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单分散四氟钇钠多色发光纳米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00265 阅读:6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单分散四氟钇钠多色发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四氟钇钠纳米晶为大小均一的六方相形貌,直径长约为40nm,宽约为25nm,呈单晶分布,具有很好的单分散性和强的上转换荧光性能。通过调节稀土的掺杂元素和比例,成功的调试出在980nm近红外光激发下发红黄蓝绿等不同颜色荧光的四氟钇钠纳米晶,并将其用于生物成像上的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单分散四氟钇钠多色发光 纳米晶的制备方法。技术背景稀土元素是镧系元素和同属IIIB族的钪&和钇Y,共17种元素的总称。由于稀土 元素内层4f电子能级相近的电子层构型、电价高、半径大、极化力强、化学性质活泼及能水解 等特殊的性质,在光学材料等方面有着许多的特性,被称为神奇的“新材料宝库”。无机稀土 发光材料相对于有机染料和半导体量子点等而言,具有许多优点,如发光光谱带窄,高的化学 稳定性,转换效率高,寿命长等。无机稀土发光材料按发光机制又可将其分为下转换发光材料 和上转换发光材料。其中上转换材料是一类在长波长光激发下,吸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低能 光子而辐射出一个高能光子的非线性发光现象,是一种把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的有效方法。上转换材料通常包括基质、激活剂和敏化剂。其中,基质的选择取决于声子能量。 声子能量是晶格振动能,当声子能量较低时,晶格不会吸收能量使发光效率下降,发射光不 会明显减弱。NaYF4基质由于其声子能量低、多声子弛豫率小,被公认为迄今能够产生最亮发光 的上转换基质材料。稀土元素Er3+具有丰富的能级,且部分能级寿命较长,上转换效率很 高,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上转换材料的激活剂,此外,Tm3+、Ho3+等也是比较好的上转换材料 的激活剂。稀土元素的激发光谱波长为980nm,在此波长红外激发光的激发下,从基态 的2F7/2能级跃迁到激发态的能级,产生2F7/2 — 2F572跃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不稳定,会释放 能量返回基态,将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传递给激光剂Er3+,导致Er3+先后从基态的4115/2能级 激发跃迁至中间态的%1/2,进一步受激发最终跃迁至4F7/2,处于4F7/2能级的电子无辐射弛 豫到2Hiv2和4Sv2能级,进而分别向基态4115/2跃迁,发出波长依次为519nm你们和Mlnm的 绿色荧光,处于4Sv2的能级另一部分进一步无辐射到4F9/2能级,再通过辐射跃迁的方式返 回基态,发射653nm的红色上转换荧光。因此是一种很有效的上转换敏化剂,有相关文 献显示,加入后,Er3+的上转换效率可提高1 2个数量级。近年来,关于制备上转换荧光材料晶控制合成的报道有很多,在不同条件下制 得了各种形貌的四氟钇钠纳米晶(Koen Binnemans. Chemical Reviews, 2009,109,4343 ; Yu Wang andLangping Tu, J. Phys. Chem. . C 2009,113,7164-7169 ;Zhengquan Li, Yong Zhang, and ShanJiang. Adv. Mater. 2008,20,4765-4769.),也有关于控制纳米晶的形状、 大小尺寸禾口晶相的研究(Fan Zhang, Jing Li, and Dongyuan Zhao. Chem. Eur. J. 2009,15, 11010-11019;),但是能够简单快捷地获得所需尺寸、具有强的上转换能力的六方相形貌的 单分散四氟钇钠多色发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还未见报道。上转换荧光材料在细胞成像、癌症侦查、诊断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Meng Wang, Cong-Cong Mi etc. ACS Nano 2009,3,1580-1585.)。因此发展新的合成方法,制备出 颗粒大小均一、单分散性能好、上转换荧光性能强的四氟钇钠纳米材料,进而探索其成核、生长以及发光性能等机制,系统地研究纳米材料形貌与性能的关系,更好的引导我们去获 得具有特定尺寸、形貌、性能的四氟钇钠纳米材料,这对最终实现纳米材料在实际中的运用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溶剂热法控制合成单分散四氟钇钠多色发光纳米晶。该 方法制备的四氟钇钠纳米晶的直径约为40nm,宽约为25nm,呈单晶颗粒分布。,其具体步骤如下a.配制Y/Yb/Er摩尔比范围为85 10 5-45 54. 8 0. 2的稀土可溶盐水溶 液,使其总的稀土浓度为0. 48-0. 52mol/L ;b.向反应釜中先后加入2. 9-3. Iml油酸,3.8-4. 2ml无水乙醇,1.4-1. 6mol/L的 NaOH水溶液5. 6-6. 4ml,环己烷14_16ml,步骤a配制的稀土可溶盐水溶液9. 5-10. 5ml,充 分搅拌后,装入釜中在75-85°C下反应3. 5-4. 5h,反应结束进行水油相分离,舍弃反应液中 的下层水相,将上层的油相溶液用环己烷定容在i8-2ani,即得稀土前躯体;C.向装有16. 5-17. 5ml油胺的离心管中依次缓慢滴加2.8-3. 2ml的氢氟酸, 2. 8-3. 2ml的环己烷,最后加入6. 5-7. 5ml的无水乙醇,震荡摇勻至溶液澄清,自然冷却得 到HF混合溶液;d.向烧瓶中加入0. 32-0. 38g硬脂酸钠,5. 5-6. 5ml油酸,8. 5-9. 5ml十八烯,搅拌 均勻,加热下使其溶解,升至80-100°C后向其中加入3. 9-4. Iml步骤b得到的稀土前躯体, 待搅拌均勻后,快速加入1. 56-16. 4ml步骤c配制的HF混合溶液,程序升温至307_313°C后 恒温反应55min-65min ;e.用无水乙醇离心洗涤,去掉产物中溶剂,用4_6ml环己烷进行溶解收集即可得 到单分散四氟钇钠多色发光纳米晶。步骤a所述稀土可溶盐水溶液为稀土硝酸盐水溶液。步骤d所述的程序升温步骤为80-100 V下恒温15-25min,6-10min升温至 180-200°C,恒温 10-15min, 10_15min 升温至 305-3150C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法制得的纳米晶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大小均一的六 方相颗粒形貌和强的上转换荧光;本专利技术的四氟钇钠纳米晶在980nm近红外光照射下能发 出上转换的荧光,通过调节掺杂元素种类及其比例,可调试出红黄蓝绿等不同颜色的荧光, 在生物荧光成像、医学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单分散四氟钇钠纳米晶的XRD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单分散四氟钇钠纳米晶的TEM照片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单分散四氟钇钠纳米晶的TEM照片图4为实施例3制备的单分散四氟钇钠纳米晶的TEM照片图5为实施例4制备的单分散四氟钇钠纳米晶的TEM照片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单分散四氟钇钠纳米晶的FT-IR图图7为实施例1制备的单分散四氟钇钠纳米晶的HRTEM照片;图8为实施例1、2、3制备的单分散四氟钇钠纳米晶的荧光谱图,曲线1、2、3分别 对应实施例1、2、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1.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0. 04mol六水硝酸钇、0. 0075mol六水硝酸镱和0. 0025mol 六水硝酸铒,用去离子水配成IOOml均勻溶液,其总的稀土浓度为0. 5mol/L,且稀土元素之 间的摩尔配比为Y Yb Er = 80 15 5 ;2.向50ml的反应釜中先后加入3ml油酸,細1无水乙醇,滴加1. 5mol/L的NaOH 水溶液6ml,环己烷15ml,步骤1配制的稀土溶液10ml,充分搅拌后,装入釜中在80°C下反 应4h,待反应结束,用25ml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分散四氟钇钠多色发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制备步骤为:a.配制Y/Yb/Er摩尔比范围为85∶10∶5-45∶54.8∶0.2的稀土可溶盐水溶液,使其总的稀土浓度为0.48-0.52mol/L;b.向反应釜中先后加入2.9-3.1ml油酸,3.8-4.2ml无水乙醇,1.4-1.6mol/L的NaOH水溶液5.6-6.4ml,环己烷14-16ml,步骤a配制的稀土可溶盐水溶液9.5-10.5ml,充分搅拌后,装入釜中在75-85℃下反应3.5-4.5h,反应结束进行水油相分离,舍弃反应液中的下层水相,将上层的油相溶液用环己烷定容在18-22ml,即得稀土前躯体;c.向装有16.5-17.5ml油胺的离心管中依次缓慢滴加2.8-3.2ml的氢氟酸,2.8-3.2ml的环己烷,最后加入6.5-7.5ml的无水乙醇,震荡摇匀至溶液澄清,自然冷却得到HF混合溶液;d.向烧瓶中加入0.32-0.38g硬脂酸钠,5.5-6.5ml油酸,8.5-9.5ml十八烯,搅拌均匀,加热下使其溶解,升至80-100℃后向其中加入3.9-4.1ml步骤b得到的稀土前躯体,待搅拌均匀后,快速加入1.56-16.4ml步骤c配制的HF混合溶液,程序升温至307-313℃后恒温反应55min-65min;e.用无水乙醇离心洗涤,去掉产物中溶剂,用4-6ml环己烷进行溶解收集即可得到单分散四氟钇钠多色发光纳米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分散四氟钇钠多色发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制备步骤为a.配制Y/Yb/Er摩尔比范围为85 10 5-45 54. 8 0. 2的稀土可溶盐水溶液, 使其总的稀土浓度为0. 48-0. 52mol/L ;b.向反应釜中先后加入2.9-3. Iml油酸,3. 8-4. 2ml无水乙醇,1. 4-1. 6mol/L的NaOH 水溶液5. 6-6.鈿1,环己烷14-16ml,步骤a配制的稀土可溶盐水溶液9. 5-10. 5ml,充分搅拌 后,装入釜中在75-85°C下反应3. 5-4. 5h,反应结束进行水油相分离,舍弃反应液中的下层 水相,将上层的油相溶液用环己烷定容在i8-2ani,即得稀土前躯体;c.向装有16.5-17. 5ml油胺的离心管中依次缓慢滴加2. 8-3. 2ml的氢氟酸,2. 8-3. 2ml 的环己烷,最后加入6. 5-7. 5ml的无水乙醇,震荡摇勻至溶液澄清,自然冷却得到HF混合溶 液;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乐余邓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