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走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003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走工作台,包括牵引装置和作业架,牵引装置与作业架连接,用以带动作业架移动;作业架包括:底座、第二立柱、…、第N立柱和行走平台,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底座包括至少三个第一立柱和与第一立柱数量相同的底梁;至少三个第一立柱竖直并且平行设置,相邻的第一立柱通过水平设置的底梁固定连接,使底座呈棱柱状;第二立柱、…以及第N立柱的数量均与第一立柱的数量相同,并分别依次对应;行走平台固定连接在N立柱的上端。其具有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无需施工准备周期,拆装方便,占用工作面小并且移动灵活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走工作台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中,高空作业是施工过程中十分常见的作业方式,例如:高屋顶棚顶施工。目前,高屋顶棚顶施工均是采用搭设满堂红脚手架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业,这种方式占用工作面大,会影响地面和墙面其他工种的施工,而且还存在施工准备周期长,安装拆除过程时间长,使用造价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施工准备周期,安装拆除过程简单快速,可多次使用,使用造价低,占用工作面小,不影响地面和墙面其它工种的施工的自行走工作台。采用技术方案如下:—种自行走工作台,包括牵引装置和作业架,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作业架连接,用以带动所述作业架移动;所述作业架的材质为铝合金,并且包括:底座、第二立柱、…、第N立柱和行走平台,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三个第一立柱和与所述第一立柱数量相同的底梁;至少三个所述第一立柱竖直并且平行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立柱通过水平设置的所述底梁固定连接,使所述底座呈棱柱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脚轮;所述第二立柱、…以及所述第N立柱的数量均与所述第一立柱的数量相同,并分别依次对应;所述第二立柱、…以及所述第N立柱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N立柱的下端与所述第N-1立柱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行走平台固定连接在所述N立柱的上端,并且与所述第N立柱垂直;所述行走平台上设置有护栏。较优地,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以及所述第N立柱均为管状体;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插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内部,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A,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通孔B,所述第一通孔A和所述第一通孔B相对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A和所述第一通孔B将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内部;...所述第N立柱的下端插在所述第N-1立柱的上端内部,所述第N-1立柱的上端设置有第N-1通孔A,所述第N立柱的下端设置有第N-1通孔B,所述第N-1通孔A和所述第N-1通孔B相对应,螺栓穿过所述第N-1通孔A和所述第N-1通孔B将所述第N立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N-1立柱的上端内部。较优地,所述第一立柱的数量为四个,并呈矩形排布,使所述底座呈矩形体;四个所述第一立柱上均固定设置有底连接板,四个所述底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立柱的底连接板连接,四个所述底梁共同形成一个矩形。进一步地,还包括四个底加强筋和底节点板;四个所述底加强筋的一端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立柱连接,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底节点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加强拉杆;四个所述底梁中具有一个受力底梁,所述牵引装置连接所述受力底梁的中部;两个所述加强拉杆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受力底梁中部和与所述受力底梁相对的所述底梁的中部,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底节点板上。较优地,所述第一立柱上均固定设置有底连接板,所述底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立柱的底连接板连接;还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N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以及所述第N连接杆的数量均与所述第一立柱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立柱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所述第一立柱的连接板上;所述第二立柱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所述第二立柱的连接板上;…所述第N立柱上均固定设置有第N连接板,所述第N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所述第N立柱的连接板上。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柱之间具有第一加强装置,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之间具有第二加强装置,…,相邻的两个第N立柱之间具有第N加强装置;所述第一加强装置包括四个第一斜拉筋和第一节点板,四个所述第一斜拉筋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一立柱的所述底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另一端均连接在第一节点板上;所述第二加强装置包括四个第二斜拉筋和第二节点板,四个所述第二斜拉筋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一立柱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两个相邻所述第二立柱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另一端均连接在第二节点板上;…所述第N加强装置包括四个第N斜拉筋和第N节点板,四个所述第N斜拉筋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第N-1立柱的所述第N-1连接板和两个相邻所述第N立柱的所述第N连接板上,另一端均连接在第N节点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上均设置有配重体,所述配重体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底梁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支撑杆;若干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N连接杆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行走平台的底部。较优地,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牵引装置和所述作业架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使得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无需施工准备周期,拆装方便,占用工作面小并且移动灵活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自行走工作台一实施例主视图;图2为图1中作业架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底座的主视图;图4为图2中底座的俯视图;图5为图2中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连接示意图;图中:1牵引装置;2作业架;21底座;211第一立柱;2111第一通孔A;212底梁;213底连接板;214底加强筋;215底节点板;216加强拉杆;217第一连接板;218第一加强筋;219第一节点板;22第二立柱;221第一通孔B; 23第三立柱;24行走平台;25配重体;26支撑杆;27脚轮;28护栏;29螺栓;3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自行走工作台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自行走工作台,包括牵引装置1和作业架2,牵引装置1与作业架2连接,用以带动作业架2移动;本实施例中牵引装置1可以采用12000N牵引力的慢速电瓶式电动车,当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如:卷扬机配合定滑轮等其他的牵引方式。如图2所示,作业架2的材质为铝合金,并且包括:底座21、第二立柱22、…、第N立柱和行走平台24,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其中如图3所示,底座21包括至少三个第一立柱211和与第一立柱数量相同的底梁212 ;至少三个第一立柱211竖直并且平行设置,相邻的第一立柱211通过水平设置的底梁212固定连接,使底座21呈棱柱状。底座21的下部设置有脚轮27。本实施例中脚轮27采用自锁万向轮并且数量与第一立柱211的数量相等,同时分别安装在第一立柱211的下端。这样能够使作业架2的移动更加灵活,同时还降低了牵引阻力。第二立柱22、…以及第N立柱的数量均与第一立柱211的数量相同,并分别依次对应;第二立柱22、...以及第N立柱均竖直设置,第二立柱22的下端与第一立柱21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第N立柱的下端与第N-1立柱的上端可拆卸连接;行走平台24固定连接在N立柱的上端,并且与第N立柱垂直;在本实施例中,N等于3,也就是说第N立柱就是图2中所不的第二立柱23。为适应不同的高度工作需求,N可以为大于3的整数,也就是说立柱的层数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工作人员可以站在行走平台24上完成高空作业(如高屋顶棚施工),同时可以通过增减立柱的层数来调整作业架2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走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装置和作业架,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作业架连接,用以带动所述作业架移动;所述作业架的材质为铝合金,并且包括:底座、第二立柱、…、第N立柱和行走平台,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三个第一立柱和与所述第一立柱数量相同的底梁;至少三个所述第一立柱竖直并且平行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立柱通过水平设置的所述底梁固定连接,使所述底座呈棱柱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脚轮;所述第二立柱、…以及所述第N立柱的数量均与所述第一立柱的数量相同,并分别依次对应;所述第二立柱、…以及所述第N立柱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N立柱的下端与所述第N‑1立柱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行走平台固定连接在所述N立柱的上端,并且与所述第N立柱垂直;所述行走平台上设置有护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斌王莹赵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深港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