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520171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该测量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测量配置中包括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用户设备根据测量配置执行测量,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网络侧不能同时获得不同分量载波测量报告以及无法根据现有的测量报告对不同分量载波进行管理的问题,进而达到了使UE可以同时上报分量载波的测量结果,从而使网络侧能够更好的管理分量载波以及为UE调度合适的分量载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
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满足移动性要求,当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在某个小区与网络建立连接之后,UE仍然需要对其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以便选择合适的小区进行切换。以演进型全球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为EUTRAN)为例,连接态下UE测量的具体过程是:网络侧将测量控制消息发送给UE,其中,该测量控制消息中包括测量标识(measurement identity,简称为MID)、事件类型、测量对象、以及需要测量的属性;UE根据测量控制消息中的测量标识进行参数初始化,并获取测量控制消息中的全部测量对象中的每个测量对象各自的属性和测量结果;UE根据初始化的参数或预定门限值对每个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进行事件评估,并通过评估确定全部测量对象中满足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定测量触发时间长度(Time To Trigger,简称为TTT)的测量对象;UE将这些满足事件进入条件的测量对象(此时测量对象已经对应为小区)放入该事件对应的测量标识的小区列表(cells Triggered List)中;UE根据确定的测量对象的测量结果生成测量报告并将测量报告发送至网络侧,测量报告中所包含的测量对象都是从该事件对应的测量标识的小区列表中获取的。为了满足人们对更高带宽的需求,LTE Advance提出采用载波聚合的方法实现更大带宽的目的,此时一个小区由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载波(各个载波称为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组成,能够同时为UE提供多载波的服务。分量载波可以采用兼容LTE系统的载波,这种载波称为后向兼容载波;分量载波也可以采用不兼容现有LTE系统的载波,这种载波称为非后向兼容载波,这种载波只能为Release 10版本及以上的UE使用。对于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其工作的多个分量载波称为激活载波集、或调度载波集、或服务载波集,根据上下行可以分为UE的上行载波集和UE的下行载波集。在UE的下行载波集中,还可以分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载波集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PDSCH)载波集,某些载波可能只提供PDSCH。在LTE中,UE只能工作在一个载波上,这个载波称为服务小区,在LTE Advance中,工作的多个分量载波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服务小区,如果工作的分量载波只有一个服务小区,UE视其他的载波均为资源;如果工作的分量载波包含一个以上的服务小区,UE需要同时接收这几个服务小区的系统消息,这几个服务小区具有独立性。载波聚合按各分量载波在频域上是否连续,可以分连续的载波聚合和非连续的载波聚合,所谓连续的载波聚合是指各分量载波在频域上是相互连接的;而非连续的载波聚合则指各个分量载波之间在频域上是不连接的。载波聚合按各分量载波是否在同一频带内,可以分为单频带(single band)的载波聚合和跨频带(over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的载波聚合,所谓单频带的载波聚合是指参与载波聚合的所有分量载波都在同一个频带内,单频带的载波聚合可以是连续的载波聚合也可以是非连续的载波聚合;所谓跨频带的载波聚合是指参与载波聚合的分量载波可以源自不同的频带。在载波聚合中网络根据UE发送的测量报告为UE配置工作的多个载波。在现有的测量配置中,网络按照各个频点分别为UE配置测量任务,UE分别评估各个频点上满足上报条件(对于测量事件,指满足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的时间大于或等于TTT;对于周期性测量,指满足测量上报构造条件)的小区,UE发送测量报告给网络侧。由于不同频点的测量配置可能不同如TTT不同,各个频点测量事件的进入条件也可能不同,导致UE发送不同频点的测量报告的时间是不同的,即网络侧不能同时获得不同频点分量载波的测量报告,这对网络侧对该UE管理不同的分量载波是不利的。网络侧需要根据UE的测量报告动态的增加或删除分量载波,如果网络侧一次只能获得一个分量载波所在频点的测量报告,网络侧一次只能动态的修改这个频点上分量载波的配置(增加或删除),采用这种方法网络需要耗费大量的空口信令才能实现载波的管理。为了实现网络侧能够更加有效的管理不同分量载波的目的,需要采用新的测量配置。针对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协议中网络侧不能同时获得不同分量载波测量报告以及无法根据现有的测量报告对不同分量载波进行管理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协议中网络侧不能同时获得不同分量载波测量报告以及无法根据现有的测量报告对不同分量载波进行管理的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测量配置中包括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用户设备根据测量配置执行测量。优选地,测量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预定门限比较的测量事件、多个分量载波之间的比较事件。优选地,与预定门限比较的测量事件包括: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超过预定门限的事件或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低于预定门限的事件。优选地,多个分量载波之间的比较事件包括以下之一:非激活分量载波与服务小区比较的事件;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与服务小区比较的事件;最好的分量载波改变的事件;非激活分量载波与激活载波比较的事件;激活的分量载波中信号顺序改变的事件;分量载波中信号顺序改变的事件;服务小区之间比较的事件。优选地,多个分量载波中的每一个均为用户设备所在的载波聚合小区的分量载波。优选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采用信令指示或默认配置。优选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采用信令指示配置包括:测量配置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信息。优选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信息包括以下之一:分量载波的频率;分量载波-->的索引;分量载波的物理层标识PCI;分量载波的全局性标识CGI。优选地,默认配置是指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为以下之一:载波聚合小区中的服务小区;载波聚合小区中所有的分量载波;载波聚合小区中除服务小区之外的分量载波;载波聚合小区中用户设备的激活载波之外的分量载波;载波聚合小区中用户设备的激活载波;载波聚合小区中除扩展载波之外的分量载波;载波聚合小区中除服务小区和扩展载波之外的分量载波。优选地,在用户设备根据测量配置执行测量之后,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生成测量报告,向网络侧发送测量报告。优选地,测量配置中携带有测量事件对应的测量标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户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测量配置中包括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测量配置执行测量。优选地,用户设备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发送测量报告。优选地,测量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预定门限比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及用户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设备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中包括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测量配置执行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波聚合中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设备接收测量配置,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中包括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测量事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测量配置执行测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预定门限比较的测量事件、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之间的比较事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预定门限比较的测量事件包括: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超过所述预定门限的事件或分量载波的信号质量低于所述预定门限的事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之间的比较事件包括以下之一:非激活分量载波与服务小区比较的事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与所述服务小区比较的事件;最好的分量载波改变的事件;所述非激活分量载波与激活载波比较的事件;激活的分量载波中信号顺序改变的事件;分量载波中信号顺序改变的事件;所述服务小区之间比较的事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量载波中的每一个均为所述用户设备所在的载波聚合小区的分量载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采用信令指示或默认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采用信令指示配置包括:所述测量配置中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信息包括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云施小娟黄亚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