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缓冲器及使用这种油缓冲器的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1267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缓冲器及使用这种油缓冲器的断路器,油缓冲器包括缸体和滑动装配在缸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将缸体内腔分为两油室,在活塞上绕其周向均布有连通两油室的流通孔,在所述缸体内于活塞的至少一侧密封设置有二次缓冲装置,在所述活塞上于二次缓冲装置配合的对应端设置有凸台,所述二次缓冲装置上靠近凸台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凸台对应插配的凹孔,所述二次缓冲装置上绕凹孔设置有用于连通缸体内的油室与凹孔的流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设置二次缓冲装置来实现对冲击的二次缓冲,从而实现缓冲阻尼连续变化,以延长断路器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领域运动部件速停缓冲用缓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油缓 冲器,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油缓冲器的断路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用于机械缓冲的油缓冲器的形式较多,在专利号为ZL93M^K)18的 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双向油压缓冲器,包括缸体和滑动装配在缸体内的 活塞,活塞上同轴固连有活塞杆,缸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缸盖,缸盖上设有用于与 活塞杆配合的导向孔,在缸盖和活塞杆之间设有油封,活塞将缸体内腔分成互通的前、后两 个油室,活塞上绕其周向均布有用于连通两油室的轴向小孔,缓冲油可经轴向小孔在两个 油室内互相流通。但是这种双向油压缓冲器只存在一阶缓冲,当一阶缓冲不能完全缓解冲 击压力时,就会对部件造成损坏。通过加大油缓冲器的尺寸可以加强一阶缓冲来达到缓冲 目的,但加大油缓冲器尺寸会额外增加成产成本,且油缓冲器尺寸过大时也会影响其适用 场合,过大的外型尺寸也给使用安装带来不便。当将上述结构的双向油压缓冲器应用于断路器上,在断路器分闸时缓冲油在两油 室内平稳滑动以起到缓冲效果,但因断路器分闸动作距离较长,且在分闸后一段时间内分 闸速度较高,仅设置一阶缓冲不能完全缓解分间时对断路器产品的冲击,这样在分间时对 断路器产品的冲击就比较大,从而影响断路器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缓冲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缓冲器仅靠一阶 缓冲无法有效缓冲的技术问题;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油缓冲器的断路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油缓冲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缓冲器,包括缸体和滑 动装配在缸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将缸体内腔分为两油室,在活塞上绕其周向均布有连通 两油室的流通孔,在所述缸体内于活塞的至少一侧密封设置有二次缓冲装置,在所述活塞 上于二次缓冲装置配合的对应端设置有凸台,所述二次缓冲装置上靠近凸台的一端设有与 所述凸台对应插配的凹孔,所述二次缓冲装置上绕凹孔设置有用于连通缸体内的油室与凹 孔的流通孔。所述二次缓冲装置为密封设置于缸体的前、后端的端帽及活塞帽,所述端帽及活 塞帽上设置的凹孔远离对应凸台的一端对应连通有设置在端帽及活塞帽内部的储油室,所 述端帽及活塞帽上的流通孔在端帽及活塞帽内部通过储油室与凹孔连通。在所述活塞的后端固连有活塞杆,所述活塞帽上设有与活塞杆滑动密封配合的导 向孔,该导向孔为后段呈大径段的阶梯孔,在该阶梯孔的阶梯面上装有密封垫,该密封垫的 后方设有用于压紧密封垫的弹簧,在活塞帽的后端面上固设有用于压紧弹簧的端盖,该端 盖上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穿孔。所述流通孔为内螺纹孔。本技术所提供的油缓冲器通过在活塞的至少一侧设置二次缓冲装置,在二次 缓冲装置上设置与活塞上的凸台对应插配的凹孔,在二次缓冲装置上设置连通缸体内的油 室与凹孔的连通孔,这样当油缓冲器工作时,随着活塞移动,前、后两油室中的缓冲油经活 塞上的流通孔流通,以保证前、后油室的压力平衡,在活塞运动末期,当活塞的凸台运动到 与二次缓冲装置上的凹孔对应插配时,形成一个新的小油室,由于二次缓冲装置上设置有 连通凹孔及缸体内油室的连通孔,当活塞进一步移动时,新的小油室中的缓冲油将产生二 次油压力,形成缓冲器对冲击的二次缓冲,这样构成了渐变阻尼的阶梯式缓冲效果。本实用 新型不增加油缓冲器的外型尺寸即可解决缓冲不充分的问题,使得本技术在使用时不 用考虑外型尺寸的影响。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整体采用增加新油室的方式来实 现缓冲阻尼连续变化。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使用油缓冲器的断路器的技术方案时一种使用油缓冲 器的断路器,包括油缓冲器,该油缓冲器包括缸体和滑动装配在缸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将 缸体内腔分为前、后两油室,在活塞上绕其周向均布有连通两油室的流通孔,在所述活塞的 后端固连有活塞杆,在所述缸体内至少于活塞对应于活塞杆的一侧密封设置有二次缓冲装 置,在所述活塞上于二次缓冲装置配合的对应端设置有凸台,所述二次缓冲装置上靠近凸 台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凸台对应插配的凹孔,所述二次缓冲装置上绕凹孔设置有用于连通缸 体内的油室与凹孔的流通孔。所述二次缓冲装置为密封设置于缸体的前、后端的端帽及活塞帽,所述活塞杆固 设于活塞的后端,所述端帽及活塞帽上凹孔的远离对应凸台的一端对应连通有设置在端帽 及活塞帽内部的储油室,所述端帽及活塞帽上的流通孔在端帽及活塞帽内部通过储油室与 凹孔连通。所述活塞帽上设有与活塞杆滑动密封配合的导向孔,该导向孔为后段呈大径段的 阶梯孔,在该阶梯孔的阶梯面上装有密封垫,该密封垫的后方设有用于压紧密封垫的弹簧, 在活塞帽的后端面上固设有用于压紧弹簧的端盖,该端盖上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穿孔。所述流通孔为内螺纹孔。本技术所提供的使用油缓冲器的断路器通过至少在活塞对应于活塞杆的一 侧设置二次缓冲装置,在二次缓冲装置上设置与活塞上的凸台对应插配的凹孔,在二次缓 冲装置上设置连通缸体内的油室与凹孔的连通孔,这样当断路器进行分闸操作时,随着活 塞杆拉动活塞向缸体后端移动,位于后油室中的缓冲油经活塞上的流通空流向前油室,保 证前、后两油室的压力平衡,在分闸操作末期,当活塞的凸台运动到与二次缓冲装置上的凹 孔对应插配时,形成了一个新的小油室,由于二次缓冲装置上设置有连通凹孔及后油室的 流通空,当活塞进一步向后运动时,新的小油室中的缓冲油将产生二次油压力,形成油缓冲 器对冲击的二次缓冲,这样构成了渐变阻尼的阶梯式缓冲效果,有效的吸收了分闸时对断 路器产品的冲击,保护了断路器产品,并且本技术不用增加油缓冲器的外型尺寸即可 解决缓冲不充分的问题,使得本技术在应用时不用考虑外型尺寸的影响。本技术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采用增加油室的方式,实现了缓冲阻尼连续变化,时刻缓解对断 路器本体的冲击,解决了分闸后一段分闸速度高的问题,延长了断路器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油缓冲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使用油缓冲器的断路器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油缓冲器应用于断路器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断路器合闸时);图4为油缓冲器应用于断路器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断路器分闸时);图3、图4中箭头所示为油缓冲器工作时缓冲油流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油缓冲器,包括缸体1和滑动装配在缸体1内的活塞18,活塞18 将缸体内腔分为前、后油室21、22,在活塞18上绕其周向均布有连通前、后油室的流通孔 20,在缸体1的前、后端分别对应的密封连接有作为二次缓冲装置的端帽10及活塞帽5,在 活塞18的前、后端沿其轴向分别延伸有前、后凸台31、41,在后凸台41上通过螺纹固连有 活塞杆8,在活塞杆8与后凸台41的螺纹连接处涂有用于加强连接强度的螺纹胶,活塞帽5 上设有与活塞杆8滑动密封配合的导向孔23,该导向孔23为后段呈大径段的阶梯孔,在该 阶梯孔的阶梯面上装有密封垫4,密封垫4的后方设有用于压紧密封垫的弹簧7,在活塞帽5 的后端面上固设有用于压紧弹簧7的端盖6,该端盖6上设有与活塞杆8配合的穿孔,在活 塞帽5的前端设有与活塞的后凸台41对应插配的后凹孔42,该后凹孔42的远离后凸台的 一端连通设置在活塞帽5内的后储油室43,在活塞帽5上绕周向于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缓冲器,包括缸体和滑动装配在缸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将缸体内腔分为两油室,在活塞上绕其周向均布有连通两油室的流通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缸体内于活塞的至少一侧密封设置有二次缓冲装置,在所述活塞上于二次缓冲装置配合的对应端设置有凸台,所述二次缓冲装置上靠近凸台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凸台对应插配的凹孔,所述二次缓冲装置上绕凹孔设置有用于连通缸体内的油室与凹孔的流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愿捷陈艳彪曹湘英李金狮
申请(专利权)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