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0969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含有80~120份聚醇类化合物、50~80份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20~30份二醇类扩链剂、5~10份二胺类扩链剂、0.5~1份中止剂、2~5份稳定剂、5~10份助剂、有机溶剂;所述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平均分子量为40000~120000g/mol,粘度为100000~150000cps/25℃,树脂的固含量为25~50%。通过本制造方法获得的聚氨酯树脂,具有耐候性强、耐水性强的特性,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树脂的织物黄变指数为0~1级,耐水压强度高于10200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一种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树脂具有良好的耐水、耐油、耐温性能,且柔韧性好,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后整理剂。但是,通用的聚氨酯树脂产品耐候性差。当聚氨酯树脂涂层长期暴露在日光照射下时,多元醇的不饱和键会逐渐被氧化为醛酮和羧酸,并进一步催化聚氨酯材料导致聚合物降解,涂层变黄变脆,影响产品美观和物理性能。特别地,芳香族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良好,但芳香族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产品受日照后容易被氧化成醌而黄变。2,4-TDI的反应活性差异有利于控制预聚体的结构,但在缩合水存在时对羟基丁反应选择性较差。脂肪族或脂环族异氰酸酯中的氨酯键较为稳定,即使分解为脂肪胺也不易被氧化而泛黄。但脂肪族异氰酸酯没有苯环的共轭效应,反应活性低,制造聚氨酯树脂的反应过程漫长而困难,生产过程中毒性较大。脂肪族聚氨酯材料的耐水解性比芳香族聚氨酯好,储存稳定性好。此外,由对称性二异氰酸酯制备的聚氨酯树脂具有较高的模量和撕裂强度,异氰酸酯的类型对产物胶膜的抗溶剂性能也有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混合异氰酸酯体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含有80~120份聚醇类化合物、50~80份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20~30份二醇类扩链剂、5~10份二胺类扩链剂、0.5~1份中止剂、2~5份稳定剂、5~10份助剂、有机溶剂;所述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的固含量为25~50%,粘度为100000~150000cps/25℃。

【技术特征摘要】
1.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含有80~120份聚醇类化合物、50~80份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20~30份二醇类扩链剂、5~10份二胺类扩链剂、0.5~1份中止剂、2~5份稳定剂、5~10份助剂、有机溶剂;所述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的固含量为25~50%,粘度为100000~150000cps/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醇类化合物是聚丙二醇与聚四氢呋喃的组合,二者的重量比为2.5∶1~3∶1;所述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组合,二者的重量比为1.8∶1~2.2∶1;所述二醇类扩链剂是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甲基丙二醇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二胺类扩链剂是甲基戊二胺、三甲基己二胺、乙二胺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中止剂是甲醇、丁醇、异丁醇、丙二醇甲醚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稳定剂是UV-327、UV-531和UV-1164的组合;所述有机溶剂是甲苯、丁酮、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或多种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昀徐廷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