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3281 阅读:4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轴封结构,包括轴封主体、密封唇、端板和动杆。轴封上设置有浮动导套或/和浮动导片,所述动杆穿越浮动导套并与之采用间隙动配合,所述浮动导片与端板采用间隙动配合,浮动导套及浮动导片均与轴封主体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浮动导套或/和浮动导片结构,浮动导套和浮动导片可以驱动轴封主体并相对于端板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移,由于浮动导套承受了来自动杆的晃动运动及由此产生的力,减少了密封唇相对动杆杆身的变形幅度,提高了密封唇唇口的圆度及其贴合动杆咬紧力的分布均匀性,另外浮动导片的存在增加了轴封主体相对于动杆的跟随性,故即使是轴封处在振动和摆动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轴封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 种针对运动件进行密封的轴封结构。
技术介绍
机械工程领域存在有大量的运动副,比如发动机的气门与气门导管、往复油缸和 往复气缸的活塞杆与端盖、直线往复压缩机的活塞杆与盖板等等,这些运动件通常都需要 使用润滑油来进行润滑,为了防止润滑油外泄和防止外界大气及粉尘进入机器内,往往使 用轴封结构对其进行密封,目前在用的轴封包括轴封主体、密封唇和弹性匝圈,其中轴封主 体被紧固在端盖或者盖板上,往复运动的动杆穿越轴封主体的内孔并相对于轴封主体存在 往复运动,密封唇则贴合动杆的杆身以阻止润滑油从动杆的杆身外表面处渗透到外界,而 弹性匝圈的作用是使得密封唇牢靠地贴合动杆的杆身。上述传统的运动件的轴封存在有一个弊端,这就是轴封主体被端盖或盖板紧固, 当动杆发生振动或摆动时,轴封主体的内孔轴线与动杆的轴线就会出现不重合的现象,此 时动杆偏压轴封使得轴封对动杆杆身的贴合力出现不均衡,换句话说密封唇在动杆的作用 下出现椭圆变形,一旦椭圆变形幅度过大将导致某处密封唇无法与动杆杆身贴近甚至脱空 (尤其在变形椭圆长轴的某一端及其附近部位),此时容易导致轴封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轴封结构,目的在于即使处在振动和摆动的情况下轴封仍然 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轴封结构,包括轴封主体、密封唇、端板和动杆, 所述密封唇与轴封主体紧固连接或者密封唇与轴封主体为一体结构,密封唇具有闭环状的 唇口,所述动杆穿越轴封主体及密封唇,密封唇的唇口与动杆杆身的外表面作动态密封配 合,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浮动导套或/和浮动导片,其中1)只设置有浮动导套时,浮动导套的外表面与轴封主体配接,所述动杆穿越浮动 导套的内孔,动杆的杆身的外表面与浮动导套的内孔面采用间隙动配合;2)只设置有浮动导片时,所述浮动导片与端板采用间隙动配合连接,浮动导片与 轴封主体密封连接;3)同时设置有浮动导套和浮动导片时,所述浮动导套与轴封主体配接,所述浮动 导片与轴封主体密封连接,浮动导套与动杆、浮动导片与端板均采用间隙动配合连接,浮动 导套与浮动导片采用分体结构或两者采用一体结构。上述的动杆杆身的横断截面呈圆形截面。上述的轴封主体上设置有弹性匝圈。上述的轴封主体上设置有两组以上的密封唇。上述的轴封主体与浮动导套采用镶嵌结构连接。上述的轴封主体上设置有弹性密封片,所述弹性密封片的内环圈与轴封主体紧固 密封连接或者弹性密封片与轴封主体为一体结构,弹性密封片的外圈与端板紧固密封连 接。上述的弹性密封片具有起伏波纹状的结构。上述的浮动导片与端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环,所述弹性密封环与浮动导片及端 板均为密封连接。本技术轴封结构采用浮动导套或/和浮动导片结构,其中浮动导套和浮动导 片可以驱动轴封主体并相对于端板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移,显然,浮动导套的存在承受了来 自动杆的晃动运动及由此产生的力,减少了密封唇相对于动杆杆身的变形幅度,提高了密 封唇唇口的圆度和唇口贴合动杆的咬紧力的分布均勻性,另外,浮动导片的存在增加了轴 封主体相对于动杆的跟随性,因此即使是轴封结构处在振动和摆动的情况下轴封仍然能保 持良好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轴封结构单独设置有浮动导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轴封结构单独设置有浮动导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轴封结构同时设置有浮动导套和浮动导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轴封结构设置有弹性密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轴封结构设置有双密封唇及分体式浮动导套和浮动导片的结 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轴封结构采用一体结构的浮动导套和浮动导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轴封结构设置有弹性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是本技术轴封结构轴封主体与端板采用圆环配合面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8 轴封结构,包括轴封主体1、密封唇2、端板3和动杆4,所述密封唇2与轴封主体1 紧固连接或者密封唇2与轴封主体1为一体结构,密封唇2具有闭环状的唇口 2a,所述动 杆2穿越轴封主体1及密封唇2,密封唇2的唇口加与动杆4杆身的外表面如作动态密封 配合,本技术的最大特色在于设置有浮动导套5或/和浮动导片6,其中1)只设置 有浮动导套5时,浮动导套5的外表面与轴封主体1配接,所述动杆4穿越浮动导套5的内 孔fe,动杆4的杆身的外表面如与浮动导套5的内孔面fe采用间隙动配合;2)只设置有 浮动导片6时,浮动导片6与端板3之间采用间隙动配合连接,浮动导片6与轴封主体1密 封连接,浮动导片6限制轴封主体1在动杆4的长度方向上移动;3)同时设置有浮动导套5 和浮动导片6时,所述浮动导套5与轴封主体1配接,所述浮动导片6与轴封主体1密封连 接,浮动导套5与动杆4采用间隙动配合连接,在垂直于动杆4的长度方向上浮动导片6与 端板3采用间隙动配合连接,浮动导套5与浮动导片6采用分体结构或两者采用一体结构, 浮动导套5与浮动导片6采用一体结构时(参见图6),轴封主体1的周向设置有一个以上 的槽孔,浮动导套5上固定连接的浮动导片6从槽孔处伸出并与端板3在采用间隙动配合连接,而浮动导套5与动杆4采用间隙动配合;需要说明的是,浮动导套5与轴封主体1配 接既可以是紧固配接也可以是松动配接,其中以采用紧固配接为最佳;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浮动导片6与端板3采用间隙动配合连接包括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端板3上直接开设 有滑槽7(如图2和图3所示),此时浮动导片6插入该滑槽7直接与端板3组成间隙动配 合,第二种情形是在端板3上设置槽板8并由槽板8构成滑槽7 (如图5和图6所示),此 时浮动导片6插入该滑槽7间接与端板3组成间隙动配合;显然,浮动导套5和浮动导片6 均可以驱动轴封主体1并使其相对于端板3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移,亦就是说浮动导套5的 存在承受了来自动杆4的晃动运动及由此产生的大部分力,不仅减轻了密封唇2的唇口加 与动杆4之间的作用力,而且减少了密封唇2的唇口加相对于动杆4杆身的变形幅度,特 别是当动杆4为圆柱杆且密封环2采用圆环形唇口加时,可有效提高唇口加的圆度和唇 口加贴合动杆4的咬紧力的分布均勻性,另外,浮动导片6的存在增加了轴封主体1相对 于动杆4的跟随性(尤其在动杆4出现比较剧烈的晃动时),因此即使是轴封结构处在振动 和摆动的情况下轴封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本技术的动杆4的杆身的横断截面可以采用圆形截面、椭圆形截面、矩形截 面和其它多边形截面,其中以呈圆形截面为最佳,并且最好为直圆柱的杆身;需要指出的 是,当动杆4的杆身的横断截面为矩形截面或其它多边形截面时,其棱边可以进行倒圆角 和倒角处理;毫无疑问,密封唇2的唇口加的形状最好与动杆4的横断截面形态相匹配,这 样可保证唇口加与杆身如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的轴封主体1上可以设置弹性匝圈11,它是目前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 的一种结构,可以有效增强密封唇2的唇口加对动杆4杆身的贴合力,对提高密封性有利。本技术的轴封主体1上可以设置两组以上的密封唇2,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轴 封的密封性能。本技术的轴封主体1与浮动导套5可以采用镶嵌结构连接(图中未示出),即 浮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轴封结构,包括轴封主体、密封唇、端板和动杆,所述密封唇与轴封主体紧固连接或者密封唇与轴封主体为一体结构,密封唇具有闭环状的唇口,所述动杆穿越轴封主体及密封唇,密封唇的唇口与动杆杆身的外表面作动态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浮动导套或/和浮动导片,其中:1)只设置有浮动导套时,浮动导套的外表面与轴封主体配接,所述动杆穿越浮动导套的内孔,动杆的杆身的外表面与浮动导套的内孔面采用间隙动配合;2)只设置有浮动导片时,所述浮动导片与端板采用间隙动配合连接,浮动导片与轴封主体密封连接;3)同时设置有浮动导套和浮动导片时,所述浮动导套与轴封主体配接,所述浮动导片与轴封主体密封连接,浮动导套与动杆、浮动导片与端板均采用间隙动配合连接,浮动导套与浮动导片采用分体结构或两者采用一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轴封结构,包括轴封主体、密封唇、端板和动杆,所述密封唇与轴封主体紧固连接或 者密封唇与轴封主体为一体结构,密封唇具有闭环状的唇口,所述动杆穿越轴封主体及密 封唇,密封唇的唇口与动杆杆身的外表面作动态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浮动导套或/ 和浮动导片,其中1)只设置有浮动导套时,浮动导套的外表面与轴封主体配接,所述动杆穿越浮动导套 的内孔,动杆的杆身的外表面与浮动导套的内孔面采用间隙动配合;2)只设置有浮动导片时,所述浮动导片与端板采用间隙动配合连接,浮动导片与轴封 主体密封连接;3)同时设置有浮动导套和浮动导片时,所述浮动导套与轴封主体配接,所述浮动导片 与轴封主体密封连接,浮动导套与动杆、浮动导片与端板均采用间隙动配合连接,浮动导套 与浮动导片采用分体结构或两者采用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君立阮勤江耿爱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