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旋转主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4829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中心旋转主轴装置,其主要是在内轴与套设于内轴外侧的外轴管间上下间隔设置滚动轴承,以及在外轴管与内轴间设置止推轴承,用以承受平行于外轴管与内轴轴心方向的负载,对外轴管提供有效的轴向止推能力,进而减少滚动轴承因外轴管轴向重力负载而摩损,确保中心旋转主轴装置可以长时间正常运作,此外,还可以内轴与外轴管间的活动空间作为储油室,并注入润滑油,以用于滚动轴承与止推轴承运动时的润滑、散热,并可延长使用寿命,可通过密闭的储油室储放润滑油,防止润滑油受外部环境污染或润滑油外泄污染环境。(*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机构,尤其涉及旋转机构中的中心旋转主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机械设备中,其构造大多具备一包含有中心旋转主轴装置的旋转机构,使其 可依预定的程序工作运动。以目前现有的瓶口封盖机等为例,其设置于机台中的旋转机构, 包含有一中心旋转主轴装置,其设置于机座上用以连接一转盘,并在转盘周缘设置多个等 间距排列且能上下位移及旋转的封盖装置,在转盘侧端设置瓶盖输送装置及送瓶装置等, 利用封盖装置取得瓶盖,再利用送瓶装置带动装设液态物体的瓶体输送到取得瓶盖的封盖 装置下方,再由封盖装置将瓶盖安装每一瓶体的瓶口端处,而能完成瓶体的封盖操作。前述旋转机构的中心旋转主轴装置构造,其具有一内轴与一外轴管,外轴管套设 于内轴外侧,两者具有活动空间,且在该活动空间的上下端各设一滚动轴承连接内轴与外 轴管,内轴底端固定于机座上,使外轴管可被驱动于内轴上旋转。前述应用于旋转机构的中心旋转主轴装置虽利用内轴与外轴管上下各设一滚动 轴承,使外轴管可在内轴上平顺旋转,然而,外轴管本身已具有相当的重量,再加上外轴管 外部连接的构件,在重力作用下,外轴管易下坠,而使径向的滚动轴承受着向下的作用,因 中心旋转主轴装置无法提供外轴管有效的轴向止推能力,易使滚动轴承摩损而影响中心旋 转主轴装置正常的运作。此外,前述中心旋转主轴装置的结构中,因未能提供良好的润滑机构,以致使用一 段时间之后,易发生漏油、润滑不足而降低使用寿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善现有中心旋转主轴装置无法提供外轴管有 效的轴向止推能力,易使滚动轴承摩损而影响中心旋转主轴装置正常运作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中心旋转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心旋转主轴装置包含一内轴,其外周面形成一径向凸伸的第一环抵部;一外轴管,可旋转的套设于内轴外侧,外轴管内侧壁与内轴间具有活动空间,外 轴管内侧壁形成一第二环抵部,所述第二环抵部不接触内轴,且与第一环抵部上下间隔相 对;两滚动轴承,上下间隔的设置于外轴管内侧壁与内轴之间的活动空间中,且连接 外轴管及内轴;以及一止推轴承,设于外轴管与内轴间的活动空间中,且上下抵靠于第二环抵部与第 一环抵部,用以承受平行于外轴管与内轴轴心方向的负载。所述的中心旋转主轴装置中,外轴管内周壁与内轴之间的活动空间为储油室,润 滑油可置入其中。所述的中心旋转主轴装置中,中心旋转主轴装置还包含一轴顶盖,轴顶盖通过螺 丝固设于内轴顶端,轴顶盖径向延伸至外轴管外周面,轴顶盖底面对应于活动空间处设有 油封,外轴管底部与内轴底部之间设有油封;在外轴管上设有注油孔及排气孔分别连通活 动空间,注油孔中设有注油嘴,排气孔中设有排气阀,在内轴底部设有自其外周面连通活动 空间的泄油孔,泄油孔上端开口位置高于止推轴承,且泄油孔设有一可拆组的封闭件。所述的中心旋转主轴装置中,所述第一环抵部形成于内轴底部外周面,第二环抵 部位于第一环抵部上方;所述两滚动轴承安装于活动空间的上段及下段。如上所述的中心旋转主轴装置中,内轴底部的第一环抵部上方形成一环凸部,所 述环凸部直径小于第一环抵部直径,位于下方的滚动轴承抵靠于环凸部上。所述的中心旋转主轴装置中,外轴管内壁增设一内衬套位于上下滚动轴承之间。本技术的优点是所述中心旋转主轴装置除了以两滚动轴承上下间隔设置于 外轴管内侧壁与内轴之间的活动空间中,连接外轴管及内轴,使外轴管可于内轴上旋转之 外,更进一步利用设于外轴管内侧壁与内轴之间的止推轴承上下抵靠于外轴管的第二环抵 部与内轴的第一环抵部,用以承受平行于外轴管、内轴轴心方向的负载,对外轴管提供有效 的轴向止推能力,进而减少滚动轴承因外轴管轴向重力负载而摩损,确保中心旋转主轴装 置可以长时间正常运作。此外,所述中心旋转主轴装置还可以外轴管内周壁与内轴之间的活动空间为储油 室,使润滑油置入其中,可用于滚动轴承与止推轴承运动时的润滑及散热,并能有效降低噪 音,进而延长中心旋转主轴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所述中心旋转主轴装置还可进一步将其 储油室设为密闭的空间,提供储放润滑油,以此,防止储油室内的润滑油受外部环境污染或 润滑油外泄而污染环境,使机械周边环境得以保持良好的干净状态,并符合食品级卫生要 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心旋转主轴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应用于旋转机构中的剖面 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中心旋转主轴装置的优选实施例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实 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如图1及图2所示,是揭示本技术中心旋转主轴装置1的一优选实施例应用 于一旋转机构2中的示意图,旋转机构2可为各式包含有中心旋转主轴装置的旋转机构,由 图中可见,中心旋转主轴装置1包含一内轴10、一外轴管20、两滚动轴承30a、30b以及一止 推轴承40,其中内轴10可为一实心圆形轴杆或一形成轴向贯穿的空心圆形轴杆,在内轴10外周 面形成一径向凸伸的第一环抵部11,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环抵部11形成于内轴10底部 的外周面,当然,第一环抵部11也可依设计上的需要,形成于内轴10中段的外周面或是其 它适当的位置。4如图2所示,内轴10的优选实施例中,可在内轴10底部的第一环抵部11上方形 成一环凸部12,环凸部12的直径小于第一环抵部11的直径。外轴管20为一轴向贯穿的空心管体,可旋转的套设于内轴10的外侧,外轴管20 的内侧壁与内轴10间具有活动空间21,外轴管20的内侧壁形成一第二环抵部22,第二环 抵部22不接触内轴10,且与第一环抵部11上下间隔相对。两滚动轴承30a、30b上下间隔设置于外轴管20内侧壁与内轴10之间的活动空间 21中,且连接外轴管20及内轴10,使外轴管20通过滚动轴承30a、30b在内轴10外侧旋 转,或内轴10通过滚动轴承30a、30b在外轴管20中旋转,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两滚动轴承 30a、30b安装于活动空间21的上段及下段,其中位于下方的滚动轴承30b可抵靠于外轴管 20的第二环抵部22上,另在外轴管20内壁也可增设一内衬套60,位于上下滚动轴承30a、 30b之间,滚动轴承30a、30b还可因内轴10及外轴管20设计成较长的长度需求而增加其使 用数量。止推轴承40设于外轴管20内侧壁与内轴10之间的活动空间21中,且上下抵靠 于外轴管20的第二环抵部22与内轴10的第一环抵部11,用以承受平行于外轴管20、内轴 10轴心方向的负载,所述止推轴承40也可依据外轴管20或内轴10轴心方向的负载力量大 小而增加其数量。此外,外轴管20内周壁与内轴10之间的活动空间21可作为储油室,润滑油24可 置入其中,用于滚动轴承30a、30b与止推轴承40运动时的润滑及散热,可在外轴管20上设 置至少一个自其外周面贯穿连通活动空间注油孔23,用以提供润滑油24注入活动空间21 的通道,在外轴管20上另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26,提供当润滑油24注入活动空间24时,内 部空气排放的通道,另在内轴或外轴管底部设置至少一个自其外周面贯穿连通活动空间的 泄油孔13,作为泄油的路径,所述注油孔23设有可启闭的注油嘴25,在泄油孔13中设有一 可拆组的封闭件14加以封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心旋转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内轴,其外周面形成一径向凸伸的第一环抵部;一外轴管,可旋转的套设于内轴外侧,外轴管内侧壁与内轴间具有活动空间,外轴管内侧壁形成一第二环抵部,所述第二环抵部不接触内轴,且与第一环抵部上下间隔相对;两滚动轴承,上下间隔的设置于外轴管内侧壁与内轴之间的活动空间中,且连接外轴管及内轴;以及一止推轴承,设于外轴管与内轴间的活动空间中,且上下抵靠于第二环抵部与第一环抵部,用以承受平行于外轴管与内轴轴心方向的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旋转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内轴,其外周面形成一径向凸伸的第一环抵部;一外轴管,可旋转的套设于内轴外侧,外轴管内侧壁与内轴间具有活动空间,外轴管内 侧壁形成一第二环抵部,所述第二环抵部不接触内轴,且与第一环抵部上下间隔相对;两滚动轴承,上下间隔的设置于外轴管内侧壁与内轴之间的活动空间中,且连接外轴 管及内轴;以及一止推轴承,设于外轴管与内轴间的活动空间中,且上下抵靠于第二环抵部与第一环 抵部,用以承受平行于外轴管与内轴轴心方向的负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旋转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外轴管内周壁与内轴之间 的活动空间为储油室,润滑油可置入其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旋转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旋转主轴装置还包含 一轴顶盖,轴顶盖通过螺丝固设于内轴顶端,轴顶盖径向延伸至外轴管外周面,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富雄
申请(专利权)人:吉宏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