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026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线缆及防尘盖,所述线缆与连接器相连接,所述防尘盖包括主体部和带状部,主体部和带状部上设有一对相互配合的扣持结构,所述主体部设有可对应收容连接器的多个对接部的收容腔,所述带状部绕过所述线缆并通过主体部与带状部上分设的所述扣持结构的配合而将防尘盖组件绑在所述线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在防尘盖上设置一扣持结构可以将防尘盖捆绑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线缆上而防止防尘盖丢失的情形发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尤指一种具有防尘盖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
技术介绍
防尘盖广泛的应用于线缆连接器中以防止线缆连接器在非应用的状态下遭受灰尘、水分等物质的侵袭以保证其良好的导通性能。中国专利公告第CN201041866Y号案便揭示了一种防尘盖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应用线缆连接器时需取下防尘盖,而防尘盖往往因没有固定放置处而丢失。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来克服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其能有效防止防尘盖丢失的情形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线缆及防尘盖,所述线缆与连接器相连接,所述防尘盖包括主体部和带状部,主体部和带状部上设有一对相互配合的扣持结构,所述主体部设有可对应收容连接器的多个对接部的收容腔,所述带状部绕过所述线缆并通过主体部与带状部上分设的所述扣持结构的配合而将防尘盖组件绑在所述线缆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防尘盖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盖,其包括主体部,所述防尘盖还包括从所述主体部延伸出的带状部,所述主体部两端形成有一对收容腔,所述主体部和带状部上设有一对相互配合的扣持结构,通过该扣持结构的卡扣可形成一捆绑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通过在防尘盖上设置一扣持结构可以将防尘盖捆绑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线缆上而防止防尘盖丢失的情形发生。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尘盖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防尘盖盖于连接器对接部上的立体图,其中防尘盖的扣持结构未扣持。图3为本技术防尘盖盖合于连接器对接部上的立体图,其中防尘盖的扣持结构相扣持。图4为本技术防尘盖束缚于连接器的线缆上的示意图,其中防尘盖未盖合连接器的对接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连接第一、二连接器1、2的线缆3及防尘盖4。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均是符合HDMI标准的连接器。防尘盖4包括主体部40、从主体部40一表面400凸伸出的突出部41及从主体部40一表面向后延伸出的带状部42。主体部40设有第一收容腔401和第二收容腔402,该两个收容腔恰好可将对应的第一连接器1的对接部11和第二连接器2的对接部21收容于其中。这样可以防止本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在非应用状态下灰尘进入第一连接器1的对接部11和第二连接器2的对接部21中。突出部41包括一个位于表面400上的基部411、自基部411沿垂直于表面400的方向向外延伸出的柱体部412及自柱体部412延伸出的球体部413,柱体部412呈圆柱体形,球体部413为多半球状其直径比柱体部412的直径大。带状部42上设有若干通孔420,该等通孔420的直径比突出部41上的球体部413的直径略小但比柱体部412的直径要大。防尘盖4由塑胶材料注塑成型所制得,其具有一定的弹性。通孔420和突出部41构成一对相互配合的扣持结构,带状部42可以通过通孔420与突出部41卡扣以将带状部42扣持于突出部41上而不易松脱。通过扣持结构的卡扣,带状部42形成一捆绑区域,突出部41卡扣于不同的通孔420中可以调节该捆绑区域的大小。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不应用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一、二连接器1、2时,可将防尘盖4盖合于第一、二连接器1、2的对接部11、21上,然后将防尘盖4的的带状部42缠绕于线缆3上,再将带状部42上合适的通孔420卡扣于突出部41上,这样即可以保护第一、二连接器1、2的对接部11、21又将防尘盖4束缚于线缆3上,可以有效防止防尘盖4丢失。请参阅图4所示,应用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一、二连接器1、2时,可将对接部11、21从防尘盖4的主体部40的第一、二收容腔401、402中拔出即可,而防尘盖4仍继续束缚于线缆3上以防止其丢失。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防尘盖4的第一、二收容腔401、402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以方便将线缆3收容于第一、二连接器1、2之间,较佳的角度为90度,这样在防尘盖4盖合于第一、二连接器1、2的对接部11、21上且束缚于线缆3上后,可使整个线缆连接器组件100所占用的空间较小。本技术有更多种变化,例如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连接器;本技术防尘盖上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封盖连接器对接部的收容腔,其位置排列也有很多种变化;本技术防尘盖的主体部和带状部上设有一对相互配合的扣持结构,其可以是很多种形式,只要可以达到扣持的目的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线缆及防尘盖,所述线缆与连接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包括主体部和带状部,主体部和带状部上设有一对相互配合的扣持结构,所述主体部设有可对应收容多个连接器的对接部的收容腔,所述带状部绕过所述线缆并通过主体部与带状部上分设的所述扣持结构的配合而将防尘盖绑在所述线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线缆及防尘盖,所述线缆与连接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包括主体部和带状部,主体部和带状部上设有一对相互配合的扣持结构,所述主体部设有可对应收容多个连接器的对接部的收容腔,所述带状部绕过所述线缆并通过主体部与带状部上分设的所述扣持结构的配合而将防尘盖绑在所述线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线缆两端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防尘盖的主体部设有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二收容腔可以将对应的第一、二连接器的对接部收容于其中。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扣持结构为一个位于主体部上的突出部和若干位于带状部上的通孔,所述突出部可卡扣于其中一个通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包括位于所述主体部外表面的基部、与基部相连的柱体部及位于柱体部顶端且可以干涉的穿过所述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刚苏聘胜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