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用加热炉平台车底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615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造用加热炉平台车底轮,包括支架(1)、滚轮(2)和轴(7),所述滚轮(2)位于支架(1)下方,并通过轴(7)与支架(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通过轴承(4)与轴(7)连接,所述轴承(4)外设置有轴承端盖(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锻造用加热炉平台车底轮,轴与滚轮采用轴承连接,接触面积小,摩擦系数小,降低钝齿机构的负担;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整个平台车稳定性好,不易摇摆,不会破坏轨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锻造用加热炉平台车底轮,主要用于锻造或其他高温用加 热炉或回火炉平台车底轮。属于锻造设备

技术介绍
锻造或其他高温用加热炉或回火炉平台车下方部设置有轨道,平台车上装置有 滚轮,运行时滚轮直接在轨道上滚动,从而带动平台车的前进或后退。现有的滚轮的安 装方式是采用中心轴穿过滚轮内壁直接安装在平台车底部,中心轴与滚轮内壁面接触面 积大,摩擦系数大,钝齿机构需要较大的力才能将平台车推进炉内,增大钝齿机构的负 担;且由于摩擦力大、长期高温情况下设备破损周期很短,需要经常维修,增加维修成 本的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由于中心轴与滚轮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造成整个平 台车稳定性不好,摇摆,严重破坏轨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摩擦系数小、不易损坏、使用 寿命长、稳定性高的锻造用加热炉平台车底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锻造用加热炉平台车底轮,包括支架、 滚轮和轴,所述滚轮位于支架下方,并通过轴与支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通过 轴承与轴连接,所述轴承外设置有轴承端盖。所述滚轮两端与支架间隙处的轴上套装有垫圈。所述轴与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衬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锻造用加热炉平台车底轮,轴与滚轮采用轴承连接,接触面积小, 摩擦系数小,降低钝齿机构的负担;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整个平台车稳定性好, 不易摇摆,不会破坏轨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锻造用加热炉平台车底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架1、滚轮2、轴承端盖3、轴承4、垫圈5、衬套6、轴7。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锻造用加热炉平台车底轮,主要由支架1、滚 轮2、轴承端盖3、轴承4、垫圈5、衬套6和轴7组成。所述滚轮2位于支架1下方,并通过轴7与支架1连接,所述滚轮2两端通过轴 承4与轴7连接,所述轴承4外设置有轴承端盖3 ;所述滚轮2两端与支架1间隙处的轴7上套装有垫圈5,所述轴7与支架1的连 接处设置有衬套6。衬套6的设置减少轴7与支架1之间的相对滑动摩擦。所述垫圈5为钢圈。使用时,支架1与平台车底部连接固定,并支撑滚轮2,若干滚轮2上的轴承4 来撑整个重量,支架1可以任意拆装,很便利,用螺钉固定住就可以工作,需要维修时 拆除螺钉就可取出滚轮2,不需要行车来帮忙。所述滚轮2通过轴承4与轴7连接后再与支架1连接,运动时可以减少滚轮2 与轴7之间的摩擦,不易损坏,且由于摩擦变小,钝齿机构很省力就能把平台车推进炉 内,节约了电资源。轴承4和垫圈5的设置,可以防止滚轮2上下晃动和左右摆动,整个平台车稳定 性好,不易摇摆,不会破坏轨道。支架的左右两侧采用双层隔温板,炉温从0°C升到1300°C时,双层隔温板和轴 承盖隔温效果很好,炉内温度很高,车底温度很低,很好的保护了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用加热炉平台车底轮,包括支架(1)、滚轮(2)和轴(7),所述滚轮(2)位于支架(1)下方,并通过轴(7)与支架(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通过轴承(4)与轴(7)连接,所述轴承(4)外设置有轴承端盖(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用加热炉平台车底轮,包括支架(1)、滚轮(2)和轴(7),所述滚轮(2) 位于支架(1)下方,并通过轴(7)与支架(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通过轴承 (4)与轴(7)连接,所述轴承(4)外设置有轴承端盖(3)。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益张国方徐鑫徐彦坤盛涛蒋菊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光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