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槽节能阴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053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电解槽节能阴极结构,它包括阴极碳块(1)、阴极钢棒(5),阴极碳块(1)按传统方式沿其长方向并列排放,阴极碳块(1)之间的间缝用碳素糊(2)扎固,形成一个长方体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阴极碳块(1)上部有储铝池(3)和流出槽(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电解槽内的铝液大量地储存在储铝池内,铝液受到电磁力的影响而产生的波动将被储铝池限制。同时,通过加工(粘接)的阴极碳块改变了传统阴极的电阻,使得储铝池至阴极钢棒的电阻大大低于阴极表面至阴极钢棒的电阻,从而使大量的电流由储铝池流至阴极钢棒,而少量的电流由阴极表面流至阴极钢棒,在阴极表面的水平电流会大大减少,从而电磁力减弱,铝液的波动被降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电解槽内衬中的阴极结构。 技术背景目前通用的铝电解槽呈一个长方体的箱形,内部装有900 100(TC左右的熔融冰晶石电 解液和铝液。电解槽在长轴方向的一侧设有立柱母线,电流由此进入槽上的阳极梁。悬挂在 阳极梁上的碳素阳极浸入到电解液中,与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铝液,铝液定期地被专有 设备吸出槽外。在电解槽的下部,由一些内置有钢棒的碳素阴极将电流导出槽外,电流通过 设置在电解槽四周的阴极母线汇集到下一台槽的立柱母线上。电解槽通过多个电阻的串联方 式,将电流从上游槽传送到下游槽上。在此过程中,由于各个电阻存在的电压降组成电解槽 的全槽压降,从而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铝电解生产的电能效率(nE),是指生产一定数量的金属铝,理论上应该消耗的能量 (W理)和实际上所消耗的能量(W实)之比,艮卩nE二w理/w实xioox通过计算,在采用活性阳极炼铝时,每kg铝的理论电能消耗是6. 33kwh;而当前世界最 先进的电解铝厂抓加拿大魁北克的325kA电解系列,其电耗达9.0kwh,由此可知,其铝电解 的电能效率nE是nE二W理/W实X100X二6. 33/9. 0 = 48. 7%。由此可见,铝电解生产的电 能利用率很低,节能潜力很大。在铝电解生产中,节能的途径很多。从理论上说,电耗率只取决于电流效率和电解槽的 平均电压V平。而铝电解槽的平均电压主要包括三部分,艮口 V平A V槽屮A V母屮A V效上式中AV槽为电解槽工作电压,包括阳极、阴极、电解质电压降和反电动势(或称 实际分解电压),如下式表示¥槽=A V阳屮A V阴屮A V质+E反AV母为槽外母线电压降,槽外母线主要有阳极母线以及槽间联接母线等。当电流通过 这些母线时,将造成电阻电压损失,尽管它们很小,但有一定的电解损失。此外,母线与母 线的接触处(焊接或压接)也会产生接触电压降。A V效为阳极效应分摊电压降。在电解槽生产过程中,当发生效应时,槽电压会突然升高,这也会造成电能额外的消耗 ,将其平均分摊到整个电解系列中各台电解槽上,称为阳极效应分摊电压。典型电解槽各部分电压组成如下:能<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由以上的理论可知,当电解槽设计完成后,其阴极压降、阳极压降、母线压降即可视为 恒定。而和生产有关的效应分摊电压所占全槽电压的比例较小,控制该部分难以大幅度降低槽平均电压。由上表可知,电解质电压降占到了平均电压的35% 40%,是降低电解槽平均 电压的关键项目之一。目前,对于电解质压降的降低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改善电解质成分,提高电解质的导电率;第二种方法降低极距(阳极与铝液表面的距离),即降低电解质熔体的电阻; 对于第一种方法,试验室测试数据表明,当分子比增加O. 1,其电导率约增加1.5%。相 应的电解质压降可降低1.5%。然而,分子比过高后又将会降低电流效率,因此,该方法只适 于小幅降低电解槽的能耗,目前工业电解槽的分子比一般都在2.0 2.6之间,可获得较好的 经济指标。对于第二种降低极距的方法,主要取决于电解槽内铝液波动的情况。我们知道,当直流 电通过导体,将在周围环境产生强大的磁场。电解槽内的铝液正好处在立柱、阳极母线、阴 极母线所产生的磁场内,而它本身又是载流导体,因此,铝液会受到磁场作用力的影响而运 动。在电解槽内,由于铝液中的水平电流分量受到磁场垂直分量的作用而发生磁力效应 ;另外,电解质和铝液还受到阳极气体的搅拌作用。铝液表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产生变形; 当这些变形较大后,就会引起铝液表面的波动,从而为降低极距带来难度。因此,如何抑制 铝液界面的波动,是降低极距降低电压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铝电解槽阴极碳块结构,该结构将铝液的 波动抑制在一个范围内,使极距有效降低,降低电解槽平均电压,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铝 液界面的波动大等不足。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传统的阴极表面进行切削加工或者进行异型粘接,将 阴极碳块切削(粘接)出一个个的储铝池,电解槽内的铝液大量地储存在储铝池内,铝液受 到电磁力的影响而产生的波动将被储铝池限制。同时,通过加工(粘接)的阴极碳块,改变 了传统阴极的电阻,使得储铝池至阴极钢棒的电阻大大低于阴极表面至阴极钢棒的电阻,从 而使大量的电流由储铝池流至阴极钢棒,而少量的电流由阴极表面流至阴极钢棒。这样一来 ,在阴极表面的水平电流会大大减少,从而电磁力减弱,铝液的波动被降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电解槽内的铝液大量地储存在储铝池内,铝液受到电磁 力的影响而产生的波动将被储铝池限制。同时,通过加工(粘接)的阴极碳块改变了传统阴 极的电阻,使得储铝池至阴极钢棒的电阻大大低于阴极表面至阴极钢棒的电阻,从而使大量 的电流由储铝池流至阴极钢棒,而少量的电流由阴极表面流至阴极钢棒,在阴极表面的水平 电流会大大减少,从而电磁力减弱,铝液的波动被降低。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它包括阴极碳块l、阴极钢棒5,阴极碳块l按传统方式沿其长方 向并列排放,阴极碳块1之间的间缝用碳素糊2扎固,形成一个长方体的阴极结构,在阴极碳 块1上部有储铝池3和流出槽4。具体制作为阴极碳块l采用双钢棒配置,尺寸为3240 (长)X515 (宽)X450 (高) mm的长方体,将一块厚160mm、长1600mm、宽515mm的炭块加工成圆弧型,圆弧半径为150mm,将上述两个部件在筑炉时进行粘接,从而形成储铝池3;每个阴极碳块上有两段储铝池3;由阴极碳块l的表面及储铝池3的端面形成流出槽4,储铝池3内的铝液通过电解槽中部的流出 槽4汇集到出铝端储存,再通过真空抬包将其抽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电解槽节能阴极结构,它包括阴极碳块(1)、阴极钢棒(5),阴极碳块(1)按传统方式沿其长方向并列排放,阴极碳块(1)之间的间缝用碳素糊(2)扎固,形成一个长方体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阴极碳块(1)上部有储铝池(3)和流出槽(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电解槽节能阴极结构,它包括阴极碳块(1)、阴极钢棒(5),阴极碳块(1)按传统方式沿其长方向并列排放,阴极碳块(1)之间的间缝用碳素糊(2)扎固,形成一个长方体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阴极碳块(1)上部有储铝池(3)和流出槽(4)。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铝电解槽节能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储铝池(3)的断面为圆弧形。每组阴极设有r3组储铝池,每台电解槽设有r3处流出槽。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铝电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非亚刘星桂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