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穆建平专利>正文

电力液压推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473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液压推动器,包括:连杆、推杆、缸体、活塞、叶轮、导油盘、滑动块、端盖、电机壳、电动机、滑动轴,电动机由电机壳密封固定在下部,电机壳的上部通过端盖与缸体密封连接,连杆固定在推杆顶部,推杆的下部通过缸体内部的密封圈穿入到缸体内部,电动机的转动轴设置为半截空心,转动轴经端盖内部的油密封穿入到缸体内部,转动轴端头套有滑动块,穿过滑动块在空心转动轴内设置有滑动轴,在滑动轴的上部设置有导油盘,利用紧固螺母在导油盘上部滑动轴的上端头固定设置有叶轮,叶轮上部是活塞,活塞上端与推杆下端固定连接,具有运行平稳、能耗较小、噪声较低,电动机不易损坏等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液压推动
技术背景 电力液压推动器广泛应用于电力液压制动
,主要是利用电力动力通过液压传动带动结构动作。目前的电力液压推动器由电动机、缸体、叶轮、活塞、滑道、双推杆等 构成。电动机为上置外露式,电动机轴是空心的,电机轴上装有滑道,滑道与方轴相连接,方 轴一端安装叶轮,叶轮装在活塞支撑体上。当电动机通电时,电机轴带动滑道及方轴转动, 从而带动叶轮转动,叶轮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缸体产生油压从而推动活塞及双 推杆向上运动,在双推杆的作用下完成推动动作。在电动机断电后,在外力作用下推杆及活 塞回至原来位置,完成复位动作。此结构为双推杆横梁结构,双推杆平行度难以控制,影响其推力及动作时间,功耗较大,噪声较高;且部件互换性差,容易卡滞,不能及时复位,易造 成安全生产事故。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配用的电动机为外置型,安装时需要调整电机垂直 度且接线盒外露无保护,极易损坏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平稳、能耗较小、噪声较低,电动机不易损坏的 电力液压推动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包括连杆、推杆、缸体、活塞、叶轮、导油盘、滑 动块、端盖、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液压推动器,包括:连杆(1)、推杆(2)、缸体(4)、活塞(5)、叶轮(7)、导油盘(8)、滑动块(9)、端盖(11)、电机壳(12)、电动机(13)、滑动轴(17),电动机(13)由电机壳(12)密封固定在下部,电机壳的上部通过端盖(11)与缸体(4)密封连接,连杆(1)固定在推杆(2)顶部,其特征是推杆(2)的下部通过缸体内部的密封圈(20)穿入到缸体内部,电动机(13)的转动轴(15)设置为半截空心,转动轴(15)经端盖内部的油密封(16)穿入到缸体内部,转动轴(15)端头套有滑动块(9),穿过滑动块在空心转动轴(15)内设置有滑动轴(17),在滑动轴(17)的上部设置有导油盘(...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力液压推动器,包括连杆(1)、推杆(2)、缸体(4)、活塞(5)、叶轮(7)、导油盘(8)、滑动块(9)、端盖(11)、电机壳(12)、电动机(13)、滑动轴(17),电动机(13)由电机壳(12)密封固定在下部,电机壳的上部通过端盖(11)与缸体(4)密封连接,连杆(1)固定在推杆(2)顶部,其特征是推杆(2)的下部通过缸体内部的密封圈(20)穿入到缸体内部,电动机(13)的转动轴(15)设置为半截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穆建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