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国孝专利>正文

改进的民用秸秆气化炉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3822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化炉结构的改进,特别是改进的民用秸秆气化炉灶,包括炉筒、配合封住炉筒筒口的炉盖,输气管和灶头,炉筒筒壁的上部开设的出气口与位于炉筒上部设置的空箱箱壁上部的进气口相通,空箱内竖直设置的隔板使空箱腔室被分隔成位于隔板左侧的进气室和右侧的出气室,进气室和出气室下部连通,位于进气室箱壁的下部设置的溢流孔上配合安装着开关阀,出气室箱壁的上部设置的开孔通过输气管与灶头的输气端连接,输气管上串接着主气阀;炉筒筒壁下部设置的进风孔通过进风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供风管又将进风管与位于主气阀进气端连接的输气管连通,供风管上串接着副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污染小,环保。(*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化炉结构的改进,特别是改进的民用秸秆气化炉灶
技术介绍
现有的诸多秸秆气化炉,其从秸秆生成的秸秆气过滤不充分,因炉内供氧不足,在从秸秆炉排出的时候,往往含有大量未被充分充分燃烧的气体,如一氧化碳气体,此外,在秸秆生成燃气的过程中,还会生成焦油等物质,并伴随燃起一起经输气管输送到灶头,严重污染炊事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民用秸秆气化炉灶,其结构合理,污染小,环保。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民用秸秆气化炉灶,包括炉筒、配合封住炉筒筒口的炉盖,输气管和灶头,炉筒筒壁的上部开设的出气口与位于炉筒上部设置的空箱箱壁上部的进气口相通,空箱内竖直设置的隔板使空箱腔室被分隔成位于隔板左侧的进气室和右侧的出气室,进气室和出气室下部连通,位于进气室箱壁的下部设置的溢流孔上配合安装着开关阀,出气室箱壁的上部设置的开孔通过输气管与灶头的输气端连接,输气管上串接着主气阀;炉筒筒壁下部设置的进风孔通过进风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供风管又将进风管与位于主气阀进气端连接的输气管连通,供风管上串接着副气阀。 本技术的关键点在于附在炉筒上的空箱,空箱内设置的隔板将空箱内腔分割为进气室和出气室,由秸秆生成的燃起通过进气室和出气室构成的折弯形通道再经过输气管进入灶头,可使燃气中含有的焦油被阻拦下来,留置于空箱内,当蓄积与空箱内的焦油较多时,可打开开关阀将焦油放出;在使用本技术时,打开主阀和副阀,使用风机为炉筒内补入一部分风量,提高炉筒内的含氧比例,提高充分燃烧的程度,同时还把另一部分风量直接补入灶头,提高燃烧效率,减轻未充分燃烧气体排入大气内。本技术结构合理,污染小,环保。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种改进的民用秸秆气化炉灶,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炉筒4、配合封住炉筒4筒4口的炉盖2,输气管8和灶头10,炉筒4筒壁的上部开设的出气口 5与位于炉筒4上部设置的空箱14箱壁上部的进气口相通,空箱14内竖直设置的隔板7使空箱4腔室被分隔成位于隔板4左侧的进气室和右侧的出气室,进气室和出气室下部连通,位于进气室箱壁的下部设置的溢流孔上配合安装着开关阀11,出气室箱壁的上部设置的出气孔3通过输气管8与灶头10的输气端连接,输气管8上串接着主气阀9 ;炉筒4筒壁下部设置的进风孔通过进风管15与风机16的出风口连通;供风管12又将进风管15与位于主气阀9进气端连接的输气管8连通,供风管12上串接着副气阀13。 输气管8和供风管12为胶管,可以降低维修成本,更适合乡村住户使用。 出气室内沿着气流运行的方向从前到后依次竖直设置的n个挡板,即n为正整数,将出气室相应分隔为n+l个过气室,即位于将出气室相应分隔为位于间隔板和第一块档板之间的第一气室、位于第一块挡板和第二块挡板的第二气室及位于第二块挡板和第三块挡板之间的第三气室,依此类推,直至位于第n-2块挡板和第n-l块档板之间的第n-l气室,位于第n-l块挡板和第n块挡板之间的第n过气室,位于第n块挡板右侧的第n+l过气室,其中,第1、3 、5、7直至第n块挡板的下端分别设置着连通孔, 当n为正偶数时,进气室下部与第一过气室左侧的下部连通,第一过气室右侧的上部与第二过气室左侧的上部连通,第二过气室右侧的下部与第三过气室左侧的下部连通,依此类推,直至第n-l过气室右侧的上部与第n过气室左侧上部连通,第n过气室右侧的下部与第n+l过气室左侧的下部连通,第n+l过气室右侧箱壁上部设置的出气孔3通过输气管与灶头的输气端连接,或者 当n为正奇数时,进气室下部与第一过气室左侧的下部连通,第一过气室右侧的上部与第二过气室左侧的上部连通,第二过气室右侧下部和第三过气室左侧的下部连通,依此类推,直至第n-l过气室右侧下部与第n过气室左侧下部连通,第n过气室右侧的上部与第n+l过气室左侧的上部连通,第n+l过气室右侧箱壁上部设置的出气孔3通过输气管与灶头的输气端连接。 n的整数取值范围为1《n《7。若n的整数取值为1,出气室内竖直设置的一块挡板即第一块挡板17,将出气室相应分隔为位于隔板7和第一块挡板17之间的第一过气室和位于第一块挡板17右侧的第二过气室,第二过气室右侧箱壁上部设置的出气孔3通过输气管8与灶头10的输气端连接,第一过气室和第二过气室的上部相通;若n的整数取值为2,出气室内从左至右依次竖直设置着两块挡板即第一块挡板17和第二块挡板18,将出气室相应分隔为位于隔板7和第一块档板17之间的第一气室、位于第一块挡板17和第二块挡板18的第二气室及位于第二块挡板18右侧的第三过气室,第三过气室右侧箱壁上部设置的出气孔3通过输气管8与灶头10的输气端连接,第一过气室和第二过气室的上部相通,第二过气室和第三过气室的下部相通。 第二块挡板18的下端开设着连通孔,空箱14内壁的底面为斜面,以便于被挡下的焦油流出。 在炉盖2中心设置的开口内固装着上、下端开口的球壳21,球壳21内动配合安装者球体22,球体上设置的通孔与搅杆1动配合。筒体4上配合安装的料斗20其下部的漏口与筒体4筒壁上部设置的开口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民用秸秆气化炉灶,包括炉筒(4)、配合封住炉筒(4)筒口的炉盖(2),输气管(8)和灶头(10),其特征是:炉筒(4)筒壁的上部开设的出气口(5)与位于炉筒(4)上部设置的空箱(14)箱壁上部的进气口相通,空箱(14)内竖直设置的隔板(7)使空箱(4)腔室被分隔成位于隔板(4)左侧的进气室和右侧的出气室,进气室和出气室下部连通,位于进气室箱壁的下部设置的溢流孔上配合安装着开关阀(11),出气室箱壁的上部设置的出气孔(3)通过输气管(8)与灶头(10)的输气端连接,输气管(8)上串接着主气阀(9);炉筒(4)筒壁下部设置的进风孔通过进风管(15)与风机(16)的出风口连通;供风管(12)又将进风管(15)与位于主气阀(9)进气端连接的输气管(8)连通,供风管(12)上串接着副气阀(13)。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改进的民用秸秆气化炉灶,包括炉筒(4)、配合封住炉筒(4)筒口的炉盖(2),输气管(8)和灶头(10),其特征是炉筒(4)筒壁的上部开设的出气口(5)与位于炉筒(4)上部设置的空箱(14)箱壁上部的进气口相通,空箱(14)内竖直设置的隔板(7)使空箱(4)腔室被分隔成位于隔板(4)左侧的进气室和右侧的出气室,进气室和出气室下部连通,位于进气室箱壁的下部设置的溢流孔上配合安装着开关阀(11),出气室箱壁的上部设置的出气孔(3)通过输气管(8)与灶头(10)的输气端连接,输气管(8)上串接着主气阀(9);炉筒(4)筒壁下部设置的进风孔通过进风管(15)与风机(16)的出风口连通;供风管(12)又将进风管(15)与位于主气阀(9)进气端连接的输气管(8)连通,供风管(12)上串接着副气阀(1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民用秸秆气化炉灶,其特征是输气管(8)和供风管 (12)为胶管。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民用秸秆气化炉灶,其特征是出气室内沿着气流运 行的方向从前到后依次竖直设置的n个挡板,将出气室相应分隔为n+l个过气室,即位于将 出气室相应分隔为位于间隔板和第一块档板之间的第一气室、位于第一块挡板和第二块挡 板的第二气室及位于第二块挡板和第三块挡板之间的第三气室,依此类推,直至位于第n-2 块挡板和第n-l块档板之间的第n-l气室,位于第n-l块挡板和第n块挡板之间的第n过 气室,位于第n块挡板右侧的第n+l过气室,其中,第1、3、5、7直至第n块挡板的下端分别 设置着连通孔,n为正整数;当n为正偶数时,进气室下部与第一过气室左侧的下部连通,第一过气室右侧的上部 与第二过气室左侧的上部连通,第二过气室右侧的下部与第三过气室左侧的下部连通,依 此类推,直至第n-l过气室右侧的上部与第n过气室左侧上部连通,第n过气室右侧的下部 与第n+l过气室左侧的下部连通,第n+l过气室右侧箱壁上部设置的出气孔(3)通过输气 管与灶头的输气端连接,或者当n为正奇数时,进气室下部与第一过气室左侧的下部连通,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孝
申请(专利权)人:金国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