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织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833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织带,属于作业运输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耐磨织带耐磨度弱、使用寿命短、安全性低、结构还比较复杂等问题。本耐磨织带,包括由经线与纬线编织形成的带体,纬线沿带体的横向设置,经线沿带体的纵向延伸,带体沿其纵向的侧边部处厚度大于其余主体部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耐磨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结构比较简单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作业运输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磨织带
技术介绍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 织带在机动车上用于捆绑货物,也在飞机中用作安全带,但是织带还具有其它用途,例如用作登山者的安全带。 尤其是用在机动车上用于捆绑货物的织带通常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该织带通常缠绕在牵引器巻轴上,在捆绑货物时,织带需沿着货物滑动,在此会产生较大的摩擦,织带就会很快的被磨损掉,使得织带的使用寿命降低。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曾采用特种材料进行生产织带,虽然达到了提高耐磨性的效果,但是由于特种材料价格昂贵,生产工艺复杂,从而使得该产品不能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101163826A提供了一种织带,该织带由讳纱和经纱形成,纬纱从带的侧边到侧边横向的延伸,经纱沿带的纵向延伸。经纱是由至少一股单线丝形成的,单线丝与其它一股线结合。这样的结构使得人们碰触织带的边缘时有舒服的感觉,并且织带边缘不粗糙。 但是,上述专利中的织带还是存在着其边缘部分容易过早磨损的问题。而且,上述织带中经线的结构过于复杂,使得它加工困难,成本比较高。 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876127Y还提供了一种编织带,它包括由讳纱和经纱制成的带面,在带面上织有花样,在带面的中间设有易折缝,带面的两边带有齿形边。该编织带主要用于家用纺织配件,而且其上的花样以及齿边形也只是起到美观作用。 当采用上述编织带捆绑货物时仍然未从根本上解决捆绑带易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价格低廉、耐磨性高的耐磨织带。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磨织带,包括由经线与纬线编织形成的带体,所述的纬线沿带体的横向设置,经线沿带体的纵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沿其纵向的侧边部处厚度大于其余主体部厚度。 本耐磨织带的侧边部厚度大于主体部,所以在捆绑货物时,侧边部会较中间部先与货物接触,有效避免了织带中部直接被磨损掉。同时由于侧边部的厚度较厚,直接提高了摩擦受损量,所以本织带局部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的耐磨织带中,所述带体两面的侧边部均高于主体部。在使用中,可以任意选择织带的一面与货物接触,从而方便使用。 在上述的耐磨织带中,所述带体其中一面的侧边部与主体部齐平,带体另外一面的侧边部高于主体部。在织带与货物的接触面确定的环境下,将该接触面的侧边部的面高出主体部对应的面,另一面为齐平,从而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耐磨织带中,所述的带体的侧边部和主体部中的经线均为纱线,侧边部中的纱线经过捻制,其直径大于主体部中的经线直径。经过捻制后的纱线,其耐磨性大大的增加,从而提高整体织带的耐磨度。 在上述的耐磨织带中,所述的织带表面具有一层保护膜。 在保护膜的作用下使得织带的耐磨擦性更加高。 在上述的耐磨织带中,所述的保护模为聚乙烯材料。采用该材料使得织带表面具有比较高的耐磨性。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耐磨织带中,所述的保护模为聚氯乙烯材料。该材料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产品之一,价格便宜,应用广泛。同时,它还具有较好的抗拉、抗弯、抗压和抗冲击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耐磨织带的侧边部处的经线采用的是捻制后的纱线,且侧边部的厚度大于主体部,所以本织带具有耐磨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的优点。 另外,本耐磨织带只是将其侧边部的厚度增加,因此,它的结构还比较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耐磨织带应用于捆绑器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耐磨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耐磨织带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耐磨织带的截面的另一种方案示意图。 图中,1、经线;2、纬线;3、侧边部;4、主体部;5、保护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的狭幅状织物。织带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 织带的制作方法具有以下几种方法 —、机织(梭织)经纬交织。并捻后纱线经整经做成筒子(盘头),纬纱摇成纡子,在织机上织带。因带子宽度小,织造方式不一样,有单条、双条、数十条不等,有单层,也有双层。 二、编织(锭织)纱线经络筒、巻纬形成纬线管后,插在编织机的固定齿座上,纬纱管沿8字形轨道回转移动,以牵引纱线相互交叉编织。通常锭数为偶数,织成带子为管状,锭数为奇数,织成的带子为扁片状。锭织工艺旧中国就开始应用,锭数因设备不同, 一般为9 100锭不等,编织的基本工艺流程为漂染一巻纬一织造一落机开剪一包装。编织不但可织带,还织绳。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本织带用于捆绑器中,它作为捆绑器的捆绑带使用。 本织带由经线1与纬线2编织形成。 具体来说,纬线2沿织带横向设置,也就是说纬线2从织带的一侧边向另一侧边横向延伸。 经线l沿织带的纵向延伸。上述的经线l和纬线2均为纱线,排列在两侧边的经线1经过捻制,捻制后的纱线比普通纱线的耐磨性度更高,同时捻制后的纱线比普通纱线直径更大,于是使得位于织带两侧边且经过捻制的经线1与纬线2编织成侧边部3的厚度大于其余经线1与纬线2编织成主体部4。也就是说,织带侧边部3的两面均高于织带主体部4对应的面。 另外,为了进一步的增加织带的耐磨性,在织带外侧设有一层保护膜5。保护膜5既可采用聚乙烯材料,也可以采用聚氯乙烯材料。 聚氯乙烯材料的摩擦面具有良好润滑性能的机理在于固体润滑膜的形成,固体润滑膜可以耐106次以上的摩擦,也有超过108次的。资料表明,聚氯乙烯材料是迄今所发现的具有特别低的摩擦系数的固体物质。在无润滑油的条件下,金属的摩擦系数P为O. 5-1,而聚氯乙烯材料仅为0. 04,比二硫化钼和石墨还要低,这是金属在良好润滑条件下也难达到的。 聚氯乙烯材料的长碳链四周为氟原子所包围且没有支链,氟原子的体积与聚乙烯分子中的氢原子相比要大得多,正好无间隙地遮蔽了碳原子的正电荷,而相邻氟原子上的负电荷由于相斥作用造成分子间的内聚能很低,因而容易产生滑移,显示了极低的抗剪强度。当聚氯乙烯材料与金属接触摩擦时,因其表面凸峰温度升高,剪切强度下降,促使聚氯乙烯材料分子粘附在对磨表面,向金属表面平移并填平了金属表面的凹坑,因而表现出极低的摩擦系数。 除良好的润滑性能外,聚氯乙烯材料纤维织物还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可以承540MPa静载,240MPa动载;较宽的温度适用范围54 163°C ;较好的耐腐蚀性,抗多种油脂污染的能力;及经浸渍处理后有很好的粘结牢度。 聚氯乙烯材料纤维织物的以上性能,为捆绑带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聚乙烯材料其密度2. 1 2. 3g/cm3,强度0. 10 0. 25N/tex.断裂伸长13%。摩擦系数0. 01 0. 05,吸湿率为零,极限氧指数高达98,使用温度范围-180 260°C 。除熔融金属钠和液氟外它能耐其它所有化学试剂,在王水中煮沸也不发生变化。它的热稳定性和耐磨性优异,作为捆绑的应用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捆绑器在使用过程中,其上的捆绑带,即本织带要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织带,包括由经线(1)与纬线(2)编织形成的带体,所述的纬线(2)沿带体的横向设置,经线(1)沿带体的纵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沿其纵向的侧边部(3)处厚度大于其余主体部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耐磨织带,包括由经线(1)与纬线(2)编织形成的带体,所述的纬线(2)沿带体的横向设置,经线(1)沿带体的纵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沿其纵向的侧边部(3)处厚度大于其余主体部厚度。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磨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两面的侧边部(3)均高于主体部(4)。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耐磨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其中一面的侧边部(3)与主体部(4)齐平,带体另外一面的侧边部(3)高于主体部(4)。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耐磨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体的侧边部(3)和主体部(4)中的经线(1)均为纱线,侧边部(3)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卜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