闩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591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闩锁机构,其包括一机壳、一电池、一第一滑动件、一第二滑动件以及一门盖。电池、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及门盖皆配置于机壳上,其中第一滑动件位于电池的一侧,第二滑动件位于第一滑动件旁。当第一滑动件朝第一方向相对机壳滑动时,第一滑动件解除电池的限位,且第一滑动件带动第二滑动件使门盖以第二方向相对机壳开启,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机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闩锁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电子装置中,例如笔记本电脑,为了要固定电池及考虑笔记本电脑的整 体美观,所以会使用门盖与笔记本电脑的机壳结合,使电池藏于门盖之下,让笔记本电脑具 有整体美观性。大部分的使用者习惯多买一个备用电池,以避免使用中的笔记本电脑的电池没电 时,只能依靠外部充电器与插座的连接才能继续使用及充电的情况。若是身处于没有插座 的环境中,而且身边只有唯一的一颗电池,便会容易处于无法继续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尴尬 情况。然而,门盖必须要与机壳紧密的结合才能防止电池从机壳中掉落出来。但是,当使 用者欲更换电池时,通常会发生门盖与机壳结合地太紧密,所以门盖难以从机壳上取下的 问题。或者,使用者过于用力而使门盖坏掉无法再与机壳结合。再者,就算使用者顺利地将 门盖从机壳上取下,电池紧密地固定在机壳中,也让使用者很难将电池从机壳中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使用便利性的闩锁机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闩锁机构,其包括一机壳、一电池、一滑动块以及一门盖。电池、滑 动块及门盖皆配置于机壳上,其中滑动块位于电池以及门盖之间。当滑动块朝一第一方向 相对机壳滑动时,滑动块先解除电池的限位,且滑动块持续朝第一方向滑动,滑动块使门盖 以一第二方向相对机壳开启,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相垂直。在本专利技术闩锁机构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滑动块包括一第一滑动件以及一第二滑动 件,第一滑动件位于一电池的一侧,而第二滑动件位于第一滑动件及门盖之间。当第一滑动 件朝第一方向相对机壳滑动时,第一滑动件解除电池的限位,且第一滑动件带动第二滑动 件使门盖以第二方向相对机壳开启。在本专利技术闩锁机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滑动件具有一第一导引结构,而门盖 具有一第二导引结构,当第二滑动件朝第一方向滑动并接触门盖时,第一导引结构沿着第 二导引结构移动使第二滑动件同时带动门盖以第二方向相对机壳开启。此外,第一导引结 构为凸柱,而第二导引结构为凹槽。再者,第二导引结构具有相连的卡勾、第一侧壁、第二侧 壁以及第三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与第一方向夹一钝角,而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夹一锐角,且 第三侧壁与第二侧壁夹一直角。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形成一受挡部,且当门盖相对机壳开 启时,第二导引结构与受挡部互相限位,使门盖保持相对机壳开启的状态。在本专利技术闩锁机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滑动件相对靠近第二滑动件的一末端 为一限位卡勾,当第一滑动件朝第一方向移动时,解除限位卡勾与电池的限位。在本专利技术闩锁机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机壳具有导引柱,而第一滑动件具有第一限位槽,且导引柱位于第一限位槽中,以限制第一滑动件于第一方向上相对机壳滑动。在本专利技术闩锁机构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机壳还具有一挡点,且当第二滑动件位于 锁住位置上时,第二滑动件受到挡点限位。在本专利技术闩锁机构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伸缩弹簧,而第一滑动件相对远离 第二滑动件的末端及第二滑动件相对靠近第一滑动件的末端为卡勾,且这些卡勾与伸缩弹 簧对应连接。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闩锁机构采用两阶段的作动,先解除机壳与电池的限位再解除 机壳与门盖的限位,且在使用者未将门盖从机壳上取下前,门盖相对机壳保持开启的状态, 所以使用者可以方便地从机壳上取下门盖,具使用便利性。为让本专利技术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闩锁机构的局部透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的第二滑动件相对门盖移动的局部立体透视图;图4为图3的门盖保持相对机壳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闩锁机构的门盖脱离机壳时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0-闩锁机构;1110-导引柱;1200-电池;1310-限位卡勾;1330、1420-卡勾;1410-第一导引结构;1510-第二导引结构;1514-第一侧壁;1517-受挡部;1600、1700-伸缩弹簧;D2-第二方向。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闩锁机构的局部透视示意图,而图2为图1的立体示意图。 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闩锁机构1000可以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此闩 锁机构1000包括一机壳1100、一电池1200、一第一滑动件1300、一第二滑动件1400以及一 门盖1500。电池1200、第一滑动件1300、第二滑动件1400及门盖1500皆配置于机壳1100 上,其中第一滑动件1300位于电池1200的一侧,第二滑动件1400位于第一滑动件1300旁, 此第一滑动件1300及第二滑动件1400设置于电池1200的同一侧。当第一滑动件1300朝 第一方向Dl相对机壳1100滑动时,第一滑动件1300解除电池1200的限位,且第一滑动件1100-机壳; 1120-挡点; 1300-第一滑动件; 1320-第一限位槽; 1400-第二滑动件; 1500-门盖; 1512-卡勾; 1516-第二侧壁; 1518-第三侧壁; Dl-第一方向;1300带动第二滑动件1400使门盖1500以第二方向D2相对机壳1100开启,其中第一方向 Dl与第二方向D2互相垂直。详细而言,第二滑动件1400具有一第一导引结构1410,而门盖1500具有一第二 导引结构1510,其中第一导引结构1410为凸柱,而第二导引结构1510为凹槽。此第二导 引结构1510具有相连的卡勾1512、第一侧壁1514、第二侧壁1516以及第三侧壁1518,其 中第一侧壁1514与第一方向Dl夹一钝角,而第一侧壁1514与第二侧壁1516夹一锐角,且 第三侧壁1518与第二侧壁1516夹一直角。当第二滑动件1400朝第一方向Dl滑动并接触 门盖1500时,第一导引结构1410即是沿着第二导引结构1510相连的卡勾1512、第一侧壁 1514、第二侧壁1516以及第三侧壁1518移动使第二滑动件1400带动门盖1500以第二方 向D2相对机壳1100开启。此外,第二导引结构1510还具有一受挡部1517,且此受挡部1517是由第二侧壁 1516及第三侧壁1518共同形成的,用以在门盖1500相对机壳1100开启时,限位第一导引 结构1410。另外,第一滑动件1300相对靠近第二滑动件1400的一末端为一限位卡勾1310, 当第一滑动件1300朝第一方向Dl移动时,限位卡勾1310解除与电池1200的限位。在其 他实施例中,限位卡勾1310也还可推移以使电池1200的一侧相对机壳1100翘起,便于使 用者拿取。另外,机壳1100还具有导引柱1110,而第一滑动件1300具有第一限位槽1320, 且导引柱1100位于第一限位槽1320中,以限制第一滑动件1300只能于第一方向Dl上相 对机壳1100滑动。再者,机壳1100还具有一挡点1120,且当第二滑动件1400位于一锁住 位置时,第二滑动件1400受到挡点1120限位。闩锁机构1000还包括多个伸缩弹簧1600、1700,而第一滑动件1300相对远离第 二滑动件1400的一末端为一卡勾1330,且卡勾1330与伸缩弹簧1600连接,而第二滑动件 1400相对靠近第一滑动件1300的一末端也为一卡勾1420,且卡勾1420与伸缩弹簧1700连接。请参考图2,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闩锁机构,包括:一机壳;一电池,配置于该机壳上;一滑动块,配置于该机壳上;以及,一门盖,配置于该机壳上,其中该滑动块位于该电池及该门盖之间,当该滑动块朝一第一方向相对该机壳滑动时,该滑动块先解除该电池的限位,且该滑动块持续朝该第一方向滑动,该滑动块使该门盖以一第二方向相对该机壳开启,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闩锁机构,包括一机壳;一电池,配置于该机壳上;一滑动块,配置于该机壳上;以及,一门盖,配置于该机壳上,其中该滑动块位于该电池及该门盖之间,当该滑动块朝一第 一方向相对该机壳滑动时,该滑动块先解除该电池的限位,且该滑动块持续朝该第一方向 滑动,该滑动块使该门盖以一第二方向相对该机壳开启,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互 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机构,其中该滑动块包括一第一滑动件,配置于该机壳上,并位于该电池一侧;以及,一第二滑动件,配置于该机壳上,并位于该第一滑动件及该门盖之间,当第一滑动件朝该第一方向相对该机壳滑动时,该第一滑动件解除该电池的限位,且 该第一滑动件带动该第二滑动件使该门盖以该第二方向相对该机壳开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闩锁机构,其中该第二滑动件具有一第一导引结构,而该门 盖具有一第二导引结构,当该第二滑动件朝该第一方向滑动并接触该门盖时,该第一导引 结构沿着该第二导引结构移动使该第二滑动件同时带动该门盖以该第二方向相对该机壳 开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闩锁机构,其中该第一导引结构为凸柱,而该第二导引结构 为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闩锁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