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TPI/PP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1190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材料填充改性TPI/PP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在动态硫化制备TPI/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基础上,使用纳米SiO2填充,马来酸酐/苯乙烯/过氧化二异丙苯(MAH/St/DCP)多单体熔融接枝、交联改性的方法,提高了TPV的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和耐热变形性能。例如采用动态硫化制备TPI/PP TPV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比TPI/PP简单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有较大改善。而当采用纳米SiO2填充时,TPV的硬度和撕裂强度都随之增大,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力学性能得到改善的改性TPI/PP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制 备。在动态硫化制备TPI/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基础上,使用纳米SiO2填充,马来酸酐 /苯乙烯/过氧化二异丙苯(MAH/M/DCP)多单体熔融接枝、交联方法进行改性。属于高分 子材料复合改性领域。
技术介绍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是弹性体与刚性热塑性塑料熔融共混时在交联剂 作用下“就地”被硫化形成的。聚丙烯(PP)由于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综合性能好的特 点,成为制备TPV的首选塑料。高反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TPI)又称合成的杜仲胶或古塔波胶、巴拉塔胶,可 作为来源稀少价格昂贵的巴拉塔胶的替代品。其单体链节呈规整的反式-1,4-排列,具有 高度的分子链有序性,易于结晶,常温下为硬质固体而呈塑料态,结晶熔点Tm = 60 65°C。 又因分子链中含有大量双键,可以用通常不饱和橡胶的硫化方法进行硫化交联。当达到一 定的交联密度时,通过交联点对链段结晶的约束使其转变为弹性体。纳米材料是指平均粒径在Inm IOOnm范围内的固体材料的总称,它的性质既不 同于单个原子、分子,又不同于普通的固体材料,可显示出独特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 特性。纳米材料在含量远少于常规填充物的情况下,就可明显改善聚合物的强度、韧性。采用多单体接枝熔融聚合物作为共混物增溶剂的研究近年来有所报道。与普通的 单组份单体熔融接枝聚合物不同,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率较高,且由于接枝 过程中聚合物的降解受到抑制,接枝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得以良好保持,从而可以在改善共 混物形态结构和提高共混物力学性能方面产生显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分子设计手段,从橡塑共混的角度出发,采用多单体熔融 接枝、交联的改性方法提高纳米S^2在共混物中的分散均勻性以及TPi与PP两相界面间 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动态硫化TPI/PP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其中所用的高反式-1, 4-聚异戊二烯为负载钛催化异戊二烯本体聚合而成,未硫化的TPI具有以下性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纳米SiO↓[2]填充,马来酸酐/苯乙烯/过氧化二异丙苯(MAH/St/DCP)多单体熔融接枝、交联改性的TPI/PP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其特征在于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为接枝单体,对TPI/PP/纳米SiO↓[2]热塑性弹性体进行改性,改善了纳米SiO↓[2]分散的均匀性、提高了TPI与PP两相界面的结合强度,使得TPV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纳米SiOjl充,马来酸酐/苯乙烯/过氧化二异丙苯(MAH/M/DCP)多单 体熔融接枝、交联改性的TPI/PP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其特征在于以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为接枝单体,对TPI/PP/纳米SiO2热塑性 弹性体进行改性,改善了纳米SiO2分散的均勻性、提高了 TPI与PP两相界面的结合强度, 使得TPV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用的高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为负载钛催化剂本体聚合制 备合成,未经硫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成中张志磊陈伟李海霞李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