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蒟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杀虫抑菌剂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0594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假蒟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杀虫抑菌剂中的应用。该假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假蒟根、茎粉碎后得假蒟粗粉;2)用6-10倍于假蒟粉碎物重量的有机溶剂,冷浸提取的时间为7-10d,提取次数为2-3次,过滤将滤液浓缩至膏状物,然后过填料为200-300目硅胶的层析柱,用石油醚洗脱,将洗脱液浓缩烘干得到假蒟提取物。以该提取物为原料,通过与溶剂、乳化剂、抗冻剂、稳定剂和水进行合理的配比,可制成假蒟微乳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斜纹夜蛾、橡副珠蜡蚧、萝卜蚜、芭蕉炭疽病菌和橡胶炭疽病菌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该制剂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符合目前农药的发展趋势,适宜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假蒴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杀虫抑菌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人类与害虫的长期斗争过程中,杀虫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高毒到低毒、低效 到高效、杀灭到控制的过程,且杀虫剂的种类日趋丰富,按其来源可大致分为化学合成、动 物源、植物源、微生物源等四大类。目前主要用化学杀虫剂进行防治。但由于化学农药的大 量使用,加上用药不规范,致使害虫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烟碱类等多种药剂 产生了抗药性。植物是天然产物的巨大宝库,其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如生物碱、黄酮、木质素、萜 类、萘醌类等超过40万种,这些次生代谢物中有多种物质对害虫具有毒杀、忌避、拒食、抑 制生长发育等作用,再加上这些物质在环境中易降解消失,环境和谐性良好,易与其他防治 措施相协调,前景诱人,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成为研发重点和热门领域之一。假蒴(Piper sarmentosum Roxb.),又名哈蒴、假薯、假萎,钻骨风,为胡椒科胡椒 属植物,生于山谷密林中或村旁湿润处。假蒴为多年生葡匐草本,揉之有香气。茎节膨大, 常生不定根。叶互生,近膜质,吸腺点,下部的叶阔卵形或近圆形,长7-14cm,宽6-13cm, 先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假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将假蒟组织用乙醇在20-35℃下冷浸提取,然后过滤将滤液浓缩至膏状物,然后过以大小为200-300目的硅胶颗粒为填料的层析柱,用石油醚洗脱,将洗脱液浓缩烘干得到假蒟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蒴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将假蒴组织用乙醇在20-35°C下冷浸提取,然后过 滤将滤液浓缩至膏状物,然后过以大小为200-300目的硅胶颗粒为填料的层析柱,用石油 醚洗脱,将洗脱液浓缩烘干得到假蒴提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假蒴组织在用乙 醇冷浸提取前先阴干,然后粉碎过40目筛后作为假蒴提取材料;所述假蒴组织为假蒴的根 和/或假蒴的茎。3.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冷浸提取的时间为7-10天, 优选为10天,提取的次数为2-3次,优选为3次。4.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与所述假蒴提取 材料的质量比为(6-10) 1 ;所述假蒴组织为生长至开花时期的假蒴的根和/或茎。5.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假蒴提取物。6.一种杀虫杀菌微乳剂,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权利要求5所述的假蒴提取物3 25%,溶剂10 20%,乳化剂10 20%,稳定剂2 5%,抗冻剂3 5%, 余量为水;其中,所述溶剂选自乙二醇、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甲醇、乙醇、二甲亚砜、正 丁醇和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组合;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盐、蓖麻油环氧 乙烷醚、苯酚衍生物聚氧乙烯基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 种以上任意组合;所述稳定剂选自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 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悦冠毕仁军韩冬银刘红芳黄武仁冯岗张方平张敬宝金启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