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换位导线的修理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2458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新型换位导线的修理工具,其结构简单,能有效提高修复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保证修复后导线的平整度,提高换位导线加工质量。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端通过旋转螺杆安装有两块旋转块,沿所述旋转块的长度方向、在旋转块的边缘一侧安装有限位块,在所述两块旋转块的内侧端均安装有卡轮,所述卡轮上部安装有压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位导线加工
,具体为新型换位导线的修理工具
技术介绍
由于换位导线能增加绕组线圈的机械强度、提高变压器绕组的抗短路能力,目前 很多大型变压器生产厂家都采用换位导线来绕制线圈,在生产换位导线的过程中,由于设 备调节不到位、绞笼放线有弯曲时弯曲的换位线进入换位头容易造成换位导线节距不完 整,如出现丢位即换位的S弯(见附图1)没有弯到位或丢打S弯,故需要对换位导线进行修 复。传统的换位导线S弯修复一直沿用手工修补,利用手指的力量将漆包铜扁线弯曲到与 机器设备制造出来的S弯大小相同。其缺点在于,手工修复效率低,不能一次成型,弯折的 S弯形状不规则,导线手工弯曲后表面不平整从而导致换位导线表面不平整、换位导线外形 尺寸超出规定要求。另外,手工修复换位导线其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对于规定非比例延伸强 度RP0. 2的强度> 150N/mm2时更不容易弯曲导线,工人长期高强度的手工作业易导致手部 关节损伤,严重的引发腱鞘炎并形成职业病,危害工人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新型换位导线的修理工具,其结构简单,能有效提高 修复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保证修复后导线的平整度,提高换位导线加工质量。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端通过旋转螺杆安装 有两块旋转块,沿所述旋转块的长度方向、在旋转块的边缘一侧安装有限位块,在所述两块 旋转块的内侧端均安装有卡轮,所述卡轮上部安装有压片。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旋转块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相向对称布置;所述两 块限位块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分别对应安装于所述两块旋转块的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 其中所述一块旋转块的内侧端开有定位孔,该所述旋转块上的卡轮安装于所述定位孔内。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换位导线的修理工具,其结构简单,将换位导线穿过本装置,根据换 位S形大小要求,转动旋转块即能方便地完成对换位导线的修复,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 低工人劳动强度,并保证换位导线弯折形状规范统一、导线表面平整,从而提高换位导线的 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换位导线S弯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换位导线的修理工具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换位导线的修理工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卡轮与限位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卡轮与限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换位导线的修理工具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2、图3和图6,专利技术新型换位导线的修理工具,其包括底座1,底座1两端通过 旋转螺杆6安装有两块旋转块2、8,沿旋转块2、8的长度方向、在旋转块2、8的边缘一侧安 装有限位块3、9,在两块旋转块2、8的内侧端均安装有卡轮4、10,卡轮4、10上部均安装有 压片5。两块旋转块2、8沿底座1长度方向对称布置;两块限位块3、9分别位于底座1的 两侧边缘;旋转块8的内侧端开有定位孔7,旋转块8上的卡轮10安装于定位孔7内。下面结合附图描述一下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见图4和图5,卡轮10根据换位导线 加工S弯要求选择合适的定位孔7,将换位导线11穿过本专利技术装置,导线11由限位块3、卡 轮4、卡轮10、限位块9纵向限位,手工拉动限位块3和9,使旋转块2和8绕各自的旋转螺 杆6向外转动,导线11受卡轮4、10的限制随即弯曲到位,完成换位导线的S弯修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换位导线的修理工具,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端通过旋转螺杆安装有两块旋转块,沿所述旋转块的长度方向、在旋转块的边缘一侧安装有限位块,在所述两块旋转块的内侧端均安装有卡轮,所述卡轮上部安装有压片。

【技术特征摘要】
新型换位导线的修理工具,其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端通过旋转螺杆安装有两块旋转块,沿所述旋转块的长度方向、在旋转块的边缘一侧安装有限位块,在所述两块旋转块的内侧端均安装有卡轮,所述卡轮上部安装有压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换位导线的修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旋转块沿 所述底座长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义陈爱兵武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