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047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接地端子及遮蔽于绝缘本体外表面上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上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插接的通孔,所述遮蔽壳体设有自通孔的内边缘向外撕折以与接地端子相抵压的弹片,所述弹片与遮蔽壳体一体设置且延伸出通孔之外。如此设置,充分利用了通孔内的空间材料进行结构设计,有效节省了整体电连接器的使用材料,节约了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接地结构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于2000年9月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404595号,该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可供两个对接连接器插入连接,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接地端子及遮蔽于绝缘本体外表面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的表面上设有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对接部,所述绝缘本体的一侧设有用以安装接地端子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两侧内上缘设有卡持缘且定位槽的中间位置形成一个凸出部,所述遮蔽壳体上设有与对接部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遮蔽壳体的下缘中间位置向后弯折延伸有L形的弹片,所述L形的弹片贴置于凸出部上,所述接地端子卡持于定位槽内,所述接地端子设有中央内斜面及两侧方内斜面,所述中央内斜面抵压于L形的弹片上以与L形弹片接触达成接地效果,所述两侧方斜面卡持于卡持缘下。然而,此种L形弹片需另外从遮蔽壳体的下缘向后弯折延伸形成,如此,所述遮蔽壳体成型时的使用材料增多。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接地结构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省使用材料的电连接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接地端子及遮蔽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前端的前端壁、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对接部及向前贯穿对接部的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述遮蔽壳体上设有与对接部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遮蔽壳体设有自通孔的内边缘向外撕折以与接地端子相抵压的弹片,所述弹片与遮蔽壳体一体设置且延伸出通孔之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弹片是利用通孔内的材料向外撕折形成的,如此设置,充分利用了通孔内的空间材料进行结构设计,有效节省了整体电连接器的使用材料,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中的一组导电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弹片弯折前的遮蔽壳体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前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后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为一个音频插座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以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上且可供三个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连接,所述电连接器100为堆叠式结构,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上下堆叠的三个结构相同的绝缘本体1、安装于每一个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端子2及同时遮蔽于三个绝缘本体1上的金属遮蔽壳体6,所述端子2包括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和侦测端子4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1上的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接地端子5。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大致呈正方体的主体部10、自主体部10的前端进一步向前凸伸的圆柱状的对接部11及向前贯穿对接部11且向后贯穿绝缘本体1的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12。所述主体部10包括位于前端的前端壁101、位于后端的且与前端壁101相对的后端面102、位于顶端的顶面103、位于底端的底面104以及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的两侧且垂直连接前端壁101、后端面102、顶面103、底面104的侧面105与安装面106。所述顶面103上设有定位槽1031,所述底面104上设有凸部1041。所述三个绝缘本体1利用定位槽1031与凸部1041的配合来实现堆叠组合。所述安装面106用以与电路板接触。所述前端壁101为阶梯型结构,其包括位于前端的前端面1011及位于后端的阶梯面1012,所述对接部11自前端面1011向前凸伸,所述遮蔽壳体6贴靠于前端面1011上。所述主体部10的前端且在前端面1011与对接部11交接的地方设有穿孔107,所述阶梯面1012及安装面106上凹设有若干用以定位接地端子5的第一安装孔108;所述后端面102上位于收容腔12的周围分别凹设有若干用以定位导电端子3的第二安装孔109及用以定位侦测端子4的第三安装孔110,所述第二安装孔109及第三安装孔110皆与收容腔12相连通。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导电端子3自绝缘本体1的后端向前安装,所述导电端子3包括第一导电端子31及第二导电端子32。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包括自绝缘本体1的后端向前卡持于第二安装孔109内的第一定位部311、自第一定位部311的前端向后反向弯折延伸入收容腔12内的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第一接触部312及自第一定位部311的侧缘沿垂直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垂直延伸出安装面106以与电路板相焊接的第一焊接脚313。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包括自绝缘本体1的后端向前卡持于第二安装孔109内的第二定位部321、自第二定位部321的后端向前反向弯折延伸入收容腔12内的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第二接触部322及自第二定位部321的侧缘沿垂直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垂直延伸出安装面106以与电路板相焊接的第二焊接脚323。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侦测端子4自绝缘本体1的后端向前安装,所述侦测端子4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一侦测端子41及第二侦测端子42。所述第一侦测端子41上安装有一个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抵压的绝缘块43。所述第一侦测端子41及第二侦测端子42均安装于收容腔12与安装面106之间且第一侦测端子41位于第二侦测端子42的内侧。所述第一侦测端子41包括竖直状的第一基部411、自第一基部411的两端向后延伸的第一固定-->部412与第二固定部413、自第一基部411向后弯折延伸的且位于第一固定部412与第二固定部413之间的第一弹性部414以及自第二固定部413的下侧边缘沿垂直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延伸出安装面106的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第一焊接部415。所述第一基部411、第一固定部412及第二固定部413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且卡持于第三安装孔110内。所述第一弹性部414朝收容腔12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弹性部414与第一固定部412与第二固定部413之间均有间隙,如此,增加了第一弹性部414的弹性且第一弹性部414可以在垂直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方向上摆动。所述绝缘块43安装固定于第一弹性部414上。所述绝缘块43在对接连接器插入时带动第一弹性部414发生弹性变形向外摆动。所述第二侦测端子42包括竖直状的第二基部421、自第二基部421两端向后延伸的第三固定部422与第四固定部423、自第二基部421向后弯折延伸的且位于第三固定部422与第四固定部423之间的用以与第一弹性部414电性接触的第二弹性部424以及自第三固定部422的上侧边缘沿垂直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延伸出安装面106的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第二焊接部425。所述第二基部421、第三固定部422及第四固定部423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且卡持于第三安装孔110内。所述第二弹性部424朝收容腔12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弹性部424与第三固定部422与第四固定部423之间均有间隙,如此,增加了第二弹性部424的弹性且第二弹性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接地端子及遮蔽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前端的前端壁、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对接部及向前贯穿对接部的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述遮蔽壳体上设有与对接部相对应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设有自通孔的内边缘向外撕折以与接地端子相抵压的弹片,所述弹片与遮蔽壳体一体设置且延伸出通孔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接地端子及遮蔽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前端的前端壁、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对接部及向前贯穿对接部的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腔,所述遮蔽壳体上设有与对接部相对应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设有自通孔的内边缘向外撕折以与接地端子相抵压的弹片,所述弹片与遮蔽壳体一体设置且延伸出通孔之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设有与接地端子相抵压的悬臂状的接触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为一片式结构,所述弹片包括由位于通孔内的金属自通孔的边缘向外撕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及自第一弯折部的末端沿垂直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向外弯折延伸出遮蔽壳体的第二弯折部,所述接触片自第二弯折部的末端向下延伸。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包括位于上端的竖直的连接部及自连接部末端向下弯折延伸的抵压部,所述连接部与接地端子之间有间隙,所述抵压部与接地端子相抵压。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章兰韩洪强胡伦松朱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