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6664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型输液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瓶塞穿刺器、上输液管、滴瓶、下输液管、Y型号注射件、精密过滤器、出药口接头和静脉输液针,它们之间依次相连;滴瓶内设置有狭缝管、浮球和出药口定位圈,出药口定位圈固定在下输液管的出口,浮球放置在出药口定位圈上;狭缝管固定在滴瓶的底端,出药口定位圈位于狭缝管的内部;狭缝管的上半部分开有狭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输液起始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排除输液管内的气泡,同时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输液管;输液结束前能够封闭输液管,防止药液输尽,护理人员可择时轻松取出与插入人体的静脉针,整个过程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装置,特别是一种安全型输液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 领域。
技术介绍
输液装置是临床使用量最大的医疗器械,大多时候治疗时都需用到输液装置,它 的使用方式直接影响临床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多数输液器操作烦锁,使用前先插入瓶塞 穿刺器,将滴瓶倒转,然后通过药液排除空气,待输液管中气泡排尽后再对病人输液治疗。 输液结束前,要有专人关注,在药液快输完时,及时将与人连接的静脉针取出;若稍有疏忽, 药液流完,空气进入人体,非常危险,这样给病人和护理人员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若提前 结束输液,则有一部分药液留置,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 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安全型输液装置,输液起始时能够防止气泡进入输液管,输液结束前能 够阻止药液输尽。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型输液装置,包括 瓶塞穿刺器、止流夹、上输液管、滴瓶、下输液管、流量调节器、Y型号注射件、精密过滤器、出 药口接头和静脉输液针,其中瓶塞穿刺器与上输液管相连,上输液管的另一端与滴瓶的顶 端相连,滴瓶的底端与下输液管相连,下输液管的另一端与Y型号注射件相连,Y型号注射 件、精密过滤器、出药口接头和静脉输液针依次相连;止流夹安装在上输液管上,流量调节 器安装在下输液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瓶内设置有狭缝管、浮球和出药口定位圈;所 述的出药口定位圈固定在下输液管的出口,浮球放置在出药口定位圈上;所述的狭缝管固 定在滴瓶的底端,出药口定位圈位于狭缝管的内部;狭缝管的上半部分开有狭缝。本技术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出药口定位圈的内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结构设计合理,输液起始时能够 快速有效地排除输液管内的气泡,同时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输液管;输液结束前能够封闭输 液管,防止药液输尽,护理人员可择时轻松取出与插入人体的静脉针,整个过程安全可靠, 即使暂时忘记取出静脉针也不会造成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滴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瓶塞穿刺器,2止流夹,3上输液管,4滴瓶,5下输液管,6流量调节器,7 Y 型号注射件,8精密过滤器,9出药口接头,10静脉输液针,11狭缝管,12浮球,13出药口定 位圈,14狭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参见图1-2,本实施例主要由瓶塞穿刺器1、止流夹2、上输液管3、滴瓶 4、下输液管5、流量调节器6、Y型号注射件7、精密过滤器8、出药口接头9和静脉输液针10 组成,其中瓶塞穿刺器1与上输液管3相连,上输液管3的另一端与滴瓶4的顶端相连,滴瓶 4的底端与下输液管5相连,下输液管5的另一端与Y型号注射件7相连,Y型号注射件7、 精密过滤器8、出药口接头9和静脉输液针10依次相连;止流夹2安装在上输液管3上,可 以控制上输液管3流通和断开;流量调节器6安装在下输液管5上,可以控制药液的流速。 所述的滴瓶4内设置有狭缝管11、浮球12和出药口定位圈13 ;所述的出药口定位圈13固 定在下输液管5的出口处,浮球12放置在出药口定位圈13上,浮球12的直径大于出药口 定位圈13的内径,恰好将出药口定位圈13封闭;所述的狭缝管11固定在滴瓶4的底端,出 药口定位圈13位于狭缝管11的内部,并与滴瓶4隔绝,使药液不流通;狭缝管11的上半部 分开有狭缝14。使用时,将瓶塞穿刺器1插入药液瓶,药液通过上输液管3流入滴瓶4,由于滴瓶4 内狭缝管11将出药口定位圈13与滴瓶4隔绝,使得药液暂时不会进入下输液管5 ;药液从 滴瓶4底慢慢积累上升,并把滴瓶4内的空气忘往上推,由于此时浮球12已封住出药口定 位圈13,空气不会进入下输液管5 ;当滴瓶4内药液上升到狭缝管11上狭缝14的高度时, 药液从狭缝14进入狭缝管11,并慢慢在狭缝管11底积累;随着药液的增多,浮球12随着药 液上浮,从而离开出药口定位圈13,药液顺着出药口定位圈13进入下输液管5,依次流经下 输液管5、Y型号注射件7、精密过滤器8、出药口接头9和静脉输液针10,将下输液管5内 的空气排尽,然如医护人员将静脉输液针10注射入人体。当药液瓶内的药液输完时,狭缝管11内的药液逐渐下降,浮球12也随着药液下 降,直至浮球12重新与出药口定位圈13接触,并封闭住;此时狭缝管11内的药液恰好输 完,外界空气因为浮球12封闭住出药口定位圈13而不能进入下输液管5 ;下输液管5内的 药液由于没有大气压的作用,就一直停留在下输液管5内,不会进入人体,空气也不会进入 人体;医护人员可以从容地取出人体内的静脉输液针10,即使有事耽误一点时间也不会有 危险,更不需要在药液即将输完时随时守候。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要其零件未说明具体形 状和尺寸的,则该零件可以为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任何形状和尺寸;同时,零件所取的名称也 可以不同。凡依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 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安全型输液装置,包括瓶塞穿刺器、止流夹、上输液管、滴瓶、下输液管、流量调节器、Y型号注射件、精密过滤器、出药口接头和静脉输液针,其中瓶塞穿刺器与上输液管相连,上输液管的另一端与滴瓶的顶端相连,滴瓶的底端与下输液管相连,下输液管的另一端与Y型号注射件相连,Y型号注射件、精密过滤器、出药口接头和静脉输液针依次相连;止流夹安装在上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强李慎贵柴家忆苏卫东徐芳明祝尔加祝伟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伏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