿轮叉板装在绕线机构与绕线机构齿轮之间,绕线轮运动滑块一端套在绕线轮轴上另一端有偏圆凹槽与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Ⅱ上小圆柱形凸起物联接,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Ⅱ与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Ⅰ咬合,摇臂杆和摇臂是一体的,其特征在于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Ⅰ与变速主轴是一体的,变速主轴上绕线轮运动机构齿轮一侧为圆柱体即变速主轴Ⅰ,另一侧为园柱体上均布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兴明
申请(专利权)人:郑兴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