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工作台夹紧顶起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5988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机移动工作台夹紧顶起控制装置,其包括油箱、夹紧松开油缸、顶起油缸和驱动各油缸的动力源,特点是:该动力源包括气动油泵单元和电动油泵单元,电动油泵单元包括一电动油泵,电动油泵的供油管路上并接有第一、第二电磁换向阀,顶起油缸与第一电磁换向阀串接,夹紧松开油缸的上腔、下腔分别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相连接,气动油泵单元包括一气动油泵,该气动油泵由串接在气源管路中的第三电磁换向阀控制气源的供给,气动油泵的供油管路并接在夹紧松开油缸上腔与第二电磁换向阀之间的管路上,在该管路上并接一控制电机油泵停止和气动油泵开启的压力继电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夹紧松开、顶起工作台的速度快,换模时间短,能耗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机的零部件,尤其一种用于压力机移动工作台夹紧松开和顶 起、缩短换模时间的移动工作台夹紧顶起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压力机为了方便更换模具,通常设有移动式工作台,而对工作台的移动及工作状 态的控制是由夹紧松开油缸和顶起油缸实现的。压力机工作台处于工作状态时,顶起油缸、 夹紧松开油缸的下腔排油,夹紧松开油缸的上腔进油,夹紧松开油缸处于夹紧状态;更换模 具时,夹紧松开油缸的下腔进油、下腔排油,夹紧松开油缸松开,同时,顶起油缸进油,将移 动工作台顶起,移动工作台可以沿导轨移动。而上述夹紧松开油缸和顶起油缸的进油与排 油是采用气动泵作为动力源,但是气动泵的流量小,往管路中填充油液时间长,移动工作台 的夹紧松开、顶起速度慢,增加了换模时间。由于气动泵的流量受产品规格的限制,大流量 的气动泵则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若依靠增大气动泵的流量的方法来解决移动工作台的夹 紧松开、顶起速度慢的问题,则会增加生产成本,同时体积较大的气动泵还存在着安装空间 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移动工作台的夹紧松开、顶起速度慢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 种可极大的提高移动工作台的夹紧松开、顶起的速度、节能的移动工作台夹紧顶起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工作台夹紧顶起控制装置,其包 括油箱、夹紧松开油缸、顶起油缸和驱动各油缸的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各油缸 的动力源包括气动油泵单元和电动油泵单元,所述的电动油泵单元包括一由电机带动的将 油箱中的油液泵出的电动油泵,在该电动油泵的供油管路上并接有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 电磁换向阀,所述的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与油箱之间分别设有回油管路,所述 的顶起油缸经连接管路与第一电磁换向阀串接,该顶起油缸的进油或回油由第一电磁换向 阀控制,所述的夹紧松开油缸的上腔、下腔分别经相应的夹紧管路、松开管路与第二电磁换 向阀相连接,夹紧松开油缸的上腔、下腔相应的进油或回油分别由第二电磁换向阀控制;所 述的气动油泵单元包括一将油箱中的油液单向泵出的气动油泵,该气动油泵由串接在气源 管路中的第三电磁换向阀控制气源的供给,气动油泵的供油管路并接在气动油泵单元的夹 紧松开油缸上腔与第二电磁换向阀之间的夹紧管路上,该并接点至第二电磁换向阀间的夹 紧管路上串接一液控单向阀,在所述的夹紧松开油缸的上腔与第二电磁换向阀之间的夹紧 管路上并接一压力继电器,该压力继电器在夹紧管路中的油压达到预定值时控制带动电动 油泵的电机停止,同时开启控制气动油泵气源的第三电磁换向阀。所述的并接在电动油泵的供油管路上的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采用的 是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的夹紧松开油缸的下腔与第二电磁换向阀之间的松开管路上串接一节流阀。所述的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连接管路与第二电磁换向阀和油箱间的回油管路 之间连接一溢流阀。所述的为气动油泵供给气源、并串接有第三电磁换向阀的气源管路中还串接一过 滤减压阀。所述的电动油泵供油管路上连接有一油压表。本专利技术是在驱动各油缸的气动油泵单元的基础上增加一电动油泵单元,在夹紧松 开油缸的夹紧、松开和顶起油缸的顶起时,充分利用电动油泵压力低、流量大优点,快速给 各管路、油腔填充执行油液,极大的提高移动工作台的夹紧松开、顶起的速度,缩短换模时 间。油液填充完毕后电动油泵自动停止工作。在工作台处于工作状态时,利用气动油泵单 元的气动油泵压力高、流量低的特点,对移动工作台进行持续高压夹紧,取代了不适于频繁 间断工作的电机及电动油泵,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移动 工作台的夹紧松开、顶起的速度快,换模时间短,能耗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原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紧松开油缸,2.顶起油缸,3.油箱,4.电动油泵单元,4.1.电机, 4.2.电动油泵,4. 3.供油管路,4. 4.油压表,4. 5.连接管路,4. 6.回油管路,4. 7.节流阀, 4.8.液控单向阀,4. 9.溢流阀,4. 10.第二电磁换向阀,4. 11.松开管路,4. 12.夹紧管路, 4.13.连接管路,4. 14.回油管路,4. 15.第一电磁换向阀,4. 16.压力继电器,4. 17.连接管 路,5.气动油泵单元,5.1.气动油泵,5.2.第三电磁换向阀,5.3.过滤减压阀,5. 4.气源管 路,5. 5.供油管路。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附图中,移动工作台夹紧顶起控制装置,其包括夹紧松开油缸1、顶起油缸2、油 箱3及其驱动各油缸的动力源,该驱动各油缸的动力源包括气动油泵单元5和电动油泵单 元4。夹紧松开油缸1为四个单杆双作用油缸。顶起油缸2为四个单杆单作用油缸。油 箱3中注有抗磨的油液。如附图所示,电动油泵单元4包括一电动油泵4. 2,该电动油泵4. 2是一轴向的柱 塞泵,由电机4. 1带动将油箱1中的油液泵出。在电动油泵4. 2的供油管路4. 3上经连接 管路4. 5连接有第二电磁换向阀4. 10、经连接管路4. 13连接有第一电磁换向阀4. 15。第 一电磁换向阀4. 15、第二电磁换向阀4. 10均采用的是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在第一电磁换向阀4. 15与油箱3之间设有回油管路4. 14,第二电磁换向阀4. 10 与油箱3之间设有回油管路4. 6。在附图中,顶起油缸2经连接管路4. 17与第一电磁换向阀4. 15串接,由第一电磁 换向阀4. 15控制流油方向控制顶起油缸2的进油或回油,实现顶起油缸2的顶起与落下。在附图中,夹紧松开油缸1的上腔经夹紧管路4. 12与第二电磁换向阀4. 10相连接、夹紧松开油缸1的下腔经松开管路4. 11与第二电磁换向阀4. 10相连接,由第二电磁换 向阀控制4. 10流油方向控制夹紧松开油缸1的上腔、下腔进行相应的进油或者回油,实现 夹紧松开油缸1的夹紧或松开。在夹紧松开油缸1的下腔与第二电磁换向阀4. 10之间的松开管路4. 11上串接一 节流阀4. 7。该节流阀4. 7为一叠加式单向节流阀,其作用是调节松开管路4. 11中液压油 的流量,进而调节四个夹紧松开油缸1的同步放松速度。为了防止电动油泵泵给的液压油的压力过大,在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4. 10的连 接管路4. 5与第二电磁换向阀4. 10和油箱3间的回油管路4. 6之间连接一溢流阀4. 9。该 溢流阀4. 9为一叠加式溢流阀。如附图所示,气动油泵单元5包括一气动油泵5. 1,该气动油泵5. 1由气源管路 5. 4持续地为其提供0. 5MPA的高压气体作为动力源。由串接在气源管路5. 4中的第三电 磁换向阀5. 2控制气源的供给。为了气源的压力稳定,在气源管路中还串接一过滤减压阀 5 · 3 ο气动油泵5. 1在高压气体的带动下将油箱3中的油液单向的泵出。在附图中,气动油泵5. 1的供油管路5. 5并接在气动油泵单元4的夹紧松开油缸 1上腔与第二电磁换向阀4. 10之间的夹紧管路4. 12上。为了管路中的油液回流及夹紧松开油缸1保持持续的夹紧力,在气动油泵5. 1的 供油管路5. 5与夹紧管路4. 12的并接点至第二电磁换向阀4. 10间的夹紧管路4. 12上串 接一单向阀4. 8。该单向阀4. 8为一叠加式液控单向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移动工作台夹紧顶起控制装置,其包括油箱、夹紧松开油缸、顶起油缸和驱动各油缸的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各油缸的动力源包括气动油泵单元和电动油泵单元,所述的电动油泵单元包括一由电机带动的将油箱中的油液泵出的电动油泵,在该电动油泵的供油管路上并接有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的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与油箱之间分别设有回油管路,所述的顶起油缸经连接管路与第一电磁换向阀串接,该顶起油缸的进油或回油由第一电磁换向阀控制,所述的夹紧松开油缸的上腔、下腔分别经相应的夹紧管路、松开管路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相连接,夹紧松开油缸的上腔、下腔相应的进油或回油分别由第二电磁换向阀控制;所述的气动油泵单元包括一将油箱中的油液单向泵出的气动油泵,该气动油泵由串接在气源管路中的第三电磁换向阀控制气源的供给,气动油泵的供油管路并接在气动油泵单元的夹紧松开油缸上腔与第二电磁换向阀之间的夹紧管路上,该并接点至第二电磁换向阀间的夹紧管路上串接一液控单向阀,在所述的夹紧松开油缸的上腔与第二电磁换向阀之间的夹紧管路上并接一压力继电器,该压力继电器在夹紧管路中的油压达到预定值时控制带动电动油泵的电机停止,同时开启控制气动油泵气源的第三电磁换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利刚王厚明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