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系统中标签对命令的处理方法和标签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192361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标签(Tag)及其对命令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Tag接收来自读写器(Reader)的命令,并对所接收的命令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如果所接收命令的循环冗余校验通过,则执行与所接收命令对应的操作,并向Reader反馈响应;否则,丢弃所接收的命令,并向Reader反馈循环冗余校验失败响应。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Tag及其对命令的处理方法,即使在Reader发送给Tag的命令CRC校验校验失败的情况下,Reader仍能在发出命令后的20ms之内接收到来自Tag的CRC校验失败响应,以提前停止发送连续波(CW),并提前发送新的命令到Tag,而无需等待长达20ms的时间,因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整个RFID系统的处理效率及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特别 涉及RFID系统中标签(Tag)对来自读写器(Reader)的命令的处理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 Tag0
技术介绍
近年来,RFID技术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通过RFID技术可以在瞬间识 别出数以百计的目标物,RFID技术可以应用到例如后勤或生产等多种应用场景中。然而, 无论在何种应用场景下,处理效率始终是衡量RFID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EPC全球性组织EPC global所制定的协议EPC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Protocols Class-lGeneration_2UHF RFID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s at 860MHz-960MHz Version 1. 0. 9 (EPC 射频识别协议-第 1 类第 2 代 UHF RFID 860 兆赫-960 兆赫通讯协议)的规定,在RFID系统中,当一个Tag距Reader的距离小于该Reader的标 签读取距离(Reading Range)时,Reader将会启动对该Tag的识别过程。在Reader完成对 该Tag成功识别后,该Tag将进入开放(Open)或安全(Secure)状态,此时Reader可能会 发送一个命令到处于Open/Secure状态的Tag指令Tag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Reader可 以向处于Open/Secure状态的Tag发送写命令(Write),杀死命令(Kill),锁命令(Lock), 区块写命令(BlockWrite)或区块擦命令(BlockErase)指令Tag执行相应的feite,Kill, Lock,BlockWrite或BlockErase操作。相应地,处于Open/Secure状态的Tag在收到来自 Reader的指令后,将首先对所接收的命令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如果CRC校验成功,则 执行与所接收命令对应的操作,并向Reader反馈响应,通知Reader自身对所接收命令的处 理结果;相反,如果校验失败,则丢弃所接收的命令,然后可以继续等待来自Reader的新命 令。与此同时,Reader在发送完一个命令后,将进一步向处于Open/Secure状态的Tag发送 连续波(CW,Continuous-Wave)以此为Tag提供进行相应操作所需的能量,同时等待Tag的 响应。根据协议的规定,Reader等待Tag响应的最长时间是20毫秒(ms),也即如果Reader 在发送完一个命令后的20ms之内收到来自Tag的响应,则在收到来自Tag的响应后停止发 送CW;相反,如果在发出命令后的20ms内没有收到来自Tag的响应,则直接停止发送CW。 在停止发送CW后,Reader可以继续向处于Open/Secure状态的Tag发送新的命令。为了 描述方便,可以将从Reader发出命令到Reader收到Tag响应之间的时间称为Tag响应时 间TKEPlY。通过统计可以发现,若Reader和Tag均采用最高的传输速率,Teeply约为2. 8ms, 远小于20ms ;而即使Reader和Tag均只具有最低的传输速率,Teeply约为18ms左右,也小于 20ms ο从上述执行过程可以看出,如果处于Open/Secure状态的Tag对所接收命令的CRC 校验失败,Tag会将所接收的命令丢弃而不会向Reader反馈任何响应。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Reader需要连续发送20ms的CW,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Reader至少需要等待长达20ms 的时间才能向Tag发送新的指令。由于通常情况下Tag的响应时间都要远小于20ms,致使在Reader发给Tag的命令CRC校验校验失败的情况下,Reader的等待时间过长,这严重影 响了 RFID系统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ag对命令的处理方法以及实现 该方法的Tag,以提高整个RFID系统的处理效率及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标签对命令的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来自Reader的命令,并对所接收的命令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如果所接收命令的循环冗余校验通过,则执行与所接收命令对应的操作,并向 Reader反馈响应;否则,丢弃所接收的命令,并向Reader反馈循环冗余校验失败响应。其中,上述命令为用于修改标签中数据或标志位的命令,包括写命令,杀死命令, 锁命令,区块写命令以及区块擦命令。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定义循环冗余校验失败响应。或者,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定义标识循环冗余校验失败的错误码;此时所 述向Reader反馈循环冗余校验失败响应包括生成标识循环冗余校验失败的错误码;以及 向Reader反馈携带所生成的错误码的标签错误响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Tag,包括命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Reader的命令;循环冗余校验单元,用于对所接收的命令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命令执行及响应单元,用于在对所接收命令的循环冗余校验通过的情况下执行与 所接收命令对应的操作,并向Reader反馈响应;循环冗余校验失败响应单元,用于在对所接收命令的循环冗余校验失败的情况下 丢弃所接收的命令,并向Reader反馈循环冗余校验失败响应。其中,上述循环冗余校验失败响应单元包括错误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标识循环冗余校验失败的错误码;标签错误响应模块,用于向Reader反馈携带所生成的错误码的标签错误响应。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以及Tag,即使在Reader发送给Tag的命令CRC校验校 验失败的情况下,Reader仍能在发出命令后的20ms之内接收到来自Tag的CRC校验失败 响应,由此,Reader可以尽早发现发送给Tag的命令CRC校验失败,提前停止发送CW,并提 前发送新的命令到Tag,无需等待长达20ms的时间,从而可以提高整个RFID系统的处理效 率及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Tag处理命令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Tag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 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给出了一种Tag对来自Reader的命令的处理方法。在本实施例 中,Tag为处于Open/Secure状态的Ta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Tag对来自Reader的命令 的处理方法的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 步骤101 接收来自Reader的命令,并对所接收的命令进行CRC校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来自Reader的命令可以是Write,Kill,Lock,BlockWrite或 BlockErase等用于修改Tag中的数据或标志位的命令。步骤102 如果所接收命令的CRC校验通过,则执行步骤103 ;否则,执行步骤104。步骤103 执行与所接收命令对应的操作,并向Reader反馈响应。根据RFID协议的规定,在成功执行了与所接收命令对应的操作后,Tag将向 Reader反馈响应以通知Reader操作执行成功。即使没有能成功执行与所接收命令对应 的操作,Tag也将向Reader反馈携带错误码(error co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标签对命令的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来自读写器的命令,并对所接收的命令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如果所接收命令的循环冗余校验通过,则执行与所接收命令对应的操作,并向读写器反馈响应;否则,丢弃所接收的命令,并向读写器反馈循环冗余校验失败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签对命令的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来自读写器的命令,并对所接收的命令进行循环冗余校验; 如果所接收命令的循环冗余校验通过,则执行与所接收命令对应的操作,并向读写器 反馈响应;否则,丢弃所接收的命令,并向读写器反馈循环冗余校验失败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为用于修改标签中数据或标志 位的命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修改标签中数据或标志位的命 令包括写命令,杀死命令,锁命令,区块写命令以及区块擦命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预先定义循环冗余校验失败 响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预先定义标识循环冗余校验 失败的错误码;所述向读写器反馈循环冗余校验失败响应包括 生成标识循环冗余校验失败的错误码; 向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郦辉袁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