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用轴承、机芯和便携式钟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2774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计时精度的钟表用轴承、机芯和便携式钟表。钟表用轴承(180)具有:轴承体(181),其设于绕轴中心(C)旋转的轴体(143)的至少一个端部(145),并限制所述轴体沿轴向和径向移动;弹性体(182),其对该轴承体具有轴向的作用力;以及内装该轴承体的框体(166)。弹性体设置为对轴承体与框体之间进行连结,并且框体支承固定于支承部件(167),在利用弹性体使轴体与轴承体相抵接的状态下,轴体能够绕轴中心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钟表用轴承、机芯和便携式钟表。技术背景自以往以来,用于手表或怀表等便携式钟表的齿轮等旋转的机械部件构成为以 内装该机械部件的旋转轴端的方式配置轴承,该旋转轴被轴承引导(guide)而旋转,并传 递扭矩,从而计时。其中,作为现有的钟表用轴承的结构,已知如图21所示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1)。图21表示摆轮游丝机构的截面。如图21所示,摆轮游丝机构520具有摆轴523,其通过沿着中心轴线C形成于摆 轮游丝夹板505和主板504中的钟表用轴承510,在两端纤细的小径轴部521、522中被支 承为能够绕该中心轴线C自由旋转;摆轮528,其具有形成摆轮主体的环状轮圈部5M和在 两端与该轮圈部5M相连接并且沿着该轮圈部524的直径方向延伸的臂部525,该摆轮5 在该臂部525的中间部526固定于摆轴523的中央轴部527上;游丝固着环(collet) 550 ; 以及保持摆钻阳2的双圆盘554。钟表用轴承510具有由摆轮游丝夹板505的内周面支承的外侧轴承架512 ;配 设于外侧轴承架512的内部的内侧轴承架511 ;配置于该内侧轴承架511的中径凹部中,并 起到摆轴523的上端的小径轴部522的轴颈轴承作用的通孔宝石轴承514 ;配置于内侧轴 承架511的大径凹部中,并起到摆轴523的小径轴部522的推力轴承作用的止推宝石轴承 515 ;以及卡止于外侧轴承架512的槽中,将止推宝石轴承515保持于内侧轴承架511的大 径凹部中的压簧516。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294320号公报然而,在所述现有的钟表用轴承510中,为了允许轴的旋转,轴(小径轴部522)与 轴承(止推宝石轴承515)之间需要具有被称为(仅供旋转配合的)游隙(7力1 )的间 隙。但是,通过留有游隙,当钟表姿势变化或者受到冲击时,轴的位置会发生变动。这样一 来,从条盒向摆轮游丝机构传递的扭矩发生变动,摆角和快慢差率发生变动。结果使钟表的 计时精度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计时精度的钟表 用轴承、机芯或便携式钟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钟表用轴承具有轴承体,其设于绕轴中心旋转的轴体的至少一 个端部,并限制所述轴体沿轴向和径向移动;弹性体,其对该轴承体具有轴向的作用力;以 及框体,其内装所述轴承体,所述钟表用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设置为对所述轴承体 与所述框体之间进行连结,并且,所述框体支承固定于支承部件,在利用所述弹性体使所述轴体与所述轴承体相抵接的状态下,所述轴体能够绕轴中心旋转。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在轴体与轴承体之间未形成游隙的状态下使轴体绕轴中心 旋转。因此,即使钟表用轴承姿势发生变化、或者受到冲击,也能够抑制轴体的位置变动,其 结果是,能够抑制扭矩的变动,因此能够提高钟表的计时精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具有压入固定于所述轴承体的内环部;以 及从该内环部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地形成的多个弹簧部,该弹簧部的末端能够支承于所述 框体。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弹性体支承固定于轴承体与框体之间,能够通过弹簧部 使轴承体与框体之间具有作用力。另外,由于框体支承固定于支承部件上,因此,轴承体欲 相对于框体向被施力的方向移动。因此,通过使弹簧部朝向轴体施力,从而能够使轴承体可 靠地向轴体方向施力,能够使轴承体与轴体抵接。其结果为,能够抑制轴体的位置变动,并 能够抑制扭矩的变动,因此能够提高钟表的计时精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具有压入固定于所述框体的外环部;以及 从该外环部向径向内侧呈放射状地形成的多个弹簧部,该弹簧部的末端能够支承于所述轴 承体。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将弹性体支承固定于轴承体与框体之间,能够利用弹簧部 使轴承体与框体之间具有作用力。另外,因为框体支承固定于支承部件,所以轴承体欲相对 于框体上向被施力的方向移动。因此,通过使弹簧部朝向轴体施力,能够可靠地使轴承体向 轴体方向施力,能够使轴承体与轴体抵接。其结果为,能够抑制轴体的位置变动,并能够抑 制扭矩的变动,因此能够提高钟表的计时精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钟表用轴承具有调压(加压调整)机构,该调压机 构能够调整从所述轴承体向所述轴体施加的压力。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很容易地设定为既能够使轴承体与轴体相抵接、又能够使 轴体绕轴中心旋转的压力。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机构由螺纹部构成,该螺纹部形成于所述框体 的外周面与所述支承部件的内周面之间。通过这样地构成,通过调整框体相对于支承部件螺合的比例,能够很容易地调整 从轴承体向轴体施加的压力。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机构由多个弹簧支承凹部构成,该多个弹簧支 承凹部形成于所述框体的内周面上沿轴向错开的位置。通过这样地构成,通过从在沿轴向错开的位置形成的多个弹簧支承凹部中任意选 择其中一个,以其位置作为对弹性体的弹簧部进行支承的位置,从而能够很容易地调整从 轴承体朝向轴体施加的压力。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机构由弹簧支承槽部构成,该弹簧支承槽部呈 螺旋状地形成于所述框体内周面。通过这样地构成,通过沿着弹簧支承槽部移动弹性体的弹簧部的末端,从而能够 很容易地调整从轴承体朝向轴体施加的压力。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钟表用轴承具有装卸机构,该装卸机构使得所述弹 性体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进行装卸。通过这样地构成,在维护钟表用轴承时,能够很容易地将弹性体从框体拆卸下来, 能够对每个部件进行维护。因此,能够提高维护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构具有嵌合突起,其形成于所述弹性体的 弹簧部的末端;以及嵌合凹部,其形成于所述框体的轴向一端面,在所述弹性体的嵌合突起 通过所述框体的嵌合凹部之后,沿着在所述框体的内周面沿周向形成的卡合槽部来旋转所 述弹性体,从而所述弹性体支承于所述框体。通过这样地构成,通过使弹性体沿着框体的卡合槽部旋转,并在将嵌合突起与嵌 合凹部的位置对准的情况下拔出弹性体,从而,能够很容易相对于框体装卸弹性体。因此, 能够提高维护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钟表用轴承具有装卸机构,该装卸机构使得所述弹 性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轴承体进行装卸。通过这样地构成,在维护钟表用轴承时,能够很容易地将弹性体从轴承体拆卸下 来,能够对每部件进行维护。因此,能够提高维护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构具有嵌合突起,其形成于所述弹性体的 弹簧部的末端,以及嵌合凹部,其形成于所述轴承体的轴向一端面,在所述弹性体的嵌合突 起通过所述轴承体的嵌合凹部之后,沿着在所述轴承体的外周面沿周向形成的卡合槽部来 旋转所述弹性体,从而所述弹性体支承于所述轴承体。通过这样地构成,通过使弹性体沿着轴承体的卡合槽部旋转,并在将嵌合突起和 嵌合凹部的位置对准的情况下拔出弹性体,从而,能够很容易相对于轴承体装卸弹性体。因 此,能够提高维护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隔着所述轴承体在所述轴体的相反侧设置有止动部件, 该止动部件限制所述轴承体的轴向位移量。通过这样地构成,在钟表姿势发生变动、或者受到冲击时,能够抑制轴承体在轴向 上移位。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轴体的位置变动,能够抑制扭矩的变动,因此能够提高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钟表用轴承,所述钟表用轴承具有:轴承体,其设于绕轴中心旋转的轴体的至少一个端部,并限制所述轴体沿轴向和径向移动;弹性体,其对该轴承体具有轴向的作用力;以及框体,其内装所述轴承体,所述钟表用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设置为对所述轴承体与所述框体之间进行连结,并且,所述框体支承固定于支承部件,在利用所述弹性体使所述轴体与所述轴承体相抵接的状态下,所述轴体能够绕轴中心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冈昌士中嶋正洋新轮隆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