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支撑架体;座椅组件;至少一枢转机构,包括架体侧耦合件、座椅侧耦合件、及卡合件,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支撑架体相固定,该座椅侧耦合件与座椅组件相固定且与架体侧耦合件枢接,该卡合件则可介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位移,该卡合件在第一位置时为将该架体侧耦合件与座椅侧耦合件相卡合,该卡合件在第二位置时为解除该架体侧耦合件与座椅侧耦合件的互相卡合;及一操作端,包括壳体及把手,该把手以活动式与壳体组接且透过一连接件与该卡合件连接,借由拉动或推动该把手可促使卡合件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借此,操作者可单手调整座椅结构座椅的角度,使用上更加方便顺手及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人父母者皆知晓规律的摆动能对婴幼儿产生相当大的抚慰作用,在婴幼儿睡眠前、哭闹时,多以此法稳定婴幼儿情绪。因此,市面上出现婴儿秋千、婴儿摇椅、摇篮等座椅商品皆可提供类似的功能,以供父母选择使用。就婴儿秋千来说,目前大多使用的结构包括一支撑架、一座椅、及将座椅组接至支撑架的摆臂。虽然此传统的结构可调整座椅的倾斜角度,但均需要从座椅的两侧按压调整按钮,然后再驱动座椅从而进行角度调整。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看这样施力方式的设计,亦是十分地不方便。有鉴于此,目前的需求为一种能改善上述缺失,提供比较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角度调整机构,让操作者在调座椅的倾斜角度时,更加地方便顺手而具有高度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及其操作方法,借由改良座椅结构的角度调整机构,让操作者可以单手调整座椅的倾斜角度,所以操作上较为方便顺手且具有高度的舒适感。依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该婴幼儿座椅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体;一座椅组件,设于该支撑架体之间;至少一枢转机构,连接于该支撑架体与该座椅组件之间;及一操作端,设于该座椅组件上,其中借由以推动或拉动的方式触发该操作端来解除一卡合件对该座椅组件和该摆臂的卡合,以使该座椅组件相对于该支撑架体枢转,并借由释放该操作件以使该座椅组件与该支撑架体固定,其中,该支撑架体包括一脚架及一摆臂,该座椅组件借由该枢转机构与该摆臂组接,同时借由该摆臂与该支撑架体的枢接,使该座椅组件相对于该支撑架体摆动。依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该婴幼儿座椅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体;一座椅组件;至少一枢转机构,包括一架体侧耦合件、一座椅侧耦合件、及一卡合件,其中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支撑架体相固定,该座椅侧耦合件与该座椅组件相固定且与该架体侧耦合件枢接,该卡合件则可介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该卡合件在该第一位置时为将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相卡合,该卡合件在该第二位置时为解除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的互相卡合;及一操作端,包括一壳体及一把手,其中该把手以活动式与该壳体组接且透过一连接件与该卡合件连接,其中借由移动该把手可促使该卡合件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亦提供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操作方法包括:该卡合件位于一第一位置而将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相卡合;移动该把手以促使该卡合件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借此解除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的互相卡合;以及施力于该座椅组件使其转动,借以调整该座椅组件相对于该支撑架体的倾斜角度。承接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体;一座椅组件,设于该支撑架体之间;至少一枢转机构,包括一架体侧耦合件、一座椅侧耦合件、及一卡合件,其中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支撑架体相固定,该座椅侧耦合件与该座椅组件相固定且与该架体侧耦合件枢接,该卡合件则可介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该卡合件在该第一位置时为将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相卡合,该卡合件在该第二位置时为解除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的互相卡合;及一操作端,包括一壳体及一把手,其中该把手活动式设置于该壳体中,且透过一连接件与该卡合件连接,其中借由移动该把手可促使该卡合件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婴幼儿座椅结构包括一支撑架体、一座椅组件、至少一枢转机构、及一操作端,该枢转机构包含一架体侧耦合件、一座椅侧耦合件、及一卡合件,其中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支撑架体相固定,该座椅侧耦合件与该座椅组件相固定并与该架体侧耦合件枢接,该操作端包括一壳体及一把手,其中该把手以活动式与该壳体组接,且该把手透过一连接件与该卡合件连接,该操作方法包括:该卡合件位于一第一位置而将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相卡合;移动该把手以促使该卡合件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借此解除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的互相卡合状态;以及施力于该座椅组件而使其转动,借以调整该座椅组件相对于该支撑架体的倾斜角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体;一座椅组件,设于该支撑架体之间;至少一枢转机构,连接于该支撑架体与该座椅组件之间;及一操作端,设于该座椅组件上,其中借由触发该操作端以使该座椅组件可相对于该支撑架体枢转,并借由释放该操作件以使该座椅组件与该支撑架体固定。借由前述的婴幼儿座椅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操作者可单手调整座椅的倾斜角度,所以操作上比较方便顺手而具备高度舒适感,能改善习知的缺失。【附图说明】图1为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幼儿座椅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绘示图1的该第二枢转机构及操作端的剖视图。图3为绘示为绘示该第二枢转机构的释锁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绘示座椅组件经调整其倾斜角度后的示意图。图5为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枢转机构及操作端的剖视图。-->图6为绘示图5之第二枢转机构的释锁状态的剖视图。100座椅结构 101支撑架体102座椅组件 110脚架121座管组 121A后侧121B前侧 112摆臂114第一枢转机构 130第二枢转机构131架体侧耦合件 132座椅侧耦合件133座布固定铁线 134操作端138固定槽 139定位槽140铆接件 144卡合件146突起 148凸柱152导槽 154导槽160壳体 162把手164弹簧件 166连接件162A内侧端 162B外侧端168卡合槽 170凸缘162C凹面 162D外侧面1622D凸块 172内侧壁174凸肋 176内侧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婴幼儿座椅结构,为一种具备多段位角度调整以及可单手调整座椅角度之功效的机构设计。图1为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幼儿座椅结构100的示意图。依据此实施例,该座椅结构100例如应用于婴幼儿秋千。如图1所示,该座椅结构100包括一支撑架体101及一座椅组件102。该支撑架体101的左、右两侧设有脚架110。依据此实施例,该座椅组件102可设有大约椭圆形的座管组121,其后侧121A对应座椅的背部,该座管组121的前侧121B则位于座椅乘坐部的前侧。该座椅组件102,包括该座管组121,为设置于两脚架110之间,且该座椅组件102的左、右两侧分别借由一摆臂112与脚架110组接。各摆臂112的一第一端经由一第一枢转机构114与脚架110相接,各摆臂112的一第二端则借由一第二枢转机构130与座椅组件102组接。借由该二第一枢转机构114,该摆臂112可带动该座椅组件102摆动。请继续参照图1,各第二枢转机构130设有一架体侧耦合件131及一座椅侧耦合件132。该架体侧耦合件131与该支撑架体101的摆臂112固定。该座椅侧耦合件132则与该座管组121相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体;一座椅组件,设于该支撑架体之间;至少一枢转机构,包括一架体侧耦合件、一座椅侧耦合件、及一卡合件,其中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支撑架体相固定,该座椅侧耦合件与该座椅组件相固定且与该架体侧耦合件枢接,该卡合件则可介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该卡合件在该第一位置时为将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相卡合,该卡合件在该第二位置时为解除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的互相卡合;及一操作端,包括一壳体及一把手,其中该把手活动式设置于该壳体中,且透过一连接件与该卡合件连接,其中借由移动该把手可促使该卡合件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体;一座椅组件,设于该支撑架体之间;至少一枢转机构,包括一架体侧耦合件、一座椅侧耦合件、及一卡合件,其中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支撑架体相固定,该座椅侧耦合件与该座椅组件相固定且与该架体侧耦合件枢接,该卡合件则可介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该卡合件在该第一位置时为将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相卡合,该卡合件在该第二位置时为解除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的互相卡合;及一操作端,包括一壳体及一把手,其中该把手活动式设置于该壳体中,且透过一连接件与该卡合件连接,其中借由移动该把手可促使该卡合件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操作端还设有一组接于该把手的弹簧件,其中可借由该弹簧件的弹力作用促使该卡合件由该第二位置移动至该第一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座椅组件设有一乘坐部,该操作端设置于该乘坐部的前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体包括一脚架及一摆臂,该座椅组件借由该枢转机构与该摆臂组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卡合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可借由对该座椅组件的施力,调整该座椅组件相对于该支撑架体的倾斜角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架体侧耦合件之一侧具有数个定位槽,该卡合件之一侧具有一凸柱,该卡合件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凸柱与该数个定位槽其中之一相卡合,该卡合件在该第二位置时为解除该凸柱与该定位槽的互相卡合状态。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以拉动或者推动的方式移动该把手促使该卡合件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8.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婴幼儿座椅结构包括一支撑架体、一座椅组件、至少一枢转机构、及一操作端,该枢转机构包含一架体侧耦合件、一座椅侧耦合件、及一卡合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健,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