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的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4912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的润滑装置,包括轴,轴承,轴承座及油箱,所述的轴承设置在所述的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在延轴线方向至少有一侧设置有一个吸油装置,所述的轴承座在轴设置有蜗轮的一侧及相对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油孔及出油孔,所述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通过油管与所述的油箱连接;其优点在于润滑剂能连续供给,无需将装配好的轴承拆卸下来,再次添加,方便省时,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轴承润滑充足,同时通过蜗轮的旋转,油能在装置中循环,从进油管进入,又从出油管反回到油箱内,利用油箱来散发油产生的热量,降低轴在高速转动下引起的高温,减少摩擦力,延长轴的使用寿命,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特别适用于大型轴承的设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的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装配在轴上,轴承与轴同心,并绕同心轴转动,使用过程中,轴承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对轴承造成磨损,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传统的做法是,装配过程中,在轴承上涂抹润滑脂,润滑脂为膏状的油脂类物质,对轴承起到了润滑的作用,但是润滑脂散热的效果不理想,随着设备的使用,润滑脂会不断地挥发、变干,需要重新在配合面涂抹润滑脂,而再次涂抹润滑脂,只有将装配好的轴承拆卸下来,这样造成了很多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高速转动下的轴承容易升温发烫,使摩擦力大大增加,有一种轴承的润滑装置,如专利号为200820037152. 9的专利,在润滑腔进油口处设置一个进油节流阀,控制进入润滑腔的油量,便于调节进油,但是进入的油不能循环,散热能力低,由于轴的高速转动,导致轴承升温发烫,增大膨胀系数,依旧会縮短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续润滑,降低油温且减少摩擦的轴承的润滑装置。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承的润滑装置,包括轴,轴承,轴承座及油箱,所述的轴承设置在所述的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在延轴线方向至少有一侧设置有一个吸油装置,所述的吸油装置为蜗轮装置,所述的轴承座在轴设置有吸油装置的一侧及相对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油孔及出油孔,所述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通过油管与所述的油箱连接,所述的轴通过所述的轴承固定在所述的轴承座上,所述的油箱上方设置有一油箱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油箱内的润滑剂能连续供给,无需将装配好的轴承拆卸下来,再次添加润滑剂,方便省时,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轴承润滑充足,同时通过蜗轮装置的旋转,油能在整个装置中循环,从进油管进入,又从出油管反回到油箱内,利用油箱来散发油产生的热量,有效降低轴在高速转动下所引起的高温,减少摩擦力,延长轴的使用寿命,而且此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特别适用于大型轴承的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轴承的润滑装置,包括轴1,轴承2,轴承座3及油箱4,轴承2设置在轴1上,轴承2在延轴线方向至少有一侧设置有一个吸油装置5,吸油装置5为蜗轮装置, 轴承座3在轴1设置有吸油装置5的一侧及相对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油孔7及出油孔8, 进油孔7和出油孔8分别通过油管与油箱4连接,轴1通过轴承2固定在轴承座3上,油箱 4上方设置有一油箱盖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的润滑装置,包括轴,轴承,轴承座及油箱,所述的轴承设置在所述的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在延轴线方向至少有一侧设置有一个吸油装置,所述的轴承座在轴设置有吸油装置的一侧及相对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油孔及出油孔,所述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通过油管与所述的油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轴承的润滑装置,包括轴,轴承,轴承座及油箱,所述的轴承设置在所述的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在延轴线方向至少有一侧设置有一个吸油装置,所述的轴承座在轴设置有吸油装置的一侧及相对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油孔及出油孔,所述的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通过油管与所述的油箱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