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插针损伤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672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插针损伤的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插针接触件,插针接触件与壳体之间填设有绝缘体,所述壳体内孔的前部滑动设置有绝缘板,绝缘板的外周面与壳体内孔的孔壁导向配合,绝缘板与绝缘体之间设置有顶压绝缘板的弹性件,绝缘板上具有供插针通过的通孔,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绝缘板的前移限位结构和后移限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壳体内孔的前端滑动设置有绝缘板,绝缘板上具有供插针接触件通过的孔,在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插合时,适配连接器的壳体首先会碰触到绝缘板,由于连接器的插针均由绝缘板上的孔中穿过,再加上外壳内孔的定位作用,绝缘板的偏斜量不会太大,不会造成插针的弯曲变形,从而保证插针不被碰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防止插针损伤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大壳体号的插头、插座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如图1所示的插头 的壳体碰触到插座的插针接触件的情况,这种碰触有时会将插针碰弯,这时,弯曲的插针就 不能准确的插入插孔中,如果插头、插座继续插合,插针就会折到插座壳体的内腔中,折断 的插针会与其它插针搭接到一起,造成插座短路。如果想使插针被插座壳体保护而不被碰 到,就需要将连接器壳体的前端加长,如图2所述,工程证明,内径为Φ 55插头,如果要实现 插针的防菌挖,插座壳体要加长至少20mm,并且插头的内径越大需要加长的长度就越长,这 在工程上是不允许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插针损伤的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插接时 插头壳体会将插座的插针碰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插针损伤的连接器,包括壳 体,壳体内设置有插针接触件,插针接触件与壳体之间填设有绝缘体,所述壳体内孔的前部 滑动设置有绝缘板,绝缘板的外周面与壳体内孔的孔壁导向配合,绝缘板与绝缘体之间设 置有顶压绝缘板的弹性件,绝缘板上具有供插针通过的通孔,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绝缘板 的前移限位结构和后移限位结构。所述前移限位结构包括前端固定在绝缘板上的导向柱,导向柱的后段滑动防脱插 设在绝缘体上设置的导向孔中。所述导向柱通过其外周面后端设置的挡沿与导向孔中的朝向后端的防脱台阶面 之间的配合实现与导向孔的防脱配合。所述的后移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导向孔后段的与防脱台阶面相对的限位台阶面, 限位台阶面与导向柱的后端面限位配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导向柱内具有延伸至后端面的盲孔,所述弹簧的前端位 于该盲孔中,弹簧的前端顶压在盲孔的底面上,弹簧的后端顶压在导向孔的端面上。所述绝缘板上的通孔与插针导向配合。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内孔的前端滑动设置有绝缘板,绝缘板上具有供插针接触件通过的 孔,在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插合时,适配连接器的壳体首先会碰触到绝缘板,由于连接器的 插针均由绝缘板上的孔中穿过,再加上外壳内孔的定位作用,绝缘板的偏斜量不会太大,不 会造成插针的弯曲变形,从而保证插针不被碰弯。本专利技术的前移限位结构包括前端固定在绝缘板上的导向柱,导向柱的后段滑动防 脱插设在绝缘体上设置的导向孔中,导向柱与导向孔之间的导向配合可以进一步防止绝缘 板相对与壳体的轴线偏斜,从而进一步防止插针接触件弯曲变形,另外,将前移限位结构与3绝缘板与连接器之间的导向结构集成在一起,减少了连接器的零件,使连接器的结构更加 紧凑。本实施例的后移限位结构包括导向孔的限位台阶面与导向柱的后端面,没有另外 增加零件,进一步使连接器的结构紧凑。本专利技术的绝缘板的上的通孔与插针导向配合,为绝缘板增加了更多的导向结构, 使绝缘板更不易相对于壳体的轴线偏斜。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中插针损坏的原理图2是为防止插针损坏将连接器壳体加长后与加长前的对比图; 图3是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防止插针损伤的连接器,在图3中,该连接器包括壳体9,壳体9内设置有插 针接触件1,插针接触件1与壳体9之间填设有绝缘体8,壳体9内孔的前端设置有绝缘板 4,绝缘板4的外周面与壳体9内孔的周壁导向配合。绝缘板4上设置有供插针接触件1通 过的孔,该孔与插针接触件1导向配合。绝缘板4上还设置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中固定有 导向柱6,导向柱6的前端具有插入固定通孔中的小端头,小端头的端面上螺接有固定螺钉 3,固定螺钉由固定通孔的靠近绝缘板前端面的一端插入,固定通孔的靠近绝缘板前端面的 部分为与固定螺钉的钉帽配合的锥形孔,固定螺钉3将导向柱固定在绝缘板4上。绝缘体 8上具有延伸到前端面上的导向孔7,导向柱6的后段与导向孔7导向配合。导向柱6的尾 端具有挡沿,该挡沿与导向孔的朝向后端的防脱台阶面限位配合,使导向柱6防脱设置在 导向孔中。导向柱6内具有延伸至后端面的盲孔5,盲孔5中设置有弹簧2,弹簧2的前端 顶压在盲孔5的底面上,弹簧2的前段位于盲孔5中,后段位于导向孔7中,为了增大导向 孔的强度,防止导向孔的底端面被弹簧压坏,导向孔中设置有加强套10,弹簧2的后端顶压 在加强套10的底面上,并通过加强套的底面顶压在导向孔7的底端面上。加强套的前端面 与导向柱6的后端限位配合,为绝缘板4提供后移限位。绝缘体8为分体结构由两部分组 成,绝缘体8在限位台阶面与防脱台阶面之间分开,这将使得导向柱的安装成为可能。本实施例的绝缘体为分体式的,也可以做成整体式的,并在导向孔中其安装卡簧, 卡簧形成限位台阶面。本实施例的导向柱与绝缘板之间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过铆接或是 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本实施例将前端限位结构和后端限位结构集成在一起了,也可以分开设置。本实施例的弹簧设置在了导向柱的盲孔和导向孔内,也可以将弹簧套装在导向柱 上,弹簧的前端顶压在绝缘板上,弹簧的后端顶压在绝缘体上,或是另外设计为弹簧导向的 结构,比如在绝缘体上设置穿过弹簧的保持柱,并在绝缘板上设置供保持柱通过的通孔,同 时在适配连接器的绝缘体上设置避让保持柱的避让孔,这时弹簧的前端仍顶压在绝缘板 上,弹簧的后端仍顶压在绝缘体上。本实施例中的后移限位结构还可以由绝缘体的前端面和绝缘板的后端面组成,本4实施例的前移限位结构还可以由绝缘板的前端面与壳体内孔前端口处设置的铆接缩口组 成。权利要求一种防止插针损伤的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插针接触件,插针接触件与壳体之间填设有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孔的前部滑动设置有绝缘板,绝缘板的外周面与壳体内孔的孔壁导向配合,绝缘板与绝缘体之间设置有顶压绝缘板的弹性件,绝缘板上具有供插针通过的通孔,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绝缘板的前移限位结构和后移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插针损伤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移限位结构包 括前端固定在绝缘板上的导向柱,导向柱的后段滑动防脱插设在绝缘体上设置的导向孔 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插针损伤的连接器,体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通过其外 周面后端设置的挡沿与导向孔中的朝向后端的防脱台阶面之间的配合实现与导向孔的防 脱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止插针损伤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移限位 结构包括设置在导向孔后段的与防脱台阶面相对的限位台阶面,限位台阶面与导向柱的后 端面限位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插针损伤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 述导向柱内具有延伸至后端面的盲孔,所述弹簧的前端位于该盲孔中,弹簧的前端顶压在 盲孔的底面上,弹簧的后端顶压在导向孔的端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插针损伤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上的通孔 与插针导向配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插针损伤的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插针接触件,插针接触件与壳体之间填设有绝缘体,所述壳体内孔的前部滑动设置有绝缘板,绝缘板的外周面与壳体内孔的孔壁导向配合,绝缘板与绝缘体之间设置有顶压绝缘板的弹性件,绝缘板上具有供插针通过的通孔,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绝缘板的前移限位结构和后移限位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内孔的前端滑动设置有绝缘板,绝缘板上具有供插针接触件通过的孔,在连接器与适配连接器插合时,适配连接器的壳体首先会碰触到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利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